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寄生虫病
病因
2、以其他部位为主要寄生场所的寄生虫病,有时也可以侵犯肺脏,如阿米巴性肺脓肿、肺包虫病等。猪囊尾蚴偶也可寄生于肺组织,但较少见且症状不明显。
3、有些寄生虫的幼虫在其发育过程中需在肺脏内停留并发育,因而也可引起肺部的病变,如丝虫,特别是一些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的丝虫,其幼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成熟,但能引起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蛔虫的幼虫特别是猪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也可引起肺部病变。
症状
呼吸道症状 患者常有咳嗽,多为干咳,也可带痰,痰的性质则因病而异,一般少量白色粘痰,偶可带血丝。阿米巴性肺脓肿患者咯巧克力色痰,量也较多,痰中有时可以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并殖吸虫病患者则咯果酱样或烂肉样痰,痰中常可找到并殖吸虫卵和沙尔科-雷登二氏晶体。在蛔虫幼虫引起的暴发性流行性哮喘时,患者常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哮喘发作。
胸痛或胸腔积液 当肺部寄生虫病的病灶邻近胸膜时,常可引起胸痛,有时也可出现胸腔积液,胸水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多 肺部寄生虫病患者大多有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的轻度增多,但在暴发性流行性哮喘、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四川肺吸虫病等则明显增多。
诊断
1、皮内试验 对肺部寄生虫病患者的诊断很重要,对排除或疑诊某些寄生虫病有重要价值。
2、血清免疫学试验 常用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它们有助于肺部寄生虫病的确诊。
3、胸部X射线检查 可结合流行病学史及免疫学检查,了解肺部病变的性质,对肺部寄生虫病的诊断很重要。如患者胸部X射线检查肺部有囊性阴影,结合患者有牧区居住史、包虫皮内试验及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阳性,即可诊断为肺包虫病。
4、痰的检查 在患者痰液内查找虫卵、幼虫或原虫滋养体(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卡里尼氏肺孢子虫),对作出病原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时在痰中发现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或沙尔科-雷登二氏晶体,对肺部寄生虫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肺脏活体组织检查 少数病例特别是肺孢子虫病患者经以上的各项检查,仍未确诊时,可作肺活体组织检查,但这是一项损伤性检查方法,施行时必须十分慎重。
治疗
急性期如有发热,应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并补充营养和支持治疗。病情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慢性期以病原治疗为主,有贫血及营养不良者,予以支持治疗。晚期患者应适当休息,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增加营养,改善全身状况。对血浆蛋白明显减低伴高度腹水者,可输血浆或人血白蛋白,并适当利尿。巨脾型采用脾切除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
预防
对本病的预防以灭螺为重点,采取普查普治病人与病畜、管理粪便与水源及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
1、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普查普治病人、病牛,做到不漏诊。一般慢性患者可采用单剂吡喹酮疗法,可使人群感染率显著下降。病牛可用硝硫氢胺(2%混悬液)一次静脉注射法,水牛的剂量为1.5mg/kg,黄牛为2mg/kg,治愈率达98%以上。
2、切断传播途径
灭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应摸清螺情,因地制宜,采用物理灭螺或药物灭螺法,坚持反复进行。可结合兴修水利和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垦种、养殖、水淹、土埋及火烧等办法。常用的灭螺药物有五氯酚钠和氯硝柳胺。五氯酚钠对成螺、幼螺、螺卵均具有较好杀灭作用,但对农作物、鱼类和人也有一定毒性;氯硝柳胺仅对鱼有毒性,其杀螺效率高,持效长,作用缓慢,与五氯酚钠合用可提高药效。
加强粪便管理与水源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如推广三格式粪池,或沼气粪池。在流行区,提倡饮用自来水、井水或将河水储存3天,必要时每担水加漂白粉1g,或漂白粉精1片,15分钟后即可安全使用。
3、保护易感人群: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应严禁儿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嬉水、捕捉鱼虾等。因工作需要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如用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对尾蚴的侵入有预防作用,用0.5%巴豆液浸杀,5%巴豆液喷洒,或0.25%闹洋花煎剂浸杀,均有灭螺效果。以脂肪酸为基质,加碱皂化后,掺入2%氯硝柳胺和松节油制成防护剂,有杀死尾蚴作用。血吸虫疫苗已在家畜中使用,近年来开展的血吸虫疫苗研制工作有可能制备出适合于人类的有效疫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