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实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黄色柔毛。叶长20-40厘米,有小叶3-15;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13)厘米,宽2.5-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通常略偏斜,边缘有粗齿,两面均被柔毛,背面较密;小叶柄短,长4-8毫米。花组成圆锥花序,雄花序长15-25(-40)厘米,雌花序长约为雄花序的一半;花细小,暗紫色,直径1.5-2毫米;雄花的花梗细弱,长约3毫米,萼片被微柔毛,长0.5-1毫米,宽0.3-0.5毫米;花瓣有稀疏的微柔毛或近于无毛,长1-2毫米,宽0.5-1毫米;花丝钻状,长0.6毫米,花药长0.4毫米;雌花的花梗长约2.5毫米,萼片与花瓣与雄花同,雄蕊退化或仅有痕迹。核果1-4,分离,长卵形,长6-8毫米,直径4-6毫米,成熟时灰黑色,干后有不规则多角形网纹,外壳硬骨质而脆,种仁黄白色,卵形,有薄膜,含油丰富,味极苦。花期夏季,果期8-10月。
分布生境
本种提示
药物信息
【异名】苦参子(《纲目》),苦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采集】7~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其荚壳,晒干收藏。
【中药化学成分】种子中含有左旋5a-羟基槐根碱(5a-hydroxyophocarpine),左旋槐根碱(sophocarpine),左旋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右旋9a-羟基苦参碱(9a-hydroxymatrine),左旋5a,9a-二羟基苦参碱(5a,9a-dihydroxymatrine),右旋苦参碱-N-氧化物(matrine-N-oxide),右旋槐花醇-N-氧化物(sophoranol N-oxide)。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3~5分。
每次服0.5克,一日四次。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