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秃疮(white ringworm)头皮生白屑、头发
脱落成
秃疮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癣菌感染性疾病。多互相接触传染,容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
行,尤其在儿童中常见。其特点为头皮上出现单个或多个
圆形不规则的大
片灰
白色鳞屑斑,边界清楚,病发失去光泽,在近头皮处折断,所以头发长短参差不齐,病程缓慢,青春期可自愈、头发可再生、不遗留瘢痕。相当于西医
头癣中的白癣。治疗以杀虫解毒为原则。本病记载首见于隋代《诸病源......
基本内容
本病记载首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明代《外科正宗》中已有明确指出其致病因素和传染途径。以后诸家均认为是接触传染所致。初起丘疹色红,复以灰白色的鳞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币,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多数在离头皮2~4毫米处,头发自行折断,长短参差不齐。在接近头皮的毛发干外围,常有灰白色菌鞘围绕。自觉瘙痒,少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丘疹、脓疱、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多年不愈。不经治疗往往到青春期可自愈,新发再生,不留疤痕。如有继发感染者,则在化脓处遗留疤痕。该处头发永不再生。
疾病介绍
头皮生白屑、头发脱落成秃疮为临床特征的皮肤癣菌感染性疾病。多互相接触传染,容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流行,尤其在儿童中常见。其特点为头皮上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不规则的大片灰白色鳞屑斑,边界清楚,病发失去光泽,常在近头皮处折断,所以头发长短参差不齐,病程缓慢,青春期可自愈、头发可再生、不遗留瘢痕。相当于西医头癣中的白癣。治疗以杀虫解毒为原则。
病因
白秃疮多由相互直接接触传染而致;或因脾胃湿热内蕴,湿盛则瘙痒流汁,热盛则生风生燥,肌肤失养,以致皮生白屑、头发焦枯脱落而成。
症状
头皮上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不规则的大片灰白色鳞屑斑,边界清楚,病发失去光泽,常在近头皮处折断,所以头发长短参差不齐,病程缓慢,青春期可自愈、头发可再生、不遗留瘢痕。 相当于西医头癣中的白癣。
鉴别
初起丘疹色红,复以灰白色的鳞屑,小者如豆、大者如钱币,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剥落,而不疼痛。多数在离头皮2~4毫米处,头发自行折断,长短参差不齐。在接近头皮的毛发干外围,常有灰白色菌鞘围绕。自觉瘙痒,少数患者有轻微的红肿、丘疹、脓疱、结痂而稍有疼痛。病程缠绵,多年不愈。不经治疗往往到青春期可自愈,新发再生,不留疤痕。如有继发感染者,则在化脓处遗留疤痕。该处头发永不再生。
并发症
多互相接触传染,容易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流行,尤其在儿童中常见。治疗以杀虫解毒为原则。本病记载首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明代《外科正宗》中已有明确指出其致病因素和传染途径。
预防
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传染来源
②不可使用患者的梳子、帽子、枕套等用具
③理发用具应每日分别用水煮沸15分钟
④患者应彻底治愈后,才能参加集体活动。
治疗
治疗以外用杀虫解毒药为主。外涂一扫光或雄黄膏,或5%硫黄膏并配合拔发。具体方法:
1.治疗前先在头部寻找病区及可疑病区,然后在该区周围1厘米处的头发剃光或剪平,以便敷药。
2.每日用明矾水或热水洗头后,即在病区敷药,用油纸盖上,并嘱咐患者包扎或戴帽子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涂药必须厚些。
3.用药一周,头发比较松动,即可用镊子拔出病发,并争取3天内全部拔完。如果未松动,更需多上些药膏,不能间断,一直到病变处头发拔光为止。
4.病区头发拔光后,继续涂原用药膏,此时涂药不宜过厚,每日一次,连续2~4周,如果病区内发现有残余的头发或断发时,应及时彻底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