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菊
形态特征
【原形态】圆齿狗娃花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60cm。茎直立,单生,从上部或下部起有分枝,被腺及长密毛。叶互生;基部叶莲座状;下部叶倒披针形、长圆形或匙形,长2-10cm,宽0.5-1.6cm,先端钝或近圆形,基部渐狭成细或有翅的长柄,全缘或有圆齿或密齿;中部叶较小,无柄,常全缘;上部叶小,条形;全部叶两面被伏为且毛,具常有腺。
头状花序,径2-2.5cm,单生枝顶或排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1-1.5cm;总苞片2-3层,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外层草质,被密腺及细毛,内层边缘宽膜质;舌关花35-40个,管部长1.2-1.8mm,舌片蓝紫色或红白色,长8-12mm,宽1.6-2.4mm;管部长1.4-1.6mm,裂片5,其中1裂片较长,冠毛黄色或近褐色,较果倒卵形,长2-2.8mm,稍扁,淡褐色,有黑色条纹,上部有腺,全部被疏绢毛。花、果期5-10月。
生长环境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900m的开旷山坡、田野、路旁。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15-60cm。茎上部分枝,被毛。叶互生,多卷曲,完整叶展平后呈倒披针形、长圆形或匙形,全缘或有圆齿。常见头状花序生于枝顶,花灰黄色或带蓝紫色。气微,味苦。
【摘录】《中华本草》
【植物形态】圆齿狗哇花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上部有分枝,被有开展的毛。叶狭长或匙形,下部叶常有圆齿,上部叶常全缘,先端钝或圆形。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总苞片2~3层,先端钝;舌状花1层,舌片浅紫色或蓝色,管状花黄色,5个裂片中常1个较长。冠毛稍带红褐色。生河滩、山坡、林缘。分布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
【采集】7~8月采收。
【功用主治】解毒消炎,止咳。
外用:捣敷。
路旁菊 (《中华本草》)
【拼音】 Lù Pánɡ Jú
【英语】 Herb of Grenateleaf Hetreopappu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ppus crenatifolius (Hand.-Mazz.) Griers.[Aster crenatifolius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