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鹿衔草

鹿衔草 鹿衔草(拉丁:Pyrola calliantha H. Andr.,英文:Chinese wintergreen),鹿蹄草、常绿、鹿安等,是鹿蹄草鹿蹄草属常绿草本状小灌木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列入无危(LC)物种。鹿衔草高(10-)15-30厘米,叶基生,革质,下面常有白霜,有时带紫色叶柄长2-5.5厘米,总状花序有9-13花冠白色,有时稍带淡红色,......
目录

形态特征

药材性状

普通鹿蹄草全草, 褐色,稍具棱,并有皱纹,无毛,微有光泽。叶柄长,扁平而中央凹下,膜质,常弯,无毛。叶片皱缩,稍破碎,紫红色,少有呈棕绿色者,光滑,无毛,叶脉微突;纸质,易碎。有时可见,上有数朵小花或扁球棕色蒴果无,味微苦。

特征

褐色,无毛,微有光泽。叶柄长,膜质,常弯,无毛。叶片皱缩,稍破碎,紫红色,光滑,无毛,叶脉微突;纸质,易碎。无,味微苦。

性味功能

性温, 味甘、苦。归。功能补虚益,祛湿,止咳止。用于肾虚痛,湿痹痛,筋骨痿软,吐血,衄崩漏外伤

形状鉴别

圆叶鹿蹄草全草长14~30厘米,全体无毛,棕绿色或近浅红棕色。细长,具细鳞叶;稍具纵棱,棱间有细纵皱纹。互生,基生3~6叶柄长2~4厘米,具棱;叶片革质,较厚,长卵形或长,长3.5~7厘米,宽2.3~4厘米,先端钝尖,有小突尖头,叶基广楔形,下延至叶柄叶缘有稀疏小齿;表面枯绿色紫红色。总状花序5~8朵;苞片线状披针广钟状;粤5深裂。残果深棕色,扁球

全草长(10~) 15~30 厘米。细长,有分枝。基生4~7叶片或卵,稀近,长达5.2厘米,宽达3.5厘米,面常有白霜,有时带紫色

总状花序3~12 朵;普披针:宽卵至宽卵形尊上无苞片或有1

深紫红色;萼片三角状披针,渐尖头。

本品为紫红色或紫褐色的短段,的混物。其他同药材。

主要成分

鹿衔草鹿蹄草素即2,5-二:羧基甲苯(2,5 - dihydroxytoluene),山柰酚-3 -0-葡萄糖苷(kaempferol- 3 - O- glucoside), 槲皮素- 3-0-葡萄糖苷(quercetin- 3- O-glucoside)。

含N-苯基-2-泰胺(N- phenyl- 2一maphthylamine), 笠草素(chi-maphilin),高熊果酚苷( homoarbutin),投食子酸(ga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鹿蹄草素,槲皮素(quercetin),没食子鞣质(gallotannin),鹿蹄草苷(renifolin),6-0 -没食子酰高熊果酚苷(6- O- galloylho moarbutin),金丝苷(hyperin),没食子金丝苷(galloylhyperin) 。

鹿蹄草苷(pirolatin),高熊果酚苷,熊果酚苷(arbutin), 甲基熊果酚苷(methyl arbutin)以及槲皮素(quercetin), 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 β-谷甾醇(psi-toster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 ursolic acid)。

含高熊果酚苷、异高熊果酚苷(isohomoarbutin), 6- O -没食子酸高熊果酚苷,右旋儿茶(catechin), 左旋表儿茶没食子(epicatechin gallate),原矢车菊素 (procyanidin) B1及B3等。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阔林或灌丛下。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分布地区

日本鹿蹄草鹿蹄草产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鹿蹄草产于华东、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湖南西藏等地;日本鹿蹄草产于东北及蒙古、河北河南等地;红花鹿蹄草产于华北及吉林、辽宁新疆河南等地。

用法用量

服:汤,15—30克;研末,6—9克。外用:适量,捣或研撒,或水洗。

常用验方

鹿衔草①治咯血鹿衔草、白及各200克。水服。

②治湿关节炎:鹿衔草白术各200克,泽泻15克。水服。

③治崩漏鹿衔草15克。水服。

④治慢性肠炎痢疾鹿衔草25克,地榆炭50克。水服,每日2次。

药理作用

鹿衔草水提液可明显增加管灌注液流量,尤其对抗心脏流量收缩,其管护张作用和毛冬青呈协同作用。鹿衔草中的2"-0-没食子酰基金丝苷对缺d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鹿衔草总黄酮能够降低垂体后素诱发的缺律失常的发生率;减少冠结扎梗死面积,对急性有保护作用;抑制病理动脉膜增生和管腔狭窄;对异丙上腺素诱导的大急性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浓度依赖性地舒米大动脉鹿衔草还有降压作用。

  • 抗菌作用

鹿蹄草素抑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均超过青霉素鹿蹄草中的笠草素、熊果酸、2β.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2a,3B,23,24-四羟基-12-烯一28-乌苏酸、没食子酸对新生隐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红色毛癣菌等真菌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笠草素的抗真菊活性较强。鹿蹄草中所含的一一种脂溶性的恭醌类化物对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有-定的抑制作用,且对金黄葡萄球菊的抑制最强。

