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埃可病毒疹

埃可病毒疹(ECHO virus eruption)是由ECHO病毒起的发疹性疾病。 本病由人肠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CHO virus)起,该病毒体积极小,直径20~30nm,已有38个清型,常寄生于人体肠道中,通过粪便及口腔分泌物传播。埃可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流在性传染。但每次流情况均不相同,暴发性流多由于水源污染。传染源为人,传染途径要为粪-途径也可通过空沫传染,苍蝇亦......
目录

介绍

埃可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流在性传染。但每次流情况均不相同,暴发性流多由于水源污染。传染源为人,传染途径要为粪-途径也可通过空沫传染,苍蝇亦可作为传染媒介。

疾病概述

病毒疹就是小朋友得到病毒感染之后,全身症状大致消除,但是仍然在皮肤出现一些不痛不痒、有时候常常是全身性的疹子,叫病毒疹。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病毒所起的疹子都叫病毒疹,像麻疹德国麻疹水痘等等,它有全身症状的时候,那么这些皮肤疹子,是它诊断的依据,这些病并不叫病毒疹。图片

有许多前述常见特定的病毒以外,所起的皮肤疹子,通常它反应的是急性期已过去,像发烧、全身酸痛,起全身的免疫反应,那这种反应表现在皮肤上面,就会有刚提到不痛不痒、常常在两三天当中由身体中跑到四周,有时候看到头、脸先出现,在两三天当中,全身都有了,那也在接下来的两三天中完全消失,这种皮肤病变叫做病毒疹。

病因

本病由人肠细胞病变孤儿病毒(ECHO virus)起。该病毒体积极小,直径20~30nm,已有38个清型,常寄生于人体肠道中通过粪便及口腔分泌物传播。

起皮疹的ECHO病毒中有1,2,45,8,9,14,16,18,23,3032型,其中以4,9,16三型起多性皮疹。

临床表现

ECHO病毒儿童感染在临床上多样,通常表现以下几个症候群:膜炎、炎和瘫痪性疾病、炎、心包炎、疱疹峡炎、出疹性发热肠炎、呼吸道感染等。潜伏期4天,起病时多有上呼吸道症状如中等度发热咽痛流涕、咳嗽等,及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肠道症状皮疹多数在发热时出现,可在起病始即出现或在发病1~2天后出现,也可在热退后出疹,与幼儿急疹相似。皮疹呈多性,数量分布不定,多见风疹红色丘疹,无痒感,消退后无色沉斑。常出现在面颈部、四肢躯干,偶波及掌。ECHO-9型为出紫癜样皮疹ECHO-916在颊黏膜出现灰白色黏膜疹,破后成溃疡。ECHO-16型,可有脐窝状水疱口腔黏膜可见小溃疡。本病夏秋季发病较多以小儿为,一家可多人发病。

本病表现复杂,易误诊,确诊应据临床上出现典型综征,以拭子和粪便中重复分离到同一ECHO病毒,液,胸腔积液骨髓,疱液,液中均可分离出同一病毒,疾病恢复期3~4周清中出现特异IgM抗体效价上升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一般采用中和试验或免疫荧光法检测,多种混多价清快速灵敏。

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与其它病毒一样,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肠道及呼吸道症状,同时可伴发皮疹。约1/3埃可病毒感染的病人在疾病早期,可出现在性红色斑疹,似风疹样发疹,初出现于面颈部,后延及躯干及四肢,亦偶波及掌,无痒感,皮疹多在4~5d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亦有患儿在颊粘膜出现似Koplik斑。现就各型ECHO病毒可出现的皮疹表现分述如下:

(1)埃可病毒2 在发热时,初在部、部,然后蔓延到躯干、颈部,出现红色、铜红色丘疹,可有咽炎鼻炎及颈淋巴结肿大。

(2)埃可病毒4 在发热时或当双相热的第2个高峰时,在颊部、躯干及掌等部位发生橙红色紫红斑疹或瘀斑,部分病人可出现风疹样发疹,亦有少数病人可出现水疱,常有膜炎和肠道症状

