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苦地丁

苦地丁 苦地丁:Corydalis bungeana Turcz.),是地丁草称,罂粟紫堇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称有紫堇、彭氏紫堇苦丁等。苦地丁细而长,褐色柔弱,高15~40厘米,基生互生;叶片轮廓卵形,2~4回羽状全裂;总状花序腋生,花序长1~6厘米;紫色小花梗长约2毫米;花瓣4枚,花柱细而短,子房上位;蒴果种子多数,状,黑色,有光泽,期5月。......
目录

形态特征

罂粟一年生草本。细而长,具侧根褐色柔弱,分枝繁多,高15~40厘米,光滑无毛,常具有4~5条棱。基生互生,具长柄,长2~5厘米;叶片轮廓卵形,2~4回羽状全裂,裂2~3对,具细柄或几无柄,小裂披针或长随,先端钝。基部下延

苦地丁总状花序腋生,花序长1~6厘米,有苞片紫色,长约2厘米,横生在小花梗上,小花梗长约2毫米,萼片小,2轮,鳞片状;花瓣4枚,外轮2大,上部1瓣尾部延伸成筒状的长约0.5厘米,前端微波状,下面花瓣具浅束状,先端微凹,轮2瓣较小,深紫色,端微联雄蕊6枚。丝联成扁平两束,对着有花瓣雄蕊丝基部具密腺插入;每束具3个淡黄花药雌蕊1枚,花柱细而短;柱头侧扁状;子房上位,扁柱,长约5毫米,1室,侧膜胎座,每室多数胚胎蒴果,长绿色,长7~20毫米,宽2~6毫米,花柱柱头宿存,2瓣裂种子多数,状,黑色,有光泽。期5月。

苦地丁苦地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基本无毛。细直,长3-10cm,少分枝淡黄棕色3-4条,丛生。互生;叶柄长0.4-4cm;叶片长1.5-3.5cm,灰绿色,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裂卵形,上部常2浅裂成3齿

总状花序生,长1-6.5cm,果期可达12cm;苞片状,羽状深裂;花梗长1-3mm;萼片2枚,小,早落;紫色,长10-12mm;花瓣4,外轮2瓣先端兜状,中下部狭细成长4.5-6.5mm,轮2瓣小;雄蕊6,每3枚合生成2束;子房狭,外被柔毛。

蒴果狭扁,长1.2-2cm,花柱宿存,种子7-12枚。种子扁球,直径1.5-2mm,黑色,表面光滑,具白色膜质种阜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范围

苦地丁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生于山沟、溪流及平原、丘陵草地或疏林下。

繁殖栽培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环境,宜在水源充足、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种植,怕干旱,忌连作,宜与高秆作物套种。

种植

种子繁殖,每亩约需种子3~4公斤。通常与禾本科植物套种。小与大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封垄后,在间浅锄地面,将种子均匀撒入间,用大锄推一遍,将种子埋严,浇水,要保持畦面湿润,30天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因地丁为喜阴植物,故出苗后要勤浇水,加强管理。大秋作物成熟收获时,注意不要埋住地丁苗。上冻前要浇冻水,覆圈肥。翌春化冻后,将粪块砸碎,整平。清明至谷雨新生尚未布满地面时,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追后要浇水。立夏后停止浇水,以防腐烂,降低产量。

病虫害

惊蛰前后,幼苗返青时,常有一种鳞黑色幼虫,咬食嫩,为害甚大,可用青虫菌(腊螟杆菌三号)500~1000倍液喷杀,或每亩用2500克菌粉加15~25公斤细土配成毒土,撒施田内毒杀。

收获加工

全草入药。于小满前后,当地丁半籽半时,选晴天割取地上全草,晒干。

主要价值

【出处】:《中药志》

【性状】:为干皱缩全草,长5~10厘米,具长柄;叶片3回羽状深裂,裂狭细。腋有淡紫

小花,或长扁平的荚果,表面灰绿色,含数粒扁黑色种子。味苦。

【成份】:含有10多种生物碱。从其中得到苦地丁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暂)4种不同的生物碱。另含香豆酯、甾体皂甙、酚性物质、中性树脂和挥发油等。

【用法用量】:服:汤,1~3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

性味

①《辽宁常用草药手册》:苦辛,

②《高原草药治疗手册》:性,味苦,小毒

归经】:《高原草药治疗手册》:入

抗菌

苦地丁注射液在体外对甲型链球菌、肺病炎双球菌、卡地双球菌有抑制作用。用人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其水提取物(1:80)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延缓孤儿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用全草制成苦地丁注射,其有效成分要是生物碱。有体外抗菌作用,对甲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试管法);对葡萄球菌(金黄色和白色)、八叠球菌也有作用(琼脂平打洞法)。

