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皮肤丝虫病

丝虫病(filariasis)是由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起的寄生虫病,它可象皮肿、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起人类感染的丝虫有多种,但和皮肤科有要有斑氏及马来丝虫病。本病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南亚、东亚、非洲、太平洋各岛屿、中美、南美等。国多见于东南沿海和江湖一带地区;农村和矿区多见。全世界感染者估计超过10亿。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蚊,微丝蚴在蚊体发育生长但并不繁殖......
目录

流行病学

  本病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南亚、东亚、非洲、太平洋各岛屿、中美、南美等。国多见于东南沿海和江湖一带地区;农村和矿区多见。全世界感染者估计超过10亿。

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蚊,微丝蚴在蚊体发育生长但并不繁殖微丝蚴虫孵化期为5~18个月。成虫可平均活10~15年,微丝蚴6~12个月,在体所有寄生虫死后,症状还可持续。

病因

  要由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起。

发病机制

  健康人如被带有成熟丝虫的蚊子叮咬,便可感染丝虫病微丝蚴通过母体逸出透过淋巴管进入环,白天停留在和其他脏器毛细管中,午夜进入流。成虫起嗜酸粒细胞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破坏淋巴管导致永久性瘢痕,阻碍淋巴回流。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依赖于初次感染的年龄及免疫反应的程度、丝虫寄生部位,在疫区20岁以上易发,多数新感染病例年龄多在25~40岁,感染可无症状到严重疾患(1%的患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期。

急性期多发生于感染后数月。

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为本病常见症状。肘、腋下、沟等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淋巴管发炎淋巴管炎多发于下肢,少数发生于上肢,常呈周期性发作,每月或数月发作1次,每次发作1~2天,少数可达10天以上才可消退。发作时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

丹毒皮炎为皮微细胞淋巴管炎所致。好发于小腿侧及。表现为皮肤大红肿,状似丹毒,但全身症状不如丹毒严重。

索炎、附睾炎及睾丸炎,索出现结睾丸附睾肿大疼痛等。慢性期要为淋巴管阻塞后的表现。可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管张、鞘膜积液乳糜尿乳糜泻、乳糜水、象皮肿,后者为晚期丝虫病最突出的表现。

并发症

  患者可出现贫血

检查

实验室检查

  微丝蚴检查:法为在午夜12时前后2h,自指尖或耳垂3滴,涂检查。乳糜尿或淋巴积液,后沉渣涂检查。如找到微丝蚴,即可确诊,但阴性亦不能除外诊断。

常规:急性期有白细胞增多和嗜酸细胞显著增高,ige增高,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后期常增高,患者可出现贫血

淋巴结淋巴管炎或肿取材活检可见丝虫。

其他助检查

  必要时活检。

诊断

  流地区旅居史。家及典型炎症发作,乳糜尿象皮肿尤有重大价值。在疾病中期夜间采找到微丝蚴。必要时活检。

鉴别诊断

  急性期应与细菌性淋巴结炎及象皮肿相区,慢性期应与其他丝虫感染相鉴

治疗

1.病原治疗

(1)乙胺嗪是首选药物,对成虫和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因罗阿丝虫病盘尾丝虫病患者服用乙胺嗪后可有严重反应,因此确定治疗前注意排除其他蠕虫感染病史。

(2)呋喃嘧酮对成虫及微丝蚴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2.对症治疗

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附睾炎等,服解热镇痛药泼尼松可使症状缓解。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乳糜尿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减少脂肪类食物。鞘膜积液、淋巴阴囊阴囊象皮肿可通过手术获得改善。下肢象皮肿,轻者可抬高患肢、用弹性绷带增加局部淋巴及静回流,晚期严重者可物理疗法或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肥厚的皮下组织

预后

  慢性期要为淋巴管阻塞后的表现。可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管张、鞘膜积液乳糜尿乳糜泻、乳糜水、象皮肿,后者为晚期丝虫病最突出的表现。

预防

  灭蚊。及时治疗患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皮脂囊肿病

下一篇 皮肌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