  • 抗炎作用

鹿衔草对二甲苯致小耳郭肿胀酸致毛细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说明鹿衔草对炎症早期渗出有对抗作用。

  • 抗氧化作用

2"-0-没食子酰基金丝苷具有抗氧化、清除脂质过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对鹿衔草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仿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进r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种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性和总酚含量大小有着一一致的顺序,高极性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低极性提取物要强。

  • 脂作用

鹿衔草提取液过LSA-5B大孔树脂用体积分数20%乙醇洗的水溶性部分对高脂血症三酰甘油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 抗肿作用

鹿衔草醇提物对Hela肿细胞生长增殖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IGso为95.40mg/ml,且具有明显的量依赖性。

  • 促进成细胞增殖

鹿衔草氧仿部位和正T醇部位能推进体外培养成细胞细胞周期,从而促进成细胞增殖。

雌性小每日服鹿衔草(品种未鉴定),共10天,第5日与雄笼共1月,抑制生育率达100%。服药10-30天,可抑制发情,起子官与卵巢萎缩,对体重则无影响。

  • 其他作用

鹿衔草蛋白尿有抑制作用。鹿衔草所含熊果酚甘在体外实验中能抑制胰岛素的降解,服后在体很快水解而产生气醌,与葡萄糖醛酸结,在碱性尿中可释放出游离氢醌而有杀菌作用,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唯效力不强。鹿衔草醇提物对辐射小免疫系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临床应用

鹿衔草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0.5g)注射,每日2次,每次4mL,7日为I疗程,同时配推拿及牵以矫正颈椎严重移位。治疗322例,痊愈47例,显效127例,好转125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92.9%。

鹿衔草I号(鹿衔草短柄五加柿叶等)、鹿衔草1号(鹿衔草制成服。治疗14例,均痊愈。

四草汤(马鞭草鹿衔草各30g,茜草益母草各15g)随加减,水服,每天2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54例,痊愈3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鹿衔草猪肉食或鹿衔草地榆炭水也可用于治疗崩漏

鹿衔草180—360g,加水1000—2000mL,文沸后保持30分钟,过滤分装6。每天3次,每次服1温热服。10—15天为1疗程。

复方鹿衔草鹿衔草赤芍丹参川芎、瓜蒌、浙玄参等),每天1,连续3周。治疗腔隙性梗死80例,有明显疗效。

鹿衔草养阴汤加减(鹿衔草20g,生地黄12g,麦冬9g,玄参12g,川贝5g,西青果12g,木蝴蝶5g,土牛膝15g,生甘草5g)治疗,水服,连用7症状明显减轻,再加减服药3周而愈。

文献摘录

聊斋志异》 之《鹿衔草》篇

外山中多鹿。土人戴鹿首伏草中,卷作声,鹿即群至。然牡少而牝多。牡交群牝,千百必遍,既遍遂死。众牝嗅之,知其死,分走谷中,衔异草置旁以熏之,顷刻复苏。急鸣金施铳,群鹿惊走。因取其草,可以回生。

文化轶事

鹿衔草陕西定边县梁月英有幅剪纸窗《倒照鹿》,图中表现鹿回头望,而五瓣寓意五福。还有定边县钟桂英藏的剪纸《春鹿》,两幅剪纸也都美细腻,非常生动,其中的鹿都衔一株青草,这是有原因的。

传说王母娘娘寿诞那天,在瑶池盛大的宴会,群仙都来贺喜,金鹿们献上了一场彩绝伦的金鹿舞,王母娘娘非常喜欢,并赏给每个鹿一株灵芝草,一枚大蟠

可在守鹿大仙带它们回去,过南天门时,一只调皮的小金鹿,却四蹄一跃,衔着灵芝草,私逃下了凡间。王母接到报告立即命托塔天王李靖带领三百天兵天将下凡捉拿。天兵天将驾云来到陕西太白山找,来找去,未见金鹿踪影。这时托塔天王升起云头,手搭凉篷,四面观看,发现拔仙台上有一身穿黄衣黄裤、头梳高髻的少女在采药,再定睛一看,原来是金鹿所化,天王立即从中解下套仙索向少女扔去,少女就地一-滚,变成原,拔脚就跑,在山上踩下了一连的脚印。

托塔天王指挥天兵,继续追赶,眼看就要赶上,可不屈服的小金鹿忍住巨痛,折断头上双角向天兵掷去,两个天兵的眼睛当即被刺瞎了。金鹿趁乱急忙向海南岛天涯海角向逃去。天兵仍穷追不舍,到了海南岛时,金鹿又不见了,只见一个穿黄衣的少女,头戴一斗笠,肩挑一担椰子正向前走着,托塔天王定睛一看,发现这个少女还是金鹿所化。这次,他怕金鹿逃掉,没有扔套仙索,而是拉弓向少女大腿射去一~箭。少女回头一望,化作了一座石雕,就是三亚市的“鹿回头”。

而金鹿在太白山上踩的蹄印中,长出了一种珍贵的草药,叫“鹿蹄草”,鹿含草、鹿寿、小秦王草。这种药,性平,味微苦涩。能够调,收敛止,祛湿,补壮阳。它是治“崩漏”“虚劳” 等病时不可缺少的一种草药

从此,“鹿衔草”、“鹿回头”就成了一段民间最祥瑞吉庆的美丽的传说故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浸淫疮

下一篇 急性脓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