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曲霉病

霉病是感染霉所起的一种慢性霉菌病,可侵犯皮肤、黏膜、眼、外耳道、鼻窦气管肠道、神经系统或骼,严重者导致血症。由各种霉,要是烟起的疾病。呈世界性分布。霉腐生于植物土壤等处,可产生大量孢子,由呼吸道进入起呼吸道疾患,也可鼻窦、眼眶部感染,皮肤烧伤后可起感染。机体免疫力差者可以发生感染,少数可至全身,预后不良。呼吸系统霉病可分变应性气管霉病......
目录

病因

霉属分为18个群,132个种和18个变种,绝大部分为非致病菌。可起人类疾病者有:烟霉、黄霉、黑霉、土霉、构巢霉和构巢裸壳孢菌、棒霉、杂色霉、米霉、灰绿霉、聚多霉、亮白霉、日本霉、阿姆斯特霉、焦霉、局限霉、黄柄霉、多育霉等,以烟霉最常见。许多霉对植物有致病性,有些能使鸟类、昆虫及家畜感染。皮毛工作者、饲鸟者及耕种的农民,由于吸入孢子的灰尘、皮肤黏膜破损处以及眼部沾染了孢子而常起感染。

临床表现

霉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和种族,尤以农民、园艺工人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多见。临床分为:

1.霉病

由非侵袭性霉病和侵袭性霉病两大类组成。

2.霉性-鼻窦

在真菌性-鼻窦炎中,以霉感染最为常见,最常侵犯上颌窦筛窦,偶可累及额窦蝶窦等。临床分型与霉病相似,包括非侵袭性和侵袭性霉病两大类。

(1)非侵袭性霉病 ①变应性霉性-鼻窦最常见,好发于具有特异性变应性体质的青壮年,常有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息肉或哮喘史。 鼻窦霉球女性多见,病程较长,多为单发,常有头痛鼻塞、流脓涕、分泌物恶臭味等。镜检查可见黏膜肿胀,黏稠或块状分泌物,CT扫描可见鼻窦全部或大部分为密度不均的结状或团块状高密度影,部分患者可见钙化灶。 寄生-鼻窦霉病多无临床症状,常在镜检查时发现鼻腔鼻窦黏膜样痂皮堆积。取其病理组织检测可见真菌菌丝,进一步发展可为霉球。

(2)侵袭性霉病 ①急性侵袭性霉性-鼻窦要见于骨髓移植、粒细胞缺乏或高强度肿化疗等免疫严重低下者。 ②慢性侵袭性霉性-鼻窦霉病多见于糖尿病等免疫低下患者,病变进展缓慢,早期症状似于慢性鼻炎鼻窦炎。

3.霉病

霉病相对较少,在侵袭性霉病中占15%~25%,但病死率高达85%~100%。入侵途径-鼻窦霉感染直接蔓延所致,亦有患者霉病所致,少数患者由颅外伤或手术直接侵入造成。

4.播霉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继发于急性病、骨髓移植、系统性红斑狼疮、实体器官移植,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的患者。

5.其他

如皮肤、外耳道、眼霉病等。

检查

1.直接镜检

、脓液、耵聍、皮损破溃分泌物、气管灌洗液或活检组织标本等做直接镜检。

2.培养

室温沙氏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快,毛状,有黄绿色、黑色棕色等。镜下可见分生孢子头和足细胞等霉特征性结构

3.组织检查

霉病的组织病理反应一般为化脓性或混性炎症反应。

4.霉免疫检测

(1)霉特异性抗体检测要应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法有免疫双扩试验(ID)、对流免疫电泳(CE)或乳凝集试验(LPA)等。可用于诊断过敏霉病、霉病、慢性坏死性霉病及其他免疫功能正常者的侵袭性霉感染,包括膜炎等。过敏霉病的阳性率为70%以上,而霉球阳性率大于90%,但侵袭性霉病的阳性率较低。

(2)特异性抗原检测霉特异性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要应用于液系统恶性肿患者侵袭性霉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次也可用于实体器官移植患者。

(3)分子生物检测要是应用实时PCR(聚酶链反应)技术对液、气管灌洗液中霉特异性DNA段进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前该技术尚未被正式批准临床常规应用,要与其假阳性和标准化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有

诊断

1.变应性霉病

变应性-鼻窦霉病诊断标准:包括病史、皮试、及实的Ⅰ型变态反应,病理鼻腔鼻窦存在变应性黏蛋白,组织或真菌培养发现黏蛋白中有真菌菌丝,并排除其他病原以及侵袭性真菌感染

2.侵袭性霉病

由于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往往又易被原发病或继发细菌,病毒感染掩盖,加上传统的真菌培养阳性率较低,有些部位培养阳性也很难确立是定植、侵袭或污染,因此临床诊断非常困难。

正确的诊断建立在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所见和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综考虑的判断上。键在于从临床标本中发现和分离出霉并能实其确在组织中。自无菌标本中分离出霉及在病理组织中发现霉菌丝具诊断意义。试验有助于诊断。

治疗

1.霉病的治疗

寄生霉病霉球咯血频繁或量大时推荐手术切除。若基础疾病不适宜手术或功能损害不能胜任手术者可采用气管动脉栓塞止过敏霉病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 ③侵袭霉病推荐使用伏立康唑康唑,卡泊芬净以及两性霉素B含脂质制,或普通制

2.霉性-鼻窦

变应性-鼻窦炎治疗应联手术与药物治疗,应用镜术切除息肉,保持流通畅,彻底清除变应性黏蛋白和病变鼻窦黏膜,同时服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消除水肿,有效地防止复发,一般泼尼松见效后始减量。

3.霉病

可选用的药物有伏立康唑康唑,泊沙康唑、大量两性霉素B脂质制滴注,联立体定向脓肿流术或颅脑病灶清除术,疗效更佳。

4.皮肤、眼、霉病

给予积极地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伏立康唑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等,原发者除药物治疗外,还可局部清创治疗。眼炎可选用两性霉素B或伏立康唑治疗,若需手术治疗还可局部注射两性霉素B。角膜炎应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也可局部或全身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同时据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治疗。外耳霉感染可局部外用硼酸酸灌洗液,或唑类抗真菌软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