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蝎螫伤

蝎属于蛛纲,蝎,约有300多种,个体大小悬殊很大,小的仅1~2cm,大者可超过20cm。蝎毒腺含有强酸性的毒液,为神经性毒素,溶血性毒素及抗凝素等。如人被刺伤,这些毒素可注入人体,皮炎中毒症状,发现蜇伤后要立即用止带扎紧被蜇伤的近端或放置袋,减少毒素的吸收及扩,然后用吸奶器或拔罐尽量将毒液吸出,必要时要扩创伤,立即用肥皂水或5%~10%稀氨溶液(氨水)或1∶5000高锰酸......
目录

基本介绍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无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水肿

就诊科室:急诊科 其他科室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7天

治愈率:90%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毒腺含有强酸性的毒液,为神经性毒素,溶血性毒素及抗凝素等,如人被刺伤,这些毒素可注入人体,皮炎中毒症状

(二)发病机

蝎子白天多隐藏在阴暗潮湿的砖缝,石隙,柴堆及衣物,鞋子里,夜间常出来找食,人若接触蝎子,就会被尾部的毒钩刺伤,蝎最后一是锐利的为刺蜇器,与侧的毒腺相通,毒腺含有强酸性的毒液,为神经性毒素,溶血性毒素及抗凝素等,如人被刺伤,这些毒素可注入人体,皮炎中毒症状

预防

预防蝎子首先应搞好室外环境卫生,清楚砖瓦、石块、杂草枯,使蝎子无栖息场所,夜晚活动以灯光或手电照明,防止在黑暗中直接以手触墙壁,室外蝎子密度高时,可进滞留喷洒处理。若要去山区树林工作应穿长袖衣衫,扎紧袖、裤腿,戴上手套,必要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并发症

少数可出现尿闭水肿精神错乱,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常见症状

取决于蝎子的种类和刺伤时间的长短,一般说野生的山蝎毒性比家蝎强,一旦被蜇后局部感到剧烈的疼痛,有的可感灼热刺痛,随即伤处发生显著的红肿或水疱,瘀斑,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淋巴结淋巴管发炎,这是溶血性毒素所致,另一种是皮肤症状并不严重,但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这是由于神经毒素很快作用于中枢神经管系统而起的严重全身反应,如头晕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流涎流泪心悸,嗜睡,发绀气急,大量出汗,水肿困难,压下降,反射性痉挛,少数可出现尿闭水肿精神错乱,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特是5岁以下儿童若被大山蝎蜇伤,可迅速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可在3h以死亡,因此要及时进抢救。

若在阴暗潮湿的地或夜间皮肤突然被毒虫咬伤出现剧烈的疼痛,皮肤出现明显红肿或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要考虑被蝎蜇伤的可能,发现虫体可获确诊。

检查

据临床表现检查随即伤处发生显著的红肿或水疱、瘀斑,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坏死淋巴结淋巴管发炎,这是溶血性毒素所致。另一种是皮肤症状并不严重,但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这是由于神经毒素很快作用于中枢神经管系统而起的严重全身反应,中毒严重,可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流涎畏光流泪恶心呕吐强直、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搏细弱和肉痉挛等。中毒严重者多为幼儿,甚至还可发生或胄肠出水肿昏迷,直至呼吸、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诊断鉴别

诊断

病因,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蝎螫伤跟蜂蛰伤相鉴:蜂蛰伤一般只表现局部的红肿和疼痛,数小时后即自消退,无全身症状。如果蜂刺留在伤(在红肿的中可见一黑色小点)有时局部可起化脓。如果被蜂群蜇伤,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严重的可出现休克昏迷或迅速死亡;有的可发生血红蛋白尿,以至急性肾衰过敏病人,即使是单一蜂蜇伤也可发生荨麻疹、水肿、哮喘或过敏休克

治疗预后

(一)治疗  

1.发现蜇伤后要立即用止带扎紧被蜇伤的近端或放置袋,减少毒素的吸收及扩,然后用吸奶器或拔罐尽量将毒液吸出,必要时要扩创伤,立即用肥皂水或稀氨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进湿,然后用5%~10%稀氨溶液(氨水)调碱粉涂于患处,以中和酸性毒汁,减轻疼痛。伤碘酒等刺激性药物。   

2.若疼痛难忍,可取1%盐酸依米丁(吐碱)水溶液3ml注射于伤的近端的皮下或伤周围,可迅速止痛。亦可注射2%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但效果不如前者明显。民间用鲜马齿大青捣烂外或用鲜毛眼草汁外涂。亦可用雄黄、苦矾研末于患处或用鲜椿树嫩捣烂调鸡蛋外,有消炎止痛作用。   

3.如出现中毒症状要及时进抢救,同时给予阿托品和皮质类固醇。服南通(季得胜)蛇药。   

(二)预后  

5岁以下儿童若被大山蝎蜇伤,可迅速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可在3h以死亡,因此要及时进抢救。

护理

首先应拔出毒钩,吸出毒汁,局部冷。用3%氨水或1:1000高锰酸钾(PP粉)水冲洗,伤周围用凉水化成糊状的南通蛇药片。建议即往医院诊治,出现全身症状时应给予补液治疗,有条件者还可注射抗毒蝎清。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蟹、热之品,防止伤化脓恶化。

饮食保健

轻者可以外治为,用半夏白矾等分为末,调涂;或用蜗牛马齿大蒜胆矾等分捣烂外搽。重者可用蝎螫(《寿世保元》:朱砂雄黄胆矾等分麝香减半,端午日取蟆新蟾酥和为,外擦患处)。另外,可配清热解毒之药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