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痧子

疹俗称“痧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于感受时疠毒所起,病毒要侵犯。初起先见风热症状,以咳嗽、眼结膜红赤、畏光、眼泪汪汪为其特征。皮疹出现时,疹点先从后、发际及头部出现,渐及面全身,疹点与疹点之间可见正常的皮肤为其特点。痧子,见《麻新书》。即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丘疹为特征。麻疹病毒属副......
目录

基本内容

痧子,见《麻新书》。即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丘疹为特征。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体外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和消毒均很敏感。在空沫中保持传染性不超过2小时,但耐冷和干,在零摄氏度可保持约1个月。

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极强。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传染期患者、眼结膜分泌物中含有麻疹病毒。要是由呼吸道传播。

对于麻疹,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就会有持久免疫力。以1岁至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婴儿可从胎盘获得母亲的抗体,生后6个月不会发病,但易感母亲所生的婴儿无先天性免疫力,生后即可得病。

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二季为流高峰。

临床表现

麻疹症状发热3日左右后出疹,出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更高,达40摄氏度左右。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可有谵妄,婴幼儿常有惊厥咳嗽加重,畏光面部浮肿。出疹时,一般是从后发际始,渐及前、面、颈、躯干及四肢,第三天达手掌及足底。皮疹是淡红色丘疹,呈充性,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严重时皮疹可融,呈暗红色。

麻疹的并发症有气管肺炎麻疹炎等。

辨证施治

本病一般可分为顺证逆证顺证卫、、阴津耗伤三型,逆证可分毒攻。治疗原则,总以透疹、解毒、扶正为法。

1、

(1)发热咳嗽、微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频作,面红赤、流泪畏光嘶哑、烦躁哭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第2~3天,颊黏膜上相当于第二磨牙的外侧,可见白色斑点直径为0、5~1mm,外周有红晕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浮数。

(2)治则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3)宣毒发表汤加减。

(4)方药升麻葛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蝉蜕前胡牛蒡子桔梗甘草咽痛射干僵蚕马勃麻疹欲透未出,可加浮萍西河柳芫荽

2、

(1)麻疹病程中期,此期从出疹至透发完毕3~4天时间。临床上常见壮热烦渴,咳嗽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疹点亦始见,先见于后、颈项及面部,继则蔓延至胸部、四肢,最后延至手、足可见稀疏疹点,即表示疹已出透。疹点初起细碎稀疏,渐次加密或互相融,但疹点与疹点之间仍可见有正常皮肤。疹色由鲜红暗红,稍隆起,扪之碍手,色焦红,舌质红绛,舌苔或黄腻,脉象洪数。

(2)治则清热解毒透疹达邪

(3)银翘加减。

(4)方药连翘淡竹叶牛蒡子蝉蜕紫草薄荷芦根葛根等。疹色红赤或紫暗成者加皮、红花紫草等;四肢抽搐神昏钩藤羚羊角石菖蒲郁金等;疹稀色淡加生黄芪太子参等;注意透疹不可过用辛升提以防耗伤阴液,如慎用升麻

3、阴津耗伤

(1)疹点透发出齐至疹点依次隐没消失,发热渐退,纳转佳,精神日趋恢复,4~5天后皮肤上有糠状屑,留有棕色瘢痕,约2周左右才完全消失,咳嗽减轻,夜寐安静,舌红少津,舌苔薄净,细数或无力

(2)治则养阴益以清热。

(3)沙参麦冬汤加减。

(4)方药沙参麦冬玉竹扁豆天花粉桑白皮枇杷叶杏仁、川贝、甘草等。热未退清者,可加连翘皮;者加石斛、知母咳嗽多者加川贝母、法半夏等;纳少者加生谷芽、麦山楂;大便干者加瓜蒌仁、麻仁;大便溏稀者加山药、薏苡仁等。

4、

(1)高热不退咳嗽剧烈,鸣,疹出不透,疹色紫暗,甚则青紫,便秘尿赤舌红或红绛、苔薄黄,滑数。

(2)治则宣肺开窍清热解毒

(3)麻杏石甘汤加减。

(4)方药麻黄杏仁、生石膏前胡黄芩虎杖芦根甘草丹参紫草桑白皮鱼腥草等。出疹中后期热盛阴伤可加沙参川贝母百部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等。

5、毒攻

(1)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声重浊,吞不利,鸣,甚则困难,胸高胁陷,面发绀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滑数。

(2)治则清热解毒,利消肿。

(3)汤加减。

(4)方药玄参射干甘草桔梗牛蒡子、银葶苈子、全瓜蒌、浙贝母马兜铃荆芥

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玄明粉咽喉肿痛者加清利咽喉。若出现困难,面色发绀梗阻征象时,应采取中西医结治疗措施,必要时行气管术。

6、

(1)高热不退烦躁谵妄,皮肤疹点密集成,色泽紫暗,甚则神昏抽搐舌质红绛起刺,苔黄糙,数。

(2)治则熄风清营解毒。

(3)羚角钩藤汤加减。

(4)方药羚羊角粉、钩藤桑叶菊花茯神竹茹浙贝母、鲜生地、白芍甘草

涎壅盛者加石菖蒲星、郁金、鲜竹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高热神昏抽搐者,可选用紫雪安宫牛黄清心开窍,镇惊熄风

预防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办法,此外,还要配以其他措施进预防:一是管理传染源,对麻疹病人应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诊后10天。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流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探亲、访友。无并发症的患者可在家中隔离治疗。患儿的病室每天应窗通1到2小时。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应穿隔离衣、戴罩和洗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路旁菊

下一篇 赖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