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消化性溃疡

小儿消化性溃疡是怎么回事?消化性溃疡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近年来由于窥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 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激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据一般统计约为2:1据报道成人病例的21%~50%始于儿童期1.6%始于4岁以前。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
目录

小儿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在幼儿时期不常见,青年期发病者较多,近年来由于窥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小儿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新生儿和年长儿多见。溃疡常发生于小婴儿,多为应激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于年长儿。小儿时期平均发病率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约多3~5倍。男孩较女孩为多,据一般统计约为2:1。据报道成人病例的21%~50%始于儿童期。1.6%始于4岁以前。

病因

小儿消化性溃疡是由什么原因起的?

小儿时期急性消化性溃疡多于慢性溃疡,继发性多于原发性。常继发于严重缺氧或严重感染(血症肺炎肠炎膜炎)、重度养不良、大量长期使用上腺皮质激素后、大面积烧伤(Curlign氏溃疡)、神经性损伤(损伤、炎、等涉及丘部位时,尤其在病的晚期可并发Rokitansky-Cushing氏溃疡)等。原发性者酸分泌过多常为病因。正常新生儿48小时酸分泌达高峰,1岁以保持高水平,1~4岁稍低,4岁以后又升高。其次为精神因素,本病85%易发生于于好,情绪易波动的年长儿,受精神刺激或创伤时往往诱发。于遗传问题尚无定论,但1/3病例均有家族史,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O型易发生。近年来发现消化性溃疡患儿的窦粘膜中有一种螺旋菌,称为幽门弯菌(简称CP),可能是本病的病因,可用银染色、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培养来实,对复发也起重要作用。 

新生儿婴儿多为急性溃疡,常继发于严重缺氧或严重感染(如肺炎血症膜炎等)重度养不良、大面积烧伤神经损伤或大量长期使用上腺皮质激素等。年长儿多为慢性溃疡溃疡多为单发、较深。溃疡大多发生在前壁小弯靠近幽门处,很少在大弯。十二指肠溃疡大都位于十二指肠第一段的后壁。小儿时期再生能力强,故病变一般能较快痊愈。

症状

小儿消化性溃疡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较成人困难得多,要因症状不典型。如空时反复发生部疼痛及压痛伴呕吐者可拟诊为溃疡病。液分析对儿童意义不大,因酸无明显改变,只少数病例增加。X线检查有时可帮助诊断。儿童时期发现典型的溃疡龛影者为数不多,因十二指肠球部位置深而固定,溃疡多在球后壁,正侧位较难看到。此外与溃疡浅而小,易愈也有。大多数表现为滞留增多,蠕动增强,幽门痉挛梗阻,十二指肠球部充盈欠佳,粘膜粗糙紊乱,局部压痛等间接征象。小婴儿直立位部平显示出现游离体,提示十二指肠有穿孔。国外对小儿已广泛应用十二指肠纤维窥镜(fiberopticendoscope)检查,直接发现溃疡,比X线钡餐检查的诊断率高且可靠,尤其是对溃疡窥镜检出率为975,X线只有50%,但对疑有穿孔者应忌。对上消化道出的患儿,应尽可能在24~48小时紧急窥镜检查,凡在一周检查者大多可见出备灶,绝大多数由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致。  

一般认为10岁以上的病例,症状明显,10岁以下者,临床表现无定型。

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溃疡为急性,起病多急骤,确诊较困难,多为穿孔、出就诊,易被原发病掩盖,常无特异症状早期出现哭闹、拒食,很快发生呕吐呕血便血。。粘膜上有出性糜烂和小的出点,伴有表皮,常为多发性,易于愈,但也易于穿孔,可穿透十二指肠壁而腹膜炎,疼,腹胀明显,强直,常伴发休克

幼儿症状为反复脐周疼痛,时间不固定,不愿进食,食后常加重,很易误诊。或以反复呕吐要表现,往往食欲差、发育不良或消瘦

年长儿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诉部疼痛,局限于十二指肠部,有时达后和肩部。溃疡大多在进食后疼,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在饭前和夜间疼痛,进食后常可缓解。有些患儿因伴幽门痉挛常呕吐、嗳便秘。偶或突然发生吐血便以及穿孔。检查时可发现剑突下有压痛点,或脐上部痛觉过敏。仅部分病例液酸度增高。液带或粪便潜阳性是较可靠的指征,但不能常看到。偶有低热,可能与伴发十二指肠炎及淋巴结炎有。常伴贫血常规化验,大多显示血红蛋白减低(100g/L以下),正常。因此体重增加差,不定时疼,与进食有呕吐吐血便血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特

