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食物中毒

小儿食物中毒指误食含毒食物所起的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重症常发生各种并发症造成患儿死亡。要是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常有发热。依照毒物性质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感染性(细菌和真菌)食物中毒、化食物中毒及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起的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要、......
目录

病因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起的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食物在制作、贮存、运输及出售时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常见的细菌有沙门菌、大肠埃希杆菌、副大肠埃希杆菌、嗜盐菌等;另一些细菌,如金黄葡萄球菌、肉毒杆菌和链球菌等污染食物后,在食物中大量繁殖,放出毒素被肠道吸收而中毒,细菌外毒素高温处理可杀死细菌,但毒素未被破坏,食入后仍可中毒

2.真菌性食物中毒

指有毒的真菌,如赤霉菌、毒青霉菌和黄霉菌等污染食物致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性和地区性。

3.有毒的动、植物中毒

食物本身含毒,如河豚、蟾蜍、毒蕈、木薯白果及发马铃薯本身含毒,食后发生中毒

4.化食物中毒

食物中掺杂入一些重金属,有机磷等中毒要包括:误食被有毒害的化物质污染的食品;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养强化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而导致的食物中毒;因贮藏等原因,造成养素发生化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

毒物可直接导致机体各种器官功能紊乱,中枢神经功能抑制,水肿功能不全,溶血,多系统损害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征,甚至环衰竭,呼吸麻痹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者猝死

临床表现

1.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起病急,但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常同时有多人发病,症状相似,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2.患者在近期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3.食物中的的临床特征要为肠道症状,如恶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可有脱水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常有发热;患者大便呈稀便,可有黏液、脓,有腥臭味。

4.不同细菌所起的中毒临床各有特点

(1)沙门菌中毒多由食肉或起,尤其是病死的家畜。潜伏期为6~24小时,最长可2~3天,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症状,可伴皮疹,大便有脓。病程1~3周,严重时可发死亡。

(2)葡萄球菌中毒食用剩饭菜、污染的肉、奶、蛋类等后起。潜伏期短,一般3小时,表现呕吐腹泻,以呕吐,可有发热

(3)嗜盐菌中毒由食海产品或用盐腌的食物起,潜伏期8~12小时,有腹痛腹泻呕吐,中度发热,大便呈洗肉水样或便。

(4)肉毒杆菌中毒肉毒杆菌为厌氧菌,多因食过期罐头、腊肠或密贮存食物起,潜伏期1天至数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头痛、眩晕瞳孔大、软弱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吞呼吸困难失音,可因呼吸麻痹死亡。

(5)大肠埃希杆潜伏期短,一般4~12小时,症状轻,以腹泻,大便腥臭味,很少发热

(6)真菌一般先有肠道症状,而后出现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惊厥昏迷,有些真菌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减少等。

检查

1.X线检查

部分中毒可通过X线照助诊断或了解中毒后的并发症。

2.电图、电图等检查

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3.检测病原菌

可从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就餐用具等检测出病原菌。肉毒杆菌中毒时,将可疑食物的浸出液注射给小白或豚,如含肉毒杆菌的外毒素则动物迅速瘫痪而死亡;将食物浸出液加热100℃,30分钟后做同样实验,动物存活,以此明。

诊断

本病可据流资料诊断,患者一般有有进食不洁食物史,同时进食者先后或同时发病,症状相似。

鉴别诊断

要注意鉴导致食物中毒的源头。对可疑食品要明确成分,尽可能对可疑食品做毒物分析,结临床症状、体征、容物、分泌排泄物的毒物分析,尽快明确鉴诊断。

并发症

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肉毒杆菌中毒起失明,吞呼吸困难,因呼吸麻痹死亡;真菌可损害,惊厥,中性粒细胞减少、减少等。

1.脱水

指人体由于病变,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时补充,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的一种症状,严重时会造成虚脱,甚至有生命危险,需要依靠输液补充体液。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2.酸中毒

分泌科疾病,体液和组织中酸性物质的堆积,其本质是液中氢离子浓度上升、pH值下降。

3.休克

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的发病过程可分为休克早期和休克期,也可以称为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4.呼吸麻痹

呼吸也是一种运动,有专门负责呼吸的肉,比如膈肌肋间等。当这些肉由于颈、胸病变、神经病变和肉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运作时,会导致呼吸麻痹

5.惊厥

亦称惊,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要特征。任何季均可发生,一般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其情往往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威胁小儿生命。

治疗

1.对症治疗为,食入大量毒物在6~8h以者可催吐、洗。选用针对肠道菌的抗生素

2.肉毒杆菌可给多价肉毒清。先作皮试验。要早用,超过48h后效果甚差。婴儿不张应用。

3.纠正脱水、酸中毒,吸氧,降温,有条件时应监护,以防病情发展。

预后

中毒发生的年龄、种类、量、时间长短、救治是否及时和理等因素影响病情进展与预后。

多数轻、中度中毒小儿在得到及时和理救治后完全恢复,重症中毒可致死。另外并发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枢神经衰竭的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后遗症或其他脏器功能残障。

预防

1.加强卫生宣教,不吃腐烂变质食物。

2.剩菜、剩饭应加热后再食,过期罐头一律扔掉,病死家畜深埋。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生熟食分制作加工。

4.饮食业从业人员要定期培训、定期体检。

5.食品要冷藏、冷冻,温度控制在2℃~8℃,可抑制大部分细菌的繁殖。熟食品在冷藏中做到避光、断氧、不重复被污染,其冷藏效果更好。

6.食品在食用前进高温杀菌是一种可靠的法,其效果与温度高低、加热时间、细菌种类、污染量及被加工的食品性状等因素有据具体情况而定。

7.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