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物中毒
病因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食物在制作、贮存、运输及出售时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常见的细菌有沙门菌、大肠埃希杆菌、副大肠埃希杆菌、嗜盐菌等;另一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和链球菌等污染食物后,在食物中大量繁殖,放出毒素被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细菌外毒素经高温处理可杀死细菌,但毒素未被破坏,食入后仍可中毒。
指有毒的真菌,如赤霉菌、毒青霉菌和黄曲霉菌等污染食物致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食物本身含毒,如河豚、蟾蜍、毒蕈、木薯、白果及发芽的马铃薯本身含毒,食后发生中毒。
食物中掺杂入一些重金属,有机磷等引起中毒。主要包括: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
毒物可直接导致机体各种器官功能紊乱,中枢神经功能抑制,脑水肿,肾功能不全,溶血,多系统损害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甚至循环衰竭,呼吸肌麻痹致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者猝死。
临床表现
1.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起病急,但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常同时有多人发病,症状相似,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2.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3.食物中的的临床特征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有脱水、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常有发热;患者大便呈稀便,可有黏液、脓血,有腥臭味。
(1)沙门菌中毒多由食肉或内脏引起,尤其是病死的家畜。潜伏期为6~24小时,最长可2~3天,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等症状,可伴皮疹,大便有脓血。病程1~3周,严重时可引发死亡。
(2)葡萄球菌中毒食用剩饭菜、污染的肉、奶、蛋类等后引起。潜伏期短,一般3小时,表现呕吐、腹泻,以呕吐为主,可有发热。
(3)嗜盐菌中毒由食海产品或用盐腌渍的食物引起,潜伏期8~12小时,有腹痛、腹泻伴呕吐,中度发热,大便呈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4)肉毒杆菌中毒肉毒杆菌为厌氧菌,多因食过期罐头、腊肠或密闭贮存食物引起,潜伏期1天至数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头痛、眩晕瞳孔散大、软弱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失音,可因呼吸麻痹死亡。
(5)大肠埃希杆菌潜伏期短,一般4~12小时,症状轻,以腹泻为主,大便腥臭味,很少发热。
(6)真菌一般先有胃肠道症状,而后出现肝、肾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惊厥、昏迷,有些真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检查
1.X线检查
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3.检测病原菌
可从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就餐用具等检测出病原菌。肉毒杆菌中毒时,将可疑食物的浸出液注射给小白鼠或豚鼠,如含肉毒杆菌的外毒素则动物迅速瘫痪而死亡;将食物浸出液加热100℃,30分钟后做同样实验,动物存活,以此证明。
诊断
鉴别诊断
并发症
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肉毒杆菌中毒可引起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因呼吸麻痹死亡;真菌可引起肝、肾损害,惊厥,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1.脱水
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输液补充体液。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2.酸中毒
是内分泌科疾病,体内血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本质是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
3.休克
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休克早期和休克期,也可以称为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4.呼吸麻痹
呼吸也是一种运动,有专门负责呼吸的肌肉,比如膈肌、肋间肌等。当这些肌肉由于颈、胸髓病变、脊神经病变和肌肉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运作时,会导致呼吸麻痹。
5.惊厥
亦称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证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
治疗
预后
中毒发生的年龄、种类、剂量、时间长短、救治是否及时和合理等因素影响病情进展与预后。
多数轻、中度中毒小儿在得到及时和合理救治后完全恢复,重症中毒可致死。另外并发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枢神经衰竭的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后遗症或其他脏器功能残障。
预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