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支气管扩张

气管扩张系气管反复感染及分泌物阻塞或先天性发育缺陷等因素,造成管壁破坏、变和扩张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病变一般为不可逆性,进展较慢。约50%的成人患者,症状常起自小儿时期。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多、甚至咯血。近年由于加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治,以及抗生素的及时应用,发病率已有所减少,症状也较过去为轻。(一)发病原因气管扩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大类:1.先天性气管扩张较少见,......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气管扩张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两大类:

1.先天性气管扩张

较少见,可因气管发育缺陷所致,见于婴儿;或由于气管气管肉及弹力纤维发育缺陷起巨大气气管(tracheobronchomegaly),见于年长儿。

2.后天性气管扩张

常见于麻疹百日咳,毛细气管炎及重症肺炎,尤以腺病毒21型,7型及3型所致严重肺炎时较为多见,哮喘病亦系常见,由此类病因所致者多为双侧弥漫性气管扩张,如果由于异物堵塞,气管淋巴结结核或肿压迫所致,以及气管结核不张长期存在所致气管扩张,多为局限性,气管扩张和机体一些特异性的防御功能缺陷有要包括体液免疫缺陷,局部免疫防御缺陷和免疫紊乱,其中,最多见于体液免疫缺陷的病人,如X连锁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IgG亚类缺陷也为气管扩张的病因之一,局部免疫防御缺陷,原发纤毛运动障碍的病人,由于纤毛运动不良,从而导致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低,另外,良性或恶性肿肋骨质增生压迫也可导致气管扩张。

(二)发病机

以感染及支气管阻塞为两个本致病因素,二者互相助长,由于支气管阻塞,腔淤滞的分泌物对于受炎症影响而损伤软化的气管壁予以压力,日久即造成阻塞,远端气管扩张,同时,感染起剧烈咳嗽,使气管压升高,亦可促进气管扩张,此外,肺实变或不张存在日久,组织纤维化及瘢痕收缩,以致气管受牵拉,扭和移位,也是促成气管扩张的因素。

症状

1.症状

咳嗽,多,多见于清晨起床后或变换体位时,量或多或少,稠厚脓液,臭味不重,不规则的发热并非少见,病程日久者可见程度不同的 咯血贫血养不良,患者易患上,下呼吸道感染,往往反复患肺炎,甚至并发脓肿,常限于同一病变部位。

2.胸部体征

肺炎近似,但轻重悬殊,有时听诊毫无所得,但大多数在底可闻湿啰音,位置比较固定,如果病区范围较广,纵隔和心脏常因不张或纤维性病变而移位于病侧,患儿发育落后,胸廓杵状指的出现早晚不一,最早者1~2个月即可发生,可在患病手术切除后自然消失,上颌窦炎比较多见,如病情继续发展,可见肝脏肿大和蛋白尿,也可并发淀粉样变性病及肥大性关节病。

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多在正常范围,继发感染时则可增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变,个可略呈贫血沉降率轻度增速,液检查尚无恒定的致病菌发现,临床上常见几种细菌混存在,这些致病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球菌,肺炎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嗜性流感杆菌,产杆菌等,故在治疗前宜进液培养和药敏试验。

1.X线检查

轻度时只有纹理加重,病变明显时双中下可见大小环状透光阴影呈卷发状或蜂窝状,常伴段或不张及炎症浸润阴影,心脏及纵隔可见移位,断层X可见到气管扩张和变

2.气管造影

可示气管呈柱状,梭状或囊状扩张,明确气管扩张的态,部位及范围,造影时应作好术前准备,预防意外窒息,术前须食以免呕吐,术后应给硫酸镁以排出碘油,避免碘中毒

3.CT检查

近年来,高分辨CT已代替了气管造影,安全可靠,简单易,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与气管造影是相同的,已成为确诊气管扩张的要检查法。

鉴别诊断

诊断

早期尚未发现明显症状,诊断较为困难,到了慢性感染的进期,就有持续性咳嗽,多量液以及咯血症状,易于辨认,对以下几点应加以注意:

1.病史: 在肺炎百日咳麻疹之后,长期咳嗽咳痰反复部感染者,均可疑有气管扩张,患气管淋巴结结核而伴有持久不张者,该区气管可能扩张。

2.临床特点 :反复部感染,病灶固定不变,又难以一般气管炎或肺炎解释者;不明原因的咯血者;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张,原发病因已解除者等等,应考虑气管扩张症的可能。

