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棘球蚴病
发病原因
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小肠内,卵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草场等。人误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即在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钩蚴。六钩蚴穿破肠黏膜潜入毛细血管,顺门静脉进入肝脏发育为包虫。若六钩蚴通过肝窦,可随血流到达肺部并发育成包虫,故肝与肺包虫病发病率较高。若仍有少数六钩蚴通过肺静脉,可随体循环达全身,各脏器组织均可发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包虫病的发病率在流行区约占全身包虫病的2%~5%。肾、膀胱、精索、睾丸均可发生。
发病机制
六钩蚴发育为初期包虫囊泡,逐渐增大并形成具有生发层和角质层的内囊。包虫外周由中间宿主的增生组织形成一层厚而坚韧的纤维组织包膜,称为外囊。内囊生发层可产生大量生发囊,脱落于囊液中成为子囊,子囊内又可生出孙囊。生发层也可产生育囊,每个育囊内包裹10~40个原头节,游离于囊液中称为囊沙。如包虫破裂或手术操作不慎,囊沙漏入腹腔可发生继发性包虫病。
临床表现
1。肾包虫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肾区肿块、腰痛、血尿及脓尿。常为单侧肾内单个发生,且多发生于肾下极。可与肝、肺包虫病相伴发。当包囊破入肾盏、肾盂时,粉皮样含子囊及内层碎屑进入尿液,可出现急性肾绞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继发感染后可表现发热、腰痛加剧,血尿及脓尿。包囊破裂进入腹腔可发生严重的腹膜炎。
2。膀胱包虫则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急、尿混浊并排出粉皮样含子囊及内层碎屑的尿液。
3。精索或睾丸包虫病患者,局部可出现球形肿块,透光试验阳性,如同鞘膜积液。
包虫囊肿的典型体征是触诊时表面光滑,触之硬韧且有弹性,叩之有颤感。肾包虫在上腹部或腰部可扪及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界限清楚的无痛性肿块。
检查方法
2、尿液检查 包虫破入泌尿道时,尿中可见有白色粉皮样碎片,查及棘球蚴原节头。
3、血清学检查 如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有助于诊断。
4、卡索尼皮内试验(ID)是一项有价值的诊断手段。方法是将特殊处理过的囊液0。1~0。2 ml作前臂皮内注射,观察皮肤的红肿及硬结反应,其阳性率可高达90%左右。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假阳性反应少。
1、B超 B超可探及边缘清楚的无回声区,有时其内可探及花瓣状分隔或蜂窝状光带;有时可见“双壁征”。膀胱B超检查显示类圆形无回声反射液性暗区,边界清楚的粗糙囊壁,较大的包虫病囊肿可见“双壁征”。
2、X线 KUB平片可见肾影增大,有凸出肾缘的肿块轮廓。有时可见肿块边缘线状钙化阴影。排泄性及逆行尿路造影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移位,肾盏漏斗部变细、拉长。当包囊破入肾盏,则造影剂溢入囊内显示多个圆形充盈缺损,造影剂沿子囊间隙流注而呈落雨样征象。同时可见患肾积水、显影不良或不显影。
3、CT 示肾脏多发性囊性改变,囊壁厚,边缘清楚,可有“囊中囊”征。有时可见特有的蜂窝状分隔影像,有助于诊断。若子囊过多,相互挤压,包容在母囊之中,CT显示车轮形或蜂窝状的排列分隔,为肾包虫病的特有影像。膀胱CT示膀胱壁有边界清晰的囊性占位,密度均匀,含子囊时,呈“囊中囊”征。
并发症
1、合并感染 由于包虫病史过长,包虫衰老或退行性变,包虫营养不良;子囊过多,囊液过少或由于包虫破裂等原因可引起包虫囊的继发感染,此时囊液转变成脓性而形成急性肾脓肿或其他组织的包裹性脓肿。如果炎症被包虫的纤维组织外囊局限于囊内,则病人的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较轻,其主要症状为全身无力、低热、消瘦、贫血等慢性消耗表现。感染严重者可出现明显的毒血症全身反应和急性脓肿的局部症状。肾包虫感染临床表现与脓肾或巨大肾盂积水合并感染的症状相似,应注意鉴别。
2、囊肿穿破 肝等处的包虫囊可因外伤、穿刺而破裂,破入腹腔可表现为剧烈腹痛及过敏症状,由于囊液外溢,可产生继发性包虫囊,如果囊肿破入肝内胆管,则可产生胆绞痛及黄疸。
由于偶然外伤,感染后炎症的浸润或就诊时误行诊断性穿刺等原因可导致囊壁的破裂,根据囊壁破裂的程度和破口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有如下表现。
若仅为内囊破裂则外溢的囊液为坚韧的外囊所局限,内囊剥离塌陷,浮游于囊液之中。此时由于包虫缺乏营养供应而变性坏死,最终形成继发感染。
若为外囊破裂,则可因为囊内压力过高而胀破内囊,导致囊内容物外溢,进入周围组织。根据囊壁破口部位的不同,囊液外溢途径可分为3类:
(1)如果肾包虫破入泌尿道,使大量囊内容物迅速进入,可引起突发的肾绞痛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者可阻塞输尿管,使得肾绞痛加剧并出现会阴部放射痛,当阻塞近段输尿管内压增高到一定水平又可将这些囊内容物自行排出。若包虫破入膀胱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同时排出大量肉眼可见的白色包虫囊皮和小子囊。
(2)如果包虫破入腹腔,则可引起突发的急性全腹膜炎,同时由于大量异种蛋白质的吸收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虽然经过及时的抗休克治疗及手术治疗吸出腹腔内囊液并摘除包虫可暂时挽救病人的生命,但由于外溢原头蚴在腹腔内的种植性播散,数月后可形成数以百计的继发性多发腹腔包虫病,使腹腔脏器广泛粘连,终因慢性消耗导致包虫病性的恶病质。
"hasImageCarousel":null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