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龙涎香

龙涎香 龙涎香(拉丁语:Ambergris),也称龙香(在西又被称为“灰琥珀”),是一种呈阴灰色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具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类似异丙醇的气味)。龙涎香的实质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肠分泌物的干品,有的抹香鲸会将其吐出来,有的则会从肠道排出体外,仅有少部分抹香鲸将其留在体。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历史上人们要用它来......
目录

简要概述

龙涎香龙涎香其实是抹香鲸的分泌物,由于它未能消化鱿章鱼,会在肠道与分泌物结成固体后再吐出。刚吐出的龙涎香黑而软,气味难闻,不过经阳光、空和海水长年洗涤后会变硬、褪色并发香,可用于制造香水。

龙涎香亦是各类动物排泄物中最贵的中药,极为难得。自古以来,龙涎香就作为高级的香料使用,它的价格昂贵,差不多与黄金等价。《本草纲》中记载着龙涎香可以“活、益、助阳道、通利血脉”。龙涎香是治病和补益强壮的贵中药。

龙涎香在使用前已受了长久的洗涤和吹晒,是香料中的极品,也是高级香水香中不可缺少的“奇香”。使用其配制的香水香,不仅香柔和,而且留香持久、美妙动人,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历史记录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流物,这就是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涎香。从几千克到几十千克不等,有一强烈的腥臭味,但干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里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

龙涎香在唐代称为阿末香,即来自阿拉伯语anbar。段成式《酉阳杂俎》“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谷,食肉而已。常针牛畜,取和乳生食。无衣服, 唯下用羊皮掩之。其妇人洁白端正,国人自掠卖与外国商人,其价数倍。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龙涎香

宋代称为龙涎:《岭外代答》龙涎条:“大食西海多龙,枕石一睡,涎沫浮水,积而能坚。鲛人探之以为至宝。新者色白,稍久则紫,甚久则黑。因至番禺尝见之,不薰不,似浮石而轻也。人云龙涎有异香,或云龙涎腥能发众香,皆非也。龙涎于香本无损益,但能聚烟。和香而用真龙涎,焚之一铢,翠烟浮空,结而不,座客可用一翦分烟缕。此其所以然者,蜃楼台之余烈也”。龙涎香在宋代仍是高价奢侈品,在当时志怪小说夷坚志里,就有仿制龙涎香以牟取暴利的记载,夷坚丁志卷九:“许道寿者,本建康道士。后还为民,居临安太庙前,以鬻香为业。仿广州造龙涎诸香,虽沉麝笺檀,亦大半作伪。其母寡居久,忽如妊娠,一产二物,身成小儿而头一为猫、一为鸦,恶而杀之。数日间母子皆死,时隆兴元年。”,此一故事,提到了商人在南宋国都临安(今杭州市)贩卖号称广州造的伪制龙涎香的情,广州在宋元时期即为中西海上贸易的要大港之一(其他如泉州、明州等)。

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访问苏门答腊北的龙涎屿;此岛以出产龙涎而得;随通译费信在《星槎胜览》中有专章记述龙涎的采集和售价:“龙涎屿:此屿南立海中,浮艳海面,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沫,番人乃架独木舟登此屿,采取而归。设遇波,则人俱下海,一手附舟傍,一手揖水而至岸也。其龙涎初若脂,黑黄色,颇有腥之,久则成就大泥。或大中剖出,若斗大珠,亦觉腥,间焚之,其发清香可爱。货于苏门之市,价亦非轻,官秤一两,用彼国金钱十二个,一斤该金钱一百九十二个,准中国铜钱四万九十文,尤其贵也。”

真正发现龙涎香秘密的是沙特阿拉伯科特拉岛的渔民。这个岛屿上的渔民要以捕抹香鲸为生。 有一次,一位老渔民在剖一条抹香鲸的肠道时,发现了一块龙涎香。当时,渔民们认为这是它从海面吞食的,并起注意。但是这则消息起了海洋生物家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进深入的研究,终于解龙涎香之谜。

