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同型胱氨酸尿症

同型胱氨酸尿症是怎么回事?同型胱氨酸尿症是蛋氨酸过程中由于酶缺乏而起的遗传性疾病是一种少见累及眼心血神经系统的综要的临床表现是多发性栓塞智力落后晶体异位和指过长多数患者为父母近亲结婚已有报道。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长(21qzz)。本病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生化缺陷型:①胱硫醚成酶缺乏型(简称成酶型),是由同型胱氨酸变为胱硫醚的代谢途径发生阻滞。本型......
目录

病因

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长(21qzz)。本病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生化缺陷型:①胱硫醚成酶缺乏型(简称成酶型),是由同型胱氨酸变为胱硫醚的代谢途径发生阻滞。本型最为多见。维生素B6是胱硫醚成酶辅酶,故应用大量B6对部分病例有效。②甲基四氨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缺乏型(简称“甲基转移酶型”),是同型半胱氨酸变为蛋氨酸的代谢途径发生紊乱。这个代谢过程由两种甲基转移酶来催化,而维生素B12是甲基转移酶的辅酶。③5,10-N-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型(简称“还原酶型”)。正常时,这个还原酶为同型半胱氨酸提供甲基,以转变为蛋氨酸。此酶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的甲基化作用不足就与同型半胱氨酸共同蓄积于体

Mudd等认为本病系胱硫醚成酶缺陷所致,同型胱氨酸、尿中大量堆积,影响了正常蛋白质代谢和纤维结构[2],晶状体位、质疏松、骨折关节绷紧、智力障碍、多发性塞,尤其是大动脉成,甚至致死等,尿同型胱氨酸阳性,尿氰化物硝盐试验呈阳性反应。

成酶型”的病变要见于各种管,在各器官,包括组织的的膜有增厚和纤维化,可有成。动脉可有缩窄或扩张。有多发性梗塞灶。本病常有晶体异位和骼畸。这些病理改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过多的同型胱氨酸激活凝因子,抑制原的成,起结缔组织异常。

蛋氨酸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其要转换途径是把分子中的硫转移给L-同型半胱氨酸,再进一步转化为胱氨酸。(Lalonge 等,1994)在该病患者中的SLC3A1。基因中检测到一个半胱氨酸,467 位至苏氨酸的突变,此突变基因能诱导氨基酸转运活性几乎完全消失。现已发现在这种转化过程中,有多种酶的缺陷能起某些氨基酸沉积于细胞,同时伴有清中其他氨基酸浓度升高。同样,这种酶缺陷也可影响到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转化为蛋氨酸。蛋氨酸转化到同型半胱氨酸的第一步是成S-腺苷酰蛋氨酸。该反应受甲硫氨酸腺苷酰转移酶催化。正常时,ATP 分子的腺苷酰被转移到蛋氨酸上,成腺苷基蛋氨酸,这样以后就能参与几种转甲基反应。在正常人细胞,S-腺苷基蛋氨酸转甲基成S-腺苷基同型半胱氨酸,后者可很快水解,并可与丝氨酸成胱硫醚,其间过一步转硫反应也可再甲基化而成蛋氨酸或氧化为同型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始两步反应受阻滞,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沉积于组织中,同时尿和清中的浓度也升高,蛋氨酸约占饮食蛋白中氨基酸的2.5%,在体一部分组织蛋白,要部分转化为胱氨酸、同型胱氨酸及其他衍生物。同型胱氨酸尿症据其生化缺陷不同可分3 型:

1.胱硫醚成酶缺乏型 简称成酶型。此型最多见。由于从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胱硫醚的代谢途径发生阻滞,因而和尿中同型胱氨酸和蛋氨酸浓度都增多。蛋氨酸中间代谢产物S-腺苷基蛋氨酸和S-腺苷基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同型半胱氨酸,后者可被氧化成同型胱氨酸或丝氨酸并结成胱硫醚。成胱硫醚的反应受胱硫醚成酶催化,该酶需维生素B6 作为辅酶。因此,部分病例使用大维生素B6 治疗有效。

2.甲基四氢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缺乏型 简称甲基转移酶型。此型病人的甲基转移酶酶蛋白本身的活性并未降低,而有辅酶(维生素B12)缺陷。正常时,同型胱氨酸过甲基化作用可成蛋氨酸,这种转化是在甲基转移酶催化下进的,所需辅酶维生素B12 的活化型,即甲基维生素B12。本型是由于体维生素B12 代谢异常,不能将体吸收的维生素B12 在细胞转化为活性型的有辅酶功能的维生素B12 所致。3.N5,10-甲烯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型 简称还原酶型,此型的功能是催化N5,10-甲烯四氢叶酸还原为N5-甲基四氢叶酸。后者可为同型胱氨酸甲基化而转变为蛋氨酸的反应中提供甲基。该酶缺乏时,不能成足够的N5-甲基四氢叶酸,所以可起同型胱氨酸甲基化不足而沉积于体,同时出现同型胱氨酸尿症。正常时,胱硫醚成酶存在于组织

