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柃木

柃木 柃木(拉丁:Eurya japonica Thunb.),是五列木科柃木灌木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LC)物种。柃木黄绿色或淡褐色,小褐色褐色厚革质或革质,倒卵形、倒卵状至长叶柄无毛。1-3朵腋生。雄花萼片5,卵或近花瓣5,白色,长状倒卵形雄蕊12-15枚,花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子房,宿存花柱长1-1.5毫米。期2-......
目录

形态特征

柃木灌木,高1-3.5米,全株无毛;嫩黄绿色或淡褐色,具2棱,小褐色褐色顶芽披针,长4-8毫米,无毛。厚革质或革质,倒卵形、倒卵状至长,长3-7厘米,宽1.5-3厘米,端钝或近,有时急尖而尖钝,有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具疏的粗钝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5-7对,通常在上面明显下凹,在下面凸起;叶柄长2-3毫米,无毛。1-3朵腋生,花梗长约2毫米。雄花苞片2,近,长约0.5毫米,无毛;萼片5,卵或近,有小突尖,无毛;花瓣5,白色,长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雄蕊12-15枚,花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雌花苞片2,近,极微小;萼片5,卵形,长约1.5毫米;花瓣5,长,长约2.5-3毫米;子房,无毛,3室,花柱长约1.5毫米,端3浅裂。果实,无毛,宿存花柱长1-1.5毫米,端3浅裂。期2-3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沟坎阴湿处。多生于滨海山地及山坡路旁或溪谷边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浙江沿海(宁波、普陀山、镇海、鄞县、洞头)、湖南桂东、台湾(台北、台中、台东、屏东、嘉义、阿里山)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园林价值

本种在园林绿化中叮供丛栽,为绿篱材料。另外,木材淡黄,柔软致密,为细木工材料;、果均为染料。

药用价值

蜜原植物可供药用,有清热、消肿的功效。

药材简介

柃木

:细菜、海岸柃、野桂花

拉丁:Eurya japonica Thunb

科属: 柃木属五列木科柃木图片欣赏原生态:灌木,高1-3m.嫩有棱,无毛或有疏毛。互生;叶柄长2-5mm;叶片革质,成两列状,披针,长3-6cm,宽1.5-3cm,先端锐尖或渐尖,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齿,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两面均无毛,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单性,雌雄异株,常1-3朵簇生于腋和侧;花梗短,下垂;萼片5,近,宿存;花瓣5,白色黄绿色,卵形,基部连雄花雄蕊多数,短于花瓣,退化子房有或无;雌花雄蕊花柱短,先端3浅裂。浆果,径约5mm,成熟时紫黑色期8月底至12月底。

柃木

性味归经:苦、涩,平。

功能治:祛湿,消肿,止。用于湿关节痛,腹水外伤。用法用量: 15-50克;外用适量,捣烂患处。

吹木(《湖南药物志》),细菜(江西草药手册》),硐龙(苗)。在重庆市酉阳一带叫碎米子。因其像米状而得

成分

含己烯-3-醇。果实含矢车菊甙。种子含脂肪油。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