检查

小儿消化性溃疡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镜检查

(二)X线钡餐检查

因为X线能透过壁,但不能透过钡,所以患儿吃下钡后,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十二指肠的轮廓。如果在十二指肠壁上发现龛影,就能确定溃疡病的诊断,这叫直接征象。所谓龛影,就是钡溃疡处的充盈影,即在透视下,在十二指肠壁上出现的突出阴影。由于小儿溃疡灶既浅又小,十二指肠溃疡灶多在球部后壁上,这位置不易观察,所以,典型的溃疡龛影不容易发现。多数溃疡患儿只能通过间接征象来推断,如十二指肠球部痉挛易激惹,即当钡通过球部时速度过快;幽门痉挛呈局限性压痛。钡餐透视,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约75%,溃疡检查率不足40%,所以钡餐透视检查阴性不能说患儿没有溃疡病的可能。由于钡不吸收,对身体无损害,操作法又简便,患儿容易接受,所以到前为止,钡餐透视仍是儿科确诊溃疡病的首选检查

(三)纤维镜检查

此检查可同时做HP感染的检测和液分析。由于超小镜已用于临床,小儿反射较弱,镜较易通过部,成功率较高,不会发生意外,所以年长儿容易接受这种检查法。通过镜,能直接观察溃疡灶的位置、数态和病灶边缘的改变,所以溃疡病的检出率可高达90%~95%,而且可以做病灶活检和螺旋杆菌检查,不会发生误疹。

(四)电图检查

和作电图、电图一样,利用电极将电活动通过电图仪记录下来,所以患儿无痛苦,各年龄组患儿均能接受。电图与镜检查进对照,符率为53%~60%,此项检查只能做溃疡病筛检,不能确定诊断。

治疗

小儿消化性溃疡应该如何治疗?

小婴儿急性溃疡并出者可输密切观察,并穿孔者需立即外科手术缝。年长儿适于科保守治疗。轻者采用膳食法,以软食或易消化食物为,少量多餐,忌酸性刺激性食物。两餐间给予粘膜保护,如硫糖铝(每次0.5~1.0g)或麦滋林(每次0.3g)等,疼痛较重者食前及夜间服抗碱药物,如颠、普鲁本辛、阿托品等。重症可加用H2受体阻断,抗酸作用强而副作用少,如甲氢米胍(每次6mg/kg,每日2次,夜间服加倍量1次)或雷电尼替丁、洛塞克等。疗程4~6周,疗效显著。维持量每晚服一次,连服6个月~1年。本病发病与弯杆菌有,同时应给予抗感染药物,如庆大霉素(每日3次,每次4万u)连服2~3周。或服氟呱酸类药物。有出血症状时可给小量镇静,一般不需食,恐起饥饿及不安,肠蠕动增加,婴儿给牛奶饮食,年长儿给软食,否则反而加重出。对大量出,可给药物如止粉、云南白药服。需要绝对安静,暂时食,由消化道外补充液体,输生理盐水及10%葡萄糖液等,必要时输。如出不止或反复多次出者,应考虑手术。并发幽门梗阻症状,屡次发作而科疗法不能奏效或有溃疡穿孔者,均应外科手术。术后小儿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中药治疗溃疡病可用建中汤柴胡桂枝汤等,配针刺治疗,往往可止疼,取部位为俞、足三里、、期门、俞、俞、三焦俞、中脘等。如用耳针,可取小肠及皮质下区等。

鉴别

小儿消化性溃疡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呕血的鉴十二指肠溃疡外,婴儿时期的呕血,可见于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坏病、食管裂孔疝等。儿童时期的哎,可见于紫癜友病、重度贫血硬变(食管张)、慢性充脾大成等。有时吞异物致部受伤而出,或因鼻咽被吞后再从部呕出。