3.在部X线平中如见气管影增大,或底部贴近影处有三角致密影,则很可能有气管扩张,遇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时,均宜采用深度曝光摄气管造影,高分辨CT以确定诊断。

诊断

此病需与慢性结核,慢性气管炎,脓肿先天性囊肿隔离症,吸虫病等相鉴咯血,应与小儿结核,吸虫病鉴,从液检查结核菌及吸虫,做结核菌素试验及吸虫抗原皮肤试验,均有鉴价值,X线检查对鉴诊断帮助很大。

并发症

不张区域及扩张的气管常见感染复发,其程度轻重不同,轻者仅有低热及量增多,重者发生肺炎脓肿气管扩张症常因并发化脓菌感染而肺炎脓肿脓胸,脓气胸,当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毛细管床遭到严重破坏时,可导致动脉环阻力增加,动脉高压,慢性源性心脏病。

预防

应认真随访肺炎患儿直至完全复原为止。及时治疗气管淋巴结结核以及尽早取出气管异物,都是预防气管扩张的措施。防治麻疹百日咳气管肺炎结核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对预防气管扩张症具有重要意义。气管扩张症患者应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坚持体位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治疗

(一)治疗

除重视、新鲜空、休息、养之外,要应消除炎症,充分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分述如下:  

1.去除病因,排除气管分泌物

对于各种原因造成道梗阻者,应及时去除病因。过去认为气管扩张是不可逆的,但有病例实,即使已气管扩张,去除梗阻后,抗感染、部理疗等充分保守治疗,扩张的气管可能重新修复,炎症也可消失,而不必手术。对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可用顺位排法,对不同的病区采取不同的顺位姿势排,每天进2次,每次20min。如果分泌物太稠,宜服碘化钾或吐糖浆或化痰的中西药,或先用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然后顺位排、拍,则液易于排出,这非常重要。北京儿童医院近年用气管灌洗术排有良效。     

2.抗菌药物

在急性发作期宜用中西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的键在于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和介质释放。在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时,由于气管感染的细菌群通常和慢性气管炎病人相同,因此,针对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是第一选择,阿莫西林、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新的大环酯类药物如克拉霉素、阿奇霉索、二代头孢菌素是理的选择。疗程不定,至少7~10天。抗生素预防感染的用药原则是:抗生素量、短疗程、窄谱,一旦产生耐药,及时换药,使用非服途径。常用的抗生素为水青霉素,每天总量约100万~300万U可由注或静点,疗程约2周。也可加青霉素雾化,以20万U溶于10ml馏水中,在10min吸入,每天重复3~4次,连续1~2周。也可与链霉素用。以后应据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换用头孢菌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在施外科疗法前后,也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常用的中药清热、解毒蒲公英。银连翘鱼腥草大青等,在缓解期,对虚弱患儿宜加用当归黄芪党参。 

3.人丙种球蛋白

对于低人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人,人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能够减少畸的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发生,防止气管扩张病变的进展。在X连锁低人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的病人,确诊后早期使用人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使中的IgG水平大于5g/L,能够有效防止气管扩张的成。  

4.外科手术

(1)切除病:为本疗法,但必须重视术前的科治疗,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和气管扩张药治疗以减少细菌感染并促进分泌物流,为手术做好准备。施手术的适应为:

科治疗9~12个月以上仍然无效。

②重症病例限于一个或一侧者。

③反复咯血,不易控制,切除出不能控制的道部分。

④病区屡次复发严重感染,且药物不易控制或可能有耐药微生物如霉菌生长的区域。

⑤对顺位排作的患儿。

⑥患儿的一般健康状况渐趋恶化。近年来,由于胸外科手术的进步,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已大为降低,因此一般张,适上述适应的患儿,在有可靠的胸外科条件下,可以争取早日手术。9岁之前的患者一般先做认真的科疗法,为以后的手术治疗打好基础。  

(2)移植:对于部病变严重而广泛、临床症状重的病人移植可能是最后的治疗手段。  

(二)预后

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后,部细菌感染较易控制,但如治疗不及时,仍可伴发脓肿肿,大量咯血,甚至转为血症。局限性病变,远期预后好;而并哮喘和双侧气管扩张病变的病人,以及存在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感染的病人,预后差。CT显示的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病人治疗能否顺利密切相功能第1秒用力呼容积/用力活量对预测手术预后有帮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