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榔榆茎

榔榆为榆科榆属植物榔榆的。落乔木榔榆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西藏等地。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山地及疏林中。落乔木,或冬季变为黄色红色宿存至第二年新放后落,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广,树干基部有时成树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规则鳞状薄剥落,出红褐色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当年生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
目录

植物形态

乔木,或冬季变为黄色红色宿存至第二年新放后落,高达25米,胸径可达1米;树冠广,树干基部有时成树皮灰色或灰褐,裂成不规则鳞状薄剥落,出红褐色皮,近平滑,微凹凸不平;当年生密被短柔毛,深褐色;冬,红褐色,无毛。质地厚,披针状卵形或窄,稀卵形或倒卵形中脉两侧长宽不等,长1.7-8(常2.5-5)厘米,宽0.8-3(常1-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偏斜,楔形或一边深绿色,有光泽,除中凹陷处有疏柔毛外,余处无毛,侧脉不凹陷,色较浅,幼时被短柔毛,后变无毛或沿有疏毛,或腋有簇生毛,边缘从基部至先端有钝而整齐的单锯齿,稀重锯齿(如萌发),侧脉每边10-15条,细脉在两面均明显,叶柄长2-6毫米,仅上面有毛。秋季放,3-6数在腋簇生或排成簇状聚伞花序花被上部杯状,下部管状花被4, 深裂至杯状花被的基部或近基部,花梗极短,被疏毛。翅果或卵状,长10-13毫米,宽6-8毫米,除端缺柱头面被毛外,余处无毛,果翅稍厚,基部的柄长约2毫米,两侧的翅较果核部分为窄,果核部分位于翅果的中上部,上端接近缺花被落或残存,果梗较管状花被为短,长1-3毫米,有疏生短毛。果期8-10月。

【原态】落乔木,高可达25m,树皮褐色,成不规则鳞片落。老灰色,小褐色,被柔毛。互生;革质,有短叶柄托叶狭、早落;叶片、椭状倒卵形卵形或倒卵形,长1.5-5.5cm,宽1-2.8cm,先端短尖,基部,稍偏斜,上面光滑或微粗糙,深绿色,下面幼时有毛,后落,浅绿色,边缘有单锯齿簇生于腋,有短梗;花被4裂;雄蕊4;雌蕊1,1室,柱头2裂,向外反卷。翅果卵状,长约1cm,宽约0.6cm,端凹陷,种子位于中央。期7-9月,果期10-11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陕西河南等省区。生于平原、丘陵、山坡及谷地。喜光,耐干旱,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上均能生长,但以候温暖,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为最适宜的生境。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山地及疏林中。

中药功能

榔榆

【拼音】 Lánɡ Yú Jīnɡ

】鸡筹仔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Ulmus parvifolia Jacp.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甘;微苦;性

【功能治】通止痛。酸痛

【用法用量】服: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先天性斜颈

下一篇 榔榆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