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原藻病

原藻病无绿藻病、原壁菌病,是无绿藻起人皮肤、皮下组织口腔、浆膜等处感染。偶可起系统性感染。归为类真菌病。原藻病,又称无绿藻病是由一种缺乏绿素的原壁菌属原藻起的疾病,见于犬、猫、牛和人。原壁菌属的原藻和它的近亲-螺旋孢子虫属的原藻都能起该寄生虫病。最常见的两个起犬原藻病的种为魏氏原壁菌和小型原藻。原壁菌属的原藻遍布全世界的污水和土壤中。在没有大量接触或相对免疫缺陷的情况下,感染......
目录

概述

原藻病,又称无绿藻病是由一种缺乏绿素的原壁菌属原藻起的疾病,见于犬、猫、牛和人。原壁菌属的原藻和它的近亲-螺旋孢子虫属的原藻都能起该寄生虫病。最常见的两个起犬原藻病的种为魏氏原壁菌和小型原藻。原壁菌属的原藻遍布全世界的污水和土壤中。在没有大量接触或相对免疫缺陷的情况下,感染非常罕见。

病因

环境因素(50%):

浅表种植是最常见类型,部分与接触污水有。常在接触后数周或更长时间发病。可有肿样损害,可呈斑疹丘疹性损害,伴免疫损害的患者可出现棘皮症和溃疡。部分病例出现斑块性状损害。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或失。可有灼痒感。好发于四肢、前、面颊部等暴部位。可继发细菌感染,象皮肿。还有外伤后致鞘炎和蜂窝织炎的报道。仅有一例播报道由鼻咽黏膜感染发展成硬食管溃疡,该患者有多个诱发因素,包括气管插管、糖尿病和应用大地塞米松

外伤因素(40%):

部分与外伤。滑囊可能适于无绿藻的生长,当并其他炎症或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诱发本病。抽出的囊液可为性,真菌培养阳性。

饮食因素(10%):

腹泻。与食入污染食物有

临床表现

1.皮肤皮下和黏膜型无绿藻病浅表种植是最常见类型,部分与接触污水有常在接触后数周或更长时间发病可有肿样损害,可呈斑疹丘疹性损害,伴免疫损害的患者可出现棘皮症和溃疡部分病例出现斑块性状损害鶒。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或失。可有灼痒感。好发于四肢、前、面颊部等暴部位可继发细菌感染,象皮肿还有外伤后致鞘炎和蜂窝织炎的报道。仅有一例播报道由鼻咽黏膜感染发展成硬食管溃疡,该患者有多个诱发因素,包括气管插管、糖尿病和应用大地塞米松

2.无绿藻性鹰嘴滑囊炎部分与外伤健康搜索。滑囊可能适于无绿藻的生长,当并其他炎症或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诱发本病。抽出的囊液可为性真菌培养阳性

3.肠道型无绿藻病可腹泻与食入污染食物有

4.系统性无绿藻病少见。可累及腹膜胆囊器官

并发症

系统性无绿藻病可累及腹膜胆囊器官

诊断

犬只如发生急性失明和腹泻并伴有渗出性网膜离则应诊断是否患有原藻病。诊断通过培养、活检或在液、玻璃体或尿样中检测是否含有原藻。

要依据病原菌检查组织病理诊断。

检查

1.病原菌检查标本可采用皮肤损害、脓液、渗出液、活体组织等。

(1)直接镜检:可见、近、厚壁、直径约1730µm不出孢子,(20~30µm)×(17~24µm)大小,有大量孢子。无菌丝、子囊及孢子

(2)培养鶒:在沙堡琼脂上,25~35℃,2~3天即长出光滑湿润鶒的白色酵母样菌落,渐变为奶油色,表面有少许皱褶。放线菌酮和>37℃可抑制本菌生长。无绿藻分离培养基含有苯二甲酸盐可抑制细菌,氟胞嘧啶可抑制酵母有利于从污染条件下分离本菌。镜下可见本菌的无性生殖孢子通过细胞核细胞质的分裂与再分裂,成大量孢子,成熟后孢囊破裂孢子外溢、又扩大、分裂再扩大,成新的孢子囊饶氏无绿藻和威氏无绿藻的区在于前者孢子囊较大,直径约1025µm,孢子较大,直径为911µm但数较少,排列疏松;后者孢子囊直径约为611µm,孢子较小直径约为45µm,数较多排列较紧密。

(3)生化特性:饶氏无绿藻不利用海藻糖而利用正丙醇;威氏无绿藻利用海藻糖却不能利用正丙醇。

2.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水肿真皮浅层、管和皮肤附件周围有以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为炎性细胞浸润,PAS染色时于真皮浅层可见孢子,约4~10µm直径大小,其壁厚有数量不等的孢子

3.动物试验于小腔或豚、兔及睾丸注射约1×106cfu/ml菌悬液,0.5ml,睾丸0.03ml,可起局部损害病原菌检查结果同上。

治疗

如果原藻病在患犬体,则治疗相当困难,一般是致命的,仅有少数通过抗真菌治疗药物治愈的病例。

手术切除适用于皮肤感染和鹰嘴滑囊炎,常与抗生素应用。对伤应作清创处理。两性霉素B和酮康唑(200mg/d,疗程数月)可用于皮肤和系统性感染。氟康唑康唑也有效。氟胞嘧啶对本病无效。抗生素四环素对威氏无绿藻感染有效健康搜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