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浸淫疮

浸淫疮为遍发全身的瘙痒渗出性皮肤病。因其浸淫全身故浸淫疮。以初生甚小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挠抓后渗出黄水,浸淫成为特征。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卷二十二描述此病症候云:“浅搔之曼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其病因多因湿、热客于肤而成。本病发病因为湿等,外因为湿热所致。1.有热由于情志所伤,性情急躁,绪烦扰,气郁化火,又......
目录

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因为湿等,外因为湿热所致。

1.有热

由于情志所伤,性情急躁,绪烦扰,气郁化火,又血脉炽,分有热而致。

2.饮食不

不戒味,嗜饮腥海味,五辛膻,动发物运失职,以致湿热蕴。亦可由于多食生冷,损伤脾阳,水湿生,湿相结而成。

3.

一则可因湿热蕴,外受于而发;一则热生,或日久伤阴养,生,胜则所致。

4.湿热侵犯

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湿热客于肤而发。

临床表现

本病皮损呈多样性。据病程和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

1.急性

皮损呈多性,始为弥漫性潮红。以后为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端搔破,出现渗出、糜烂,病变中往往较重,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围常有丘疹、丘疱疹,故境界不清。当并感染时,则炎症更加明显,并脓疱,脓液渗出或结黄绿色或污褐色痂,或并出现毛囊炎、疖、局部淋巴结炎。皮损发于身体各部,多对称分布,以头面、后、四肢远端、阴囊多见,严重者泛发全身。自觉灼热,瘙痒剧烈,饮、搔抓、肥皂洗、热水烫等均可使皮损加重,痒感增剧,严重者影响睡眠

2.亚急性

常由于急性者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病程迁延所致。皮损以小丘疹鳞屑结痂,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亦可有轻度浸润。自觉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

常由于急性或亚急性者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而成,亦有少数起病即为慢性者。表现为患部皮肤肥厚粗糙,棕红色或带灰色,上覆以少许糠秕样鳞屑,色素沉着,或因抓破而结痂,个患部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具局限性,边缘亦较清楚,外周亦可有丘疹、丘疱疹,当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渗出。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久不愈。

诊断

皮损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往往对称分布。

皮损呈多性,有丘疹、红斑、潮红、水疱、渗液、结痂皮肤肥厚粗糙及苔藓样变等。其皮损表现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1.急性

起病急,发展快,皮损广泛而对称,以红斑、丘疹、水疱为,境界不清,有糜烂、渗出。

2.亚急性

皮损以丘疹鳞屑结痂,仅有少量的丘疱疹及糜烂。

3.慢性

皮损为棕红色或带褐色皮肤肥厚粗糙及苔藓样变,伴有抓痕、屑和色素沉着。自觉瘙痒剧烈。

辨证施治

1.湿热

(1)候皮损为潮红、肿胀、水疱、糜烂、流滋、边界不清,瘙痒剧烈,伴胸闷纳呆心烦渴,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苔薄黄腻,滑数。

(2)治则清热利湿

(3)萆解湿二妙。酌加苦参知母、栀仁、蝉蜕荆芥防风等。发于上部者,酌加桑叶野菊花蝉蜕;发于中部者,加龙胆草、黄芩;发于下部者,重用车前子或车前草、泽泻;伴有青筋暴者,加泽兰赤芍牛膝;瘙痒甚者,加白藓皮、地肤子、徐长卿;焮红热盛者,用生地、赤芍皮;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

2.风热

(1)候皮损以红色丘疹,泛发全身,剧烈瘙痒,常抓破出,渗液不多,舌红,苔薄白或薄黄,弦伴数。

(2)治则疏风清热。选用。酌加白蒺藜丹参射干皮、土茯苓等。

3.湿

(1)候皮损暗淡不红,渗液少且清稀,可有淡黄屑,或以结痂浸润的斑,面色无华,纳差,大便溏薄,小便不黄,或有腹胀淡、苔薄白或白腻、缓濡或濡。

(2)治则健脾湿

(3)湿苓汤。酌加广木香、焦山楂苦参、白藓皮、藿香等。

4.血虚

(1)候病程日久,反复发作、皮肤肥厚粗糙,色暗红,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阵发性瘙痒,淡红,苔薄白,濡细。

(2)治则润燥

(3)当归饮子、养润肤汤或四物消饮。酌加秦艽蝉蜕、白蒺藜苦参防风胡麻仁等。

其他疗法

1.治法

(1)清解地龙,每次各5,每日2次,适用于急性者;

(2)当归乌梢蛇,每次各5,每日2次,适用于慢性者。

(3)苦参注射液,4ml,肉注射,每日2次。苦参,每次5,每日3次。

(4)金银、干菊花,川黄连土茯苓玉米仁,防风、蝉衣、生甘草,每日l,水分2次服。

2.外治法

(1)急性者,渗出较多时,以生地榆马齿黄柏蒲公英野菊,任选l~2种水,待冷或温后湿、外洗,或黄柏溶液湿。渗出减少时,再用青黛麻油调搽。

(2)亚急性者,可选用三黄洗黄柏霜、青黛麻油调匀外搽。

(3)慢性者,外搽青黛膏、皮枯膏、润肤膏,加热烘疗法疗效更好;亦可用烟熏法或苦参汤药。小腿部者,可加用缠缚疗法。

3.针刺

:大椎、池、足三里。备海、三阴交、谷。

预防

1.急性者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涤。

2.急性者、慢性者的急性发作期间,应暂缓预防注射。

3.不论急性、慢性,均应避免搔抓,并忌食辛辣、鸡、、牛、羊肉发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下一篇 鹿衔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