抑制病毒

对副流感仙台病毒亦有抑制作用。亦用人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1:10苦地丁注射液对脊髓灰质炎(疫苗株)爱柯18、柯萨奇B1、腺病毒Ⅲ型均未见抑制;对4个凝单位的流感亚甲京科68-1株(1:160)无抑制,而对副流感仙台株有抑制。毒性很小,小用相当于人用量的120倍左右(8毫升/公斤)腔注射,未见死亡;用10毫升/公斤则有3/10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

苦地丁总生物碱25.50mg/kg皮下注射,可抑制小自发活动;12.5.25.50mg/kg皮下注射,对阈下催眠量的戊巴比妥钠和水氯醛有协同催眠作用;25.35mg/kg皮下注射,本身也有催眠作用;15.30mg/kg皮下注射可对抗去氧麻黄碱对小活动的增加;75mg/kg腔注射可减少戊四唑惊厥数,但25.50mg/kg腔注射具有易化士的宁的惊厥作用。

抑制心脏

苦地丁注射液对麻醉猫与犬静注射,可见暂时性压下降,半分钟恢复;用离体蛙灌注,有抑制心脏的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感染性疾病:用青绿色或黄绿色具有角果苦地丁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每次2~4毫升肉注射,小儿酌减,每日2次,或据病情增减。治疗流感、上感、气管炎、气管肺炎、扁体炎、急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等共297例,治愈184例(62.3%),有效70例(23.3%),无效43例(14.4%)。

1.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法要诀》)治各种毒,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舌红数者:金银9g,野菊花蒲公英地丁、天葵子各3.6g。先水,后加五灰半盏;药渣再加如法服,盖被取汗。地丁清热解毒,为臣药。

2.(《普济》)治喉痹苦地丁,研,入少许,笔蘸入中,吐。苦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

3.地丁膏(《惠直堂》)治如炊饼一切毒:苦地丁地丁各240g。以长流水洗净,用水汁去渣,又成膏摊贴。地丁清热解毒,为君药。

植物鉴别

性状鉴

罂粟科全草皱缩成团,伸展后长5-30cm。主根,长3-5cm,直径1-1.5(-3)mm;表面棕黄色或黄白色,较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常呈二状,有支须根;质较硬,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中棕色较短,长2-5mm,有,可见叶痕;质硬,断面黄白色,中白色或中空。丛生,纤细,有5个棱及纵纹,灰绿色或黄绿色,长5-20cm,直径l-2.5mm,节间较长;质柔软,易压扁,断面中空,略呈纤维性。多皱缩破碎,暗绿色灰绿色,有长柄;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纤细;柔软。紫色,少见或已皱缩破碎。蒴果灰绿色或黄绿色,扁长果皮质脆,常破碎或裂成2,留有两条棕黄色的种框。种子心形黑色,有光泽。青草样,味苦而持久。

显微鉴

苦地丁横切面:略呈五角表皮细胞1列,外被较厚的角质层;气孔有的略下陷。皮层薄壁细胞状不规则,棱处有厚角细胞7-10列,中柱纤维环有l-2列纤维,棱处为4-5列;纤维胞腔较大,壁非木化。外韧型维管束位于棱处。皮部狭窄。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壁均非木化。部中央有大空腔。

横切面:最外层为4-6层木栓细胞,壁木栓化并微木化;栓层广阔,薄壁细胞类皮部宽广,可见在的筛管群,韧皮射线不明显。成层环状,细胞扁平。本质部由导管纤维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列或2-4个成群排列,多角或类,壁木化;木纤维发达,排列在导管的周围,壁不木化。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演粉粒与草酸钙簇晶,淀粉粒多为单粒,类球,直径2-8μm,草酸钙簇晶直径20-30μm,栓层尚可见到与草酸钙簇晶同细胞或单独存在于细胞中的类言棱晶,长径10-25μm。

表面观

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平直,有珠状增厚,表面有明显角质纹理,报导孔较少,不等式、正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增厚现象不明显,表面亦有角质纹理。上下表皮均有单细胞非腺毛,有两种类型:一种稍短,呈,壁厚,有明显状突起,长50-85μm,直径20-30μm;另一种长,略弯,壁有短线纹,长160-360μm,直径20-30μm。组织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15-40μm。