人们发现的大部分龙涎香是抹香鲸肠道中的一种分泌物。在遇到刺激性异物(如鱿章鱼)后,鲸肠道中的油脂和分泌物会将异物包裹,过生物酸的侵蚀和微生物把其他有机物分解,随消化系统呕吐排出体外,然后在海水中经过漫长的氧化过程,并遇到海洋中的盐碱而自然皂化,成的干固体香料。

排入海中的龙涎香起初为浅黑色,在海水的作用下,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其中,白色龙涎香品质最好,它要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出来,才能成为龙涎香中的上品。 从被打死的抹香鲸的肠道中取出的龙涎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必须在海水中浸泡几十年(龙涎香比水轻,不会下沉)才会获得高昂的身份。

成分分析

龙涎香现代化实验表明,龙涎香是一些聚萜烯衍生物的集体,它们大多有诱人的香味,具有环状的分子结构。由于人类对各种香味的特殊爱好,香料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早在 19 世纪,化家就测定了大部分萜类化物的结构,从天然香油中分离出香叶醇、芳醇、茴檀香醇、龙等,并进了工业生产。从苯环衍生出的人工成香料,如苯基吲哚、苯甲酸、乙酸苯甲酯、苯乙醛等也始生产。 1920 年,瑞士家发现麝香和香猫酮的分子结构,接着美国科家又发明了成大环酯的法,成了人工麝香

龙涎香中的各种成分均能人工成,但却不能完全代替大海赠与人类的龙涎香,因为人类的技术还达不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特是天然龙涎香中的龙涎甾,加入香水中后会在皮肤上生成一层薄膜,能使香味久不

应用领域

龙涎香是一种清灵而温雅的动物香,在动物性香料中它的品质最高尚。香麝香之优美,微带壤香,有些像海藻、木香、苔香,有特殊甜和极其持久的留香底韵,是一种很复杂的香势虽不强,但微妙柔润,留香时间比麝香长20~30倍,可达数月之久,是最好的定香。它能把各种香很好地融在一起,使香变得十分柔和和持久。龙涎香常被配置成3%的酊使用。与麝香灵猫香同用,有增强香的力量。

《本草纲》中就有龙涎香可以“活、益、助阳道、通利血脉”的记载。传统中医认为,龙涎香具有行气结止痛、利水通淋的功效,常用于神昏闷、诸痛、咳嗽气喘等症的治疗。

相关传说

欧洲人传统上把龙涎香叫做“琥珀香”。中世纪时,可能是阿拉伯人始用琥珀来指代波罗的海沿岸产的一种古松汁液的凝固物。这种东西罗马人叫做“撒克”,法国人叫做“黄色的香料”,英国人干脆就叫做“琥珀”。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人要借用法语“灰色琥珀”来指鲸身上产的“龙涎香”了。尽管起源不同,而且“龙涎香”和“琥珀”香味浓度也不一样,但二者都有共同之处:都出自沿海,都可磨成粉用作食品香料;又因为都是透明物,所以可以当作珠宝。龙涎香

西人都认为龙涎香是鲸的粪便或者液。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看法多种多样:他们认为龙涎香是一种凝固的海浪,或者是从深海泉水中喷出来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海洋沉淀物,抑或是生长在海床上的一种菌类,就像生长在树部的蘑菇、块菌一样。

早期的中国商人对于这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所说的产自西龙涎香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当这些龙在石头上休息时,唾液就会浮到水上,然后聚集在一起变干凝固,渔民们把它们收集起来就是这种非常昂贵的东西了。还有人断定,当一群巨龙睡觉的时候,会有乌云聚在它们头上空,在巨龙熟睡的几周或几个月里一动不动。乌云去的时候就表明巨龙已,这时渔民们就可以上前采集了。由于采集龙涎香非常危险,所以中国人宁愿高价从波斯商人和后来的葡萄商人手中购买。作为一种稀罕的奢侈品,偶尔会有远的国度进贡,其价值和同等重量的黄金等值。王室朝臣常把它当成装饰穿在身上,而富家们还会在时往水中喷洒龙涎香粉。它也是一种薰香,在日庆典上使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红皮病

下一篇 高脂蛋白血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