此种酶缺乏时,酶活性只有正常的1%~2%。由于同型胱氨酸不能成胱硫醚,所以中的同型胱氨酸和蛋氨酸都增多,尿中也可排出大量的同型胱氨酸和一定量的蛋氨酸。甲基转移酶缺乏起的同型胱氨酸尿症,浆中甲基B12 减少,和尿中同型胱氨酸和甲基丙二酸都增多,中蛋氨酸不增高,甚至可以减少,这也是与胱硫醚成酶缺乏型的要不同之处。和尿中胱硫醚增多,中叶酸也增多。病理改变表现:各种器官管(动脉和静)都表现为纤维化、增生、弹力纤维破坏和管腔狭窄或塞。动脉有缩窄或扩张所致的动脉不全。大管中层变薄,动脉和静成。白质有多灶性脱髓鞘性变、管损害、多发性栓塞灶软化及海绵样变性。硬膜窦可见有成。于实质还可见神经元丧失。本病代谢障碍与成,可能与高浓度的同型胱氨酸能激活凝因子或改变蛋白多糖的结构可见有脂肪变性,伴有粗大的线粒体及多性小体。可见有上皮细胞肿胀。横纹显示有局灶性碎成“Z”带破坏及结构紊乱。眼组织最常见的改变是有小带状异常。骼改变为成不良的质疏松。

症状

由胱硫醚成酶缺乏起的同型胱氨酸尿症患儿在出生时正常,多于生后5~9 个月起病。患儿发育延迟,身材矮小,直到1 岁才能独立坐着,到2岁才能勉强走路,呈步态。小儿期以后反应迟钝恶化,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的程度因人而异,智力低下和反应迟钝有发展较慢的倾向。除癫痫发作外,尚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阵挛发作、痉挛、深反射亢进等。

晶体位多在10 岁左右才发生。在青春期,约90%的病例可出现这种眼部特征性改变。晶体常向下位。晶体位的位、发生时间和损害类型,均不同于征。本病还可发生虹膜肥厚和近视,而发生青光眼内障神经病变者则较少见。

几乎所有病人在青少年期都可出现质疏松,其他骼异常可有柱侧弯、胸廓弓、膝外翻伴有膝关节 粗大和高足弓等。长管常细长,许多病例还可出现蜘蛛指,容易发生骨折。无征所特有的关节韧带松弛。发生静塞和管栓塞,在临床上最为常见。而发生周围动脉塞、动脉栓塞和梗死者则较少见。动脉栓塞可压,冠状动脉栓塞可发生梗死,也可发生酶原减少和肌病等。

皮肤管病变常起皮肤网状青斑,此外皮肤变薄,面颊部常显著潮红,头发常稀少、本病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可出现以上所有特征及严重智能发育障碍并早期死于管病变。但也可仅有晶体位和轻度骼改变而无其他异常者。

甲基转移酶缺乏型的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可有智力发育延迟、征样外观、体格发育落后、反复感染、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惊厥等。部分病例可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肿大。晶体位、骼异常和塞则较少见。本型虽有甲基丙二酸尿,但没有严重的酮症酸中毒症状

还原酶型同型胱氨酸尿症,在临床上与以上两型表现不同,其要表现是神经系统症状惊厥、智力低下、紧张症、周围神经病变、肌病精神分裂症样表现、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共济失调,没有管、骼和晶体症状。此型中还有一些病人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同型胱氨酸尿症和甲基丙二酸尿症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小儿期有严重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烦躁不安,消瘦反复感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无神经骼、管和眼部异常。

检查

1.尿同型胱氨酸测定:可用筛查法,即硝普钠试验:尿液1ml加入5%氰化钠水溶液,放置5分钟,加入5%硝普钠水溶液一滴,出现红色紫红色为阳性,表示尿中有过量的含硫氨基酸

2.酶活性测定:可用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酶的活性,也可用此法检出杂合子

3.产前诊断:可测羊水细胞的酶活性。

4.X线检查:可见质疏松,椎体侧呈双凹,以及柱侧弯等。眼部症状多有晶体位,多发生于3~10岁间,常伴青光眼网膜剥离。

治疗

1.成酶缺乏型的治疗原则是限制蛋氨酸的摄入和应用大量维生素。早期应用低蛋氨酸饮食可以预防症状的发生。要补充胱氨酸,长期低蛋白饮食。应少食动物蛋白。可用黄豆、扁豆植物食品。

