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鹿角芦荟

鹿角芦荟百合科,原产于南非,国大多数公园温室栽培。【出处】《植物实图考》载有“象草”,云:“生云南,一莲。初生如,厚润有刺,两对生,高可余,边微翁,外冬瘁,即生,栽之盆玩,喜阴畏暵,盖即与仙人掌相类……产大理者,夏发小尖瓣黄如穗。”据所述及其附图,与百合科大芦荟相符。 【拼音】 Lù Jiǎo Lú Huì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植物芦荟的鲜汁......
目录

解释

【出处】《植物实图考》载有“象草”,云:“生云南,一莲。初生如,厚润有刺,两对生,高可余,边微翁,外冬瘁,即生,栽之盆玩,喜阴畏暵,盖即与仙人掌相类……产大理者,夏发小尖瓣黄如穗。”据所述及其附图,与百合科大芦荟相符。

【拼音】 Lù Jiǎo Lú Huì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植物芦荟的鲜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ioe arborescens Mill.var.natalensis Berger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

【原态】大芦荟多年生草本。明显有具,高可达l-2m,植株被白粉。狭长,肥厚多汁,先端具长钝尖,边缘具刺状硬齿总状花序,具长的总柄;苞片卵状条,先端钝,长约3.5cm,红色,具离生花被、果期7-9月。原产于南非。国大多数公园温室栽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原产于南非

资源分布:国大多数公园温室栽培

【化成份】

上部分(含)含总蒽醌( total anthraquinone)。

芦荟宁( aloen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芦荟大黄素甙(barbaloin),琥珀酸(succinic acid),乳酸镁(Mg lactate),大芦荟聚糖(arboran)A、B。

全草含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多糖类(polysaccha-rides)及糖蛋白(glycoprotein),其直链聚体(linear polymer)由(1,6)-O-链-α-吡喃葡萄糖 [(l,6)-O-linked-α-D-glucopyranose]组成,支链聚体(branched polymer)由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组成。

药理作用

泻下作用

鹿角芦荟粉末给雄性大服,有泻下作用,半数有效量为900mg/kg。致泻作用大比小更敏感,且无性差异。预先给予盐酸四环素可降低其泻下作用。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为芦荟大黄素甙。大芦荟大黄素甙,在大肠分解为芦荟大黄素-9-蒽酮、芦荟大黄素。三者均起大大肠水容量增加,只有芦荟大黄素-9-蒽酮还可使小肠水容量增加。直接给大结肠注射上述物质,也仅有芦荟大黄素-9-蒽酮可起肠水容量增加和电解质失衡。

促进细胞DNA成作用

鹿角芦荟汁中的aloelectin 5μg/ml可明显刺激幼仓鼠肾细胞DNA成,它有细胞凝集作用。

糖作用

鹿角芦荟多糖成分中的大芦荟聚糖A、B对正常小和四氧嘧啶诱导的高糖小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性味】味苦;性

【功能治】泻解毒;通便。肝热目赤头昏肺热喘咳;实热便秘;疮肿痛;狼疮

【用法用量】服:鲜汁,5-10ml。外用:适量,涂搽。

【注意】胃虚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疥疮

下一篇 激素依赖性皮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