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七水硫酸亚铁

七水硫酸亚铁 七水硫酸亚,俗称绿矾,是一种无机化物,化式为FeSO4·7H2O。对人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咳嗽气短。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要用于制造盐,水,磁性氧化、净水、消毒触媒催化;用作煤染、鞣草、木材防腐及和复肥料添加以及加工一水硫酸亚等。七水硫酸亚是一种常见的化物,其化式为 FeSO4·7H20它是一种蓝色晶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在化......
目录

物质结构

七水硫酸亚是一种常见的化物,其化式为 FeSO4·7H20它是一种蓝色晶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在化实验中七水硫酸亚常用作还原、催化养补充等。

七水硫酸亚的分子中,硫酸离子 (SO4 2-) 和亚离子(Fe2+)通过配位键结在一起,成了一个八面体的配物。硫酸离子是一个四面体分子,其中硫原子位于中,四个氧原子位于四个点上。亚离子是一个八面体分子,其中六个配位位点被氧原子占据,另外两个配位位点被水分子占据。

七水硫酸亚分子中,硫酸离子和亚离子之间的配位键是通过氧原子成的。硫酸离子的四个氧原子分与亚离子的六个配位位点中的四个配位位点成配位键。另外两个配位位点被水分子占据,成了七水硫酸亚的空间立体几何结构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浅蓝绿色单斜晶体。晶体为短柱状、厚状、细粒状或纤维状,集体呈粒块状、纤维放射状块体或皮壳、被膜。呈各种色调的绿色;含铜时呈浅绿蓝色(铜绿矾),失水、羟基化或氧化为黄绿、绿黄到金丝黄、黄褐、红褐、褐红等色(过渡为水绿矾一纤矾即黄矾或局部含褐矿的集体);完全脱水的纯净绿矾为白色。条痕浅于色。新鲜晶体透明,罕见;通常半透明,化表面不透明。玻璃状、丝绢状光泽或为土状光泽。晶体解理完全,断呈贝壳状;化者见不到清晰解理。

结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

气味无臭,具有咸的收敛味。

性质

高温分解化程式:2FeSO4·7H2O==高温==Fe2O3+SO2↑+SO3↑+14H2O

PH值:10%水溶液对石蕊呈酸性(PH值约3.7)

计算化数据: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4

可旋转化键数量:0

准确质量:151.886671

同位素质量:151.886671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88.6

重原子数量:6

式电荷:0

复杂度:62.2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数量:0

确定化键立构中数量:0

不确定化键立构中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2

技术参数指标<br>

指标

规格

AR

CP

含量

≥99.0

≥98.0

水不溶物

≤0.005

≤0.02

含氮量(N)

≤0.001

---

氢化物(Cl)%

≤0.001

≤0.005

磷酸盐PO4

≤0.0005

≤0.002

砷(As)

≤0.0002

≤0.0002

锰(Mn)

≤0.05

---

(Fe)

≤0.02

≤0.10

铜(Cu)

≤0.002

≤0.01

锌(Zn)

≤0.005

≤0.02

(Pb)

≤0.002

≤0.005

氨水不沉淀物(以磷酸盐计)

≤0.05

≤0.2

制备方法

法一

屑溶于硫酸中,加热至不再溶解为止(保持金属过量)。过滤,滤液用硫酸酸化。冷后通入硫化氢至饱和。放置2~3天。在水上加热后过滤。滤液倾入馏烧瓶中,在通入不含氧的二氧化碳的状况下发至一半,然后在二氧化碳中令其结晶。次日吸滤出结晶,先用水洗,再用乙醇洗,尽快地在30℃下进,即得硫酸亚

反应化程式:Fe+H2SO4→FeSO4+H2↑

法二

钛白副产法

矿用硫酸分解制钛白粉时,生成硫酸亚和硫酸,三价丝还原成二价冷冻结晶可得副产硫酸亚

反应化程式一:FeTiO2+2H2SO4→FeSO4+TiOSO4+TiOSO4+2H2O

反应化程式二:5H2SO4+2FeTiO3→2FeSO4+TiOSO4+Ti(SO4)2+5H2O

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工业上用于制造盐、水、氧化铁红及靛青,用作媒染、鞣革、净水、木材防腐及消毒等。

医疗领域

医药上作贫血药。

农业领域

农业上用作化肥,除草及农药。

毒理危害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泄漏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离现场至空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具有还原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

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防毒服,在上向灭。灭时尽可能将容器从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据着原因选择适当灭

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法: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储存运输

储存条件

操作注意事项: 密操作,局部排。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中。操作人员必须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罩,戴化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耐酸碱服,戴橡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碱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的库房。远离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碱类等分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在空中极易被氧化,实验时必须现用现配。

运输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与氧化、碱类、食用化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彻底清扫。公路运输时要规定路线驶。

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硫酸亚 7782-63-0

接触控制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

TLVTN: 1mg(Fe)/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法:

工程控制: 密操作,局部排

呼吸系统防护: 空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橡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