2.对甲基转移酶缺乏型和还原酶缺乏型,不应限制蛋氨酸的摄入量,但其摄入量要适当。

维生素的应用不仅适用于甲基转移酶型和还原酶型,也适用于成酶型。大维生素B6 用于成酶型,可使约半数病例于数天即出现生化代谢改进,以后长期应用可维持尿中不出现同型胱氨酸,使中蛋氨酸含量也变为正常。对于维生素B6 治疗无效的病例,有时加用大量叶酸可有效,因患本病者叶酸也减少。此外,对限制蛋氨酸摄入的病例,由于动物蛋白入量不足,维生素Bl2 也有缺乏,所以应予补充。对于甲基转移酶缺乏型和还原酶缺乏型,更应给予大量的维生素B12 或大量的叶酸,以改善同型胱氨酸的甲基化。还应补充甜菜碱和其他前质碱,以促进其甲基化作用。

在确诊同型胱氨酸尿症之后,临床上常不易区分其酶缺陷类型,可首先给予大维生素B6 每天100~500mg,连用数周,对有效病例可以逐渐减量,有些病例的最低有效量为每天25mg,可此量维持应用。对于单用维生素B6 治疗无效的病例,可再加用大叶酸每天10~20mg,维生素B12 每天0.5~1mg,有效者可长期联应用大维生素,并逐步调整量。对于大维生素完全无效的病例,可试用低蛋氨酸饮食,补充胱氨酸,并加用甜菜碱。

对小儿智力的影响

同型胱氨酸尿症是一种含硫氨基酸(蛋氨酸)的先天代谢障碍疾病,本病的表现由不同的酶蛋白或辅酶缺乏所起。

由于胱硫酶缺乏而起的同型胱氨酸尿症最多见,小儿初生时为正常,起病多在出生后5~9 月之间。要的症状骼异常、晶体位、成、智力发育落后、惊厥等。常见的骼畸柱侧弯或后弯、鸡胸、四肢细长、蜘蛛状手指或脚、易骨折。眼晶体位,10岁左右明显,常有青光眼网膜剥离。成可发生于任何器官,颈动脉和颅动脉成可发生急性瘫痪成可梗塞。神经系统症状中,多数病例有智力低下,惊厥发作,少数病例有精神分裂症样症状。其他症状还有面部发红,皮肤出现大理石纹,皮肤薄,毛发少而细,易断。

由甲基转移酶缺乏起的同型胱氨酸尿症表现轻重不等,有体格和智力发育落后、惊厥。部分病人有巨幼细胞性贫血,眼晶体异位和成少见。

由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起的同型胱氨酸尿症的表现要是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症样表现。没有管、骼及眼晶体的症状

不论哪种酶缺乏起的同型胱氨酸尿症都有智力低下、惊厥的表现,所以当小儿有此表现时查尿中同型胱氨酸增多可帮助诊断。本病有遗传,小儿出生后4天即可查尿检查确诊。早期始治疗,限制蛋氨酸的摄入和应用大维生素B6。低蛋氨酸饮食早期应用可预防症状的发生。少食动物蛋白,用黄豆、扁豆等制品,要添加胱氨酸,长期应用低蛋白饮食。对维生素B6无效的病例,可加用大叶酸,也应补充维生素B12。

鉴别

本病需与马凡氏综征鉴

二者的共同点是晶体异位、蜘蛛心血症状。但遗传式和病情发展不同。本病为隐性遗传,马凡氏综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细长自初生即可见到;而同型胱氨酸尿症在初生为正常,数年后骼的生长不成比例,而四肢加长,此外还有栓栓塞症状质疏松,椎有双凹畸等。更重要的是马凡氏综征没有本病那种生化代谢异常。

临床通过管造影,CDI、MRI以及病史、体检、化验相区,尿同型胱氨酸定性试验是二者鉴要依据。

预防

本病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数患者为父母近亲结婚据此情况,可从加强“近亲结婚”的婚姻法这一角度来减少此病的病发率,有效的提高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

本病预后取决于塞性疾病成早晚、部位,是青少年型梗塞的少见原因之一,需长期随访。眼科医生对于双眼晶状体位,应高度警惕做好检查及随访工作。

并发症

本病还可病发继发性青光眼网膜离,惊厥偏瘫神经精神症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七水硫酸亚铁

下一篇 胎粪性便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