植物研究

成分

苦地丁全草含多种生物碱:消旋的和右旋的紫董醇灵碱(corynoline),乙酰紫堇醇灵碱(acetylcorynoline),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原阿碱(protopine),右旋异紫堇醇灵碱(isocorynoline),四氢刻紫堇明碱(tetrahydrocorysa-mine),二氢碱(dihydrosanguinarine),乙酰异紫堇醇灵碱(acetylisocorynoline),11-表紫堇醇灵碱(11-epicorynoline),紫堇文碱(corycavine),比枯枯灵碱(bicuculline),12-羟基紫堇醇灵碱(12-hydroxycorynoline),斯氏紫堇碱(scoulerine),碎紫堇碱(cheilanthifoline),大枣碱(yuziphine),去甲大枣碱(noryu-ziphine),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右旋地丁紫堇碱(bungeanine),右旋13-表紫堇醇灵碱(13-epicorynoline)。

药物分析

(1)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在水上回流10min,滤过。滤液稍浓缩后,取1ml,加浓盐酸4-5滴及镁粉(或锌粉)少许,在沸水中加热3min,溶液呈红色。(检查黄酮类)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约1g,酸性乙醇回流提取,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残渣加2%盐酸约5ml溶解,用氨水碱化,氯访提取3次,并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为样品液。以普罗托品、紫堇灵为对照品。点样于碱性硅G薄层上,以氯仿-乙醚-乙醇-氨水(18:2:1:0.05)展10cm。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秘钾试,供试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显相同橘红色斑点。(检查生物碱类)

称: 苦地丁紫堇灵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本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地丁紫堇灵的含量。

法适用于罂粟植物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干全草。

法原理: 本品加甲醇超声处理,放冷,补重,摇匀,滤过,续滤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89nm处检测紫堇灵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 1. 甲醇

2. 0.01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7):取磷酸二氢钾1.58g和磷酸氢二钾0.76g,加水1000mL溶解,混匀,用氢氧化钠试液调pH值至6.7。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十八烷基硅烷键为填充,理论塔紫堇灵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色谱条件

2.1流动相:甲醇 0.01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7)=70 30

2.2检测波长:289nm

2.3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 称取供试品

密称定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5g,为供试品。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密称取紫堇灵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0mg的溶液。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密称定,置具塞锥瓶中,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操作步骤: 分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89nm处测定紫堇灵(C21H21O5N)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工业出版社,2005版,一部,p139。

药用疗效

苦地丁清热解毒。治温病高热烦躁,流感,传染性炎,肾炎,瘰疬,腮腺炎,疔疮其它化脓性感染。

①《辽宁常用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肿,淋巴结结核。

②《河北中药手册》:治急性传染性炎。③《高原草药治疗手册》:消炎解毒。治黄疸炎,高热烦躁

④《岭南采药录》:作泻药及吐药。

⑤《上海常用草药》: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疗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

⑥苏医《草药手册》: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

⑦《滇南本草》:破,解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

⑧《纲》:治一切发背肿瘰疬,肿毒,恶疮。

⑨《本草求原》:凉血,消肿毒。治筋痿疮妙。

苦地丁①治急性传染性炎:苦地丁一两,水服。(《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痢疾地丁草线草、地榆汤服。(《高原草药治疗手册》)

③治指头感染初起,淋巴管炎(红丝)红肿热痛苦地丁野菊花各一两。水服。(《河北中药手册》)

④治肿:鲜苦地丁葱白、生蜂蜜。(《辽宁常用草药手册》)

⑤治湿热疮疡苦地丁一两,金银一两,蒲公英一两,大青三钱。水服。(《辽宁常用草药手册》)

⑥治实热肠痈苦地丁八钱至一两(干的五至八钱),和水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黄疸热:地丁末。服三钱。(《乾坤生意秘韫》)

⑧治肠炎痢疾苦地丁、红藤各一两,蚂蚁草二两,黄芩三钱。服。(苏医《草药手册》)

⑨治前列腺炎:苦地丁紫参车前草各五钱,海金沙一两。汤,每日一,分二次服,连服数日。(苏医《草药手册》)

⑩治喉痹苦地丁,研,入少许,笔蘸入中,吐。(《普济》)

⑾治小儿走马,溃烂腥臭:苦地丁不拘多少。用新瓦,为末,搽患处。(《滇南本草》)

⑿治小儿肝热鼻衄苦地丁(鲜)二至三两。加蜂蜜一两,水服,连服数日。(湖北《草药土法》)

⒀治毒蛇咬伤:一鲜苦地丁捣汁一杯,服;药渣加雄黄少许,调患处。(苏医《草药手册》)二鲜地丁、鲜瓜子金、鲜半边莲各适量。共捣如泥,患处。(《河南小草药手册》)

⒁治跌打损伤:苦地丁(鲜)捣烂,配。(湖北《草药土法》)

⒂治疥癞:苦地丁与大枫子油、水银、硫黄捣外用。(《岭南采药录》)

⒃治稻不得出者:苦地丁,嚼下。(《乾坤生意秘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阿洪病

下一篇 苦参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