2、便的鉴十二指肠溃疡多为柏油样便,红色便见于大量出要应与肠套叠、肠重复畸回肠远端憩室出、肠息肉、肠伤寒过敏紫癜及其他液病等鉴

3、腹痛的鉴溃疡相似的腹痛肠痉挛、肠寄生虫病、道痉挛、道蛔虫等。长期有规律性剑突下疼痛者,可考虑作钡餐松树检查以协助诊断。一种少见的遗传病Zollinger-Ellison综征,以间发性腹痛呕血便血腹泻脂肪泻症状酸显著增多,存在非β胰岛细胞肿,须与溃疡病鉴。此综征患儿泌素极高。可助诊断

预防

小儿消化性溃疡应该如何预防?

小婴儿多为急性溃疡,常因并出及穿孔而就诊,发生率约为15%,帮年龄越小越严重,尤以新生儿期最为危险,如并穿孔病死率较高。由于儿童修复能力很强,溃疡病一般过比成人轻,很多病人用科疗法3~4周,即能很快治愈。约50%病例可以复发,约25%病例可致局部瘢痕性狭窄,幽门梗阻,需手术治疗。

预防的具体措施有:

1、定时定量进餐:三餐均应为养平衡的膳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咀嚼时唾液大量分泌也有中和酸的所用。不偏食,不让孩子边吃边玩,或边吃饭边看书和电视等。

2、防止饥饱无度,碰上喜欢的食品就吃得过饱,不和味的饭菜就不吃或吃得很少,使肠道的负担时轻时重

3、不要面强调高养,要做到科的饮食搭配,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和易消化的食物。

4、不要长期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不过量吃冷饮,如淇淋等。

5、注意劳逸结理安排小孩的习和生活,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精神紧张。

6、对有出血症消化性溃疡患儿,据具体情况,不断变换饮食,由食、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具体有:

1)冷流质饮食促使局部管收缩,有利于止,在临床上,如吐血不止或休克的患儿可食外,其他均可采用多次少量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凉藕粉、凉稀糊等。

2)少量始给起,避免的饥饿性收缩。

3)止2天后,改用半流质饮食。

7、对慢性溃疡的饮食以糙米为好,避免食用酸分泌过多的食品,如咖啡红薯等。避免食用细的食品如白谷物,特制白面粉等。动物性食品以白肉、。蛋白质应多从大豆以及豆制品中摄取。鼓励患儿使用黄绿色蔬菜。

8、溃疡病的活动期患儿可流质或少渣的半流质安排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普食。一般不要求少食者多餐,因为进食可中和酸,另面刺激,使酸分泌增多。细嚼慢,唾液大量分泌可中和酸的作用,又可避免粗糙食物对溃疡面的刺激。

总之,对消化性溃疡患儿要强调饮食“个体化”,各小孩的习惯和耐受程度给予其喜欢的食品,且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中进餐也很重要。

并发症

小儿消化性溃疡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出:当溃疡破坏了壁或十二指肠壁的管时可起出。出量少时,表现为大便潜阳性,当溃疡破坏大管时,会造成大出,表现为呕血或黑便。由于酸的作用,呕出的量多,立即呕出可呈鲜红色,继而排出柏油样便,严重可导致出休克

2、贫血溃疡病患儿长期饮食不好,吸收又不好,再加上溃疡的炎症消耗,急性或慢性失贫血,多属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又称贫血。这些小儿体质虚弱,易并发各种感染。

3、穿孔:溃疡严重可穿透壁或十二指肠而发生溃疡穿孔。十二指肠的物质如酸、食物、细菌、空等流入起弥漫性腹膜炎。这种小儿表现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剧烈腹痛,甚至发生休克

4、幽门梗阻:多见于年长的患儿,当溃疡发生再靠近的幽门时,炎症反应的刺激,括约发生痉挛,或溃疡周围炎性水肿,妨碍食物通过幽门,可发生暂时性幽门梗阻;如溃疡反复发作和愈,久而久之成疤痕,与周围组织粘连而起持续性幽门梗阻

症状体征

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腹胀,疲劳,门体侧支环,被膜紧张,脏痛,肿大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