(3)埃可病毒5 在发病2~3 d出现淡红色丘疹,在部及四肢的皮疹较密集,在面部及躯干则稀疏在,有时并发肠炎

(4)埃可病毒7 在发热时于躯干部出现丘疹及瘀斑,常伴无菌性膜炎。

(5)埃可病毒9 常呈大流,起病急剧,可有头痛咽痛腹痛恶心,但一般无腹泻,发病1~2d后,在面部、颈部、躯干、四肢伸侧及掌等顺序出现淡红色丘疹风疹样或麻疹样发疹,有时可有瘀点或瘀斑,在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亦可发生白色或淡灰色小点,在部也可发生水疱或小溃疡。发疹时体温上升,皮疹可反复成批出现,淋巴结肿大,常并发膜炎。有时出现暂时性轻度的无力

(6)埃可病毒11 常无发热,全身可发生丘疹、水疱或多性红斑,常并发枕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呼吸道症状,有时可导致腹泻

(7)埃可病毒16 是波士顿疹病的病因,1957年夏季在波士顿流,故。以后在其它地区亦有发现。潜伏期3~8d,初起有发热头痛咽喉痛、肉酸痛及眼部有烧灼感等症状。成人的全身症状较儿童为重。1~2d后,体温下降,出现淡红色斑疹丘疹,多在分布,但亦可数很多,甚至互相融要发生于面部、胸部,然后延及四肢及掌、,甚至全身。50%病人于咽喉齿或颊粘膜可发生在性红色小点或黄白色糜烂面。可伴发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及无菌性膜炎。象白细胞数正常,在恢复期,清中有中和抗体或补体结抗体,且可存在多年。皮疹2~3周后自然消退。

(8)埃可病毒18 全身发生丘疹,常在新生儿室腹泻

(9)埃可病毒19 在发病2~3d,于面、颈及躯干上部出现丘疹,有时融,约5d后消退。

(10)埃可病毒25 在发热或热退时,面部、四肢及全身发生丘疹或水疱,可有疱疹峡炎、无菌性膜炎或呼吸道症状

诊断

1.流资料 夏秋季流,以小儿居多家中多人发病等有参考意义。有近期在本地流的资料在诊断上尤有价值。

2.临床特征 一些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如无菌性膜炎、出疹性发热等对协助诊断有价值。

3.病毒检查 病毒分离可采用液、液、疱疹液等接种于猴或人细胞。仅在患者的粪便或部中分离出埃可病毒时需结检查进判定,因健康人群的肠道也常有此类病毒。

鉴别诊断

应与麻疹风疹猩红热幼儿急疹足病等,据流、典型综症状及病毒培养分离进

1.风疹 要发生于婴儿,其特征为枕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而埃可病毒感染为夏季发病、无瘙痒、也无颈后和淋巴结肿大。

2.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杆菌起的腹泻 轮状病毒性腹泻好发于秋、冬季,它与大肠杆菌起的腹泻脱水症状均较明显。埃可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儿,腹泻症状,一般不出现脱水症状,确诊要依赖病原检查。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病毒分离 大多数埃可病毒可用猴细胞培养分离,如加用人细胞株W1~38则效果更好。

2.检查 恢复期清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4倍有诊断价值,中和实验是最常使用的病毒鉴定法,部分清型如3,6,7,11~1519~21,24,29型可用凝抑制试验进诊断。用聚酶链反应检测病毒RNA是快速敏感的法。

其它助检查:

中和试验或免疫荧光法检测多种混多价清快速灵敏。

治疗

尚无特殊疗法。皮疹对症处理。对易感的婴幼儿可注射丙球蛋白3~6ml,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可干扰本病毒的感染ECHO-3,4,69,11型减毒活疫苗正在研制中前尚未有特效治疗,要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静注射人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严重感染可能有效,婴幼儿腹泻也有导致脱水及酸中毒的可能,须酌情给予输液治疗。

预后预防

预后:除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者外,一般预后良好,恢复完全而罕见有后遗症。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改善饮水和食品卫生避免在不洁水中游泳加强环境公共卫生,灭蝇,接触患者的婴儿可注射丙球蛋白,有一定预防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苦参实

下一篇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