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苦油木

苦油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泥土,切,晒干;,鲜用或晒干。苦油木 【拼音】 Kǔ Yóu Mù 【】山椤、红萝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山楝的。大山楝 乔木,高达30m。大,奇数羽状复叶(稀偶数),互生;叶柄和总轴长20-90cm;小10-21,对生,小叶柄粗壮,长约1cm;叶片厚革......
目录

基本信息

苦油木

【拼音】 Kǔ Yóu Mù

】山椤、红萝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山楝的

植物形态

山楝 乔木,高达30m。大,奇数羽状复叶(稀偶数),互生;叶柄和总轴长20-90cm;小10-21,对生,小叶柄粗壮,长约1cm;叶片厚革质,干时常有粗皱纹,长,长17-26cm,宽5-7cm,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极偏斜,最下部的小较小,卵形,基部侧脉15-20对。花序短于或长于,多少被柔毛,雌花两性排成穗状花序雄花两性穗状花序再排列成广展的花序,直径6-7mm;萼片,直径约3mm,通常有缘毛或无毛;花瓣3,,直径6-7mm,无毛;雄蕊管近球,基部与花瓣合生花盘不存在;子房被毛,无花柱柱头尖,有3棱。蒴果球状,直径2.5-2.8cm,无毛。期6-8月,果实翌年2-3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平原和丘陵地区的疏林或灌丛中,有时栽培于村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

性味】苦;辛;温

【功能治】祛止痛。湿关节肿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服: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称考

苦油木、罗浪果(广东)、山椤(海南)、红椤木(广西)、胡桐(云南)、好娇(云南哈尼族语)

【科来源】

楝科植物

【药用部位】

山楝的

性味归经

辛,温。

【功效治】

湿、舒筋活、通痹。用治风寒痹痛,四肢麻木,拘挛及屈伸不利等。

【用法用量】

服:9-15克,水服。

【资源分布】

要分布于广东、广西至云南东南部和南部。

【化成分】

皮含山楝素(aphanastatin),系楝素型三萜化物。种仁含油60%,属不干性油,其脂肪酸组成为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

【参考出处】

《新华本草纲要》

键 词】

湿 舒筋活通痹风寒痹痛 四肢麻木 拘挛屈伸不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