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梅毒

梅毒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梅毒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梅毒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起,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能累及全身各个脏器。梅毒通过性......
目录

病因介绍

梅毒梅毒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起,患病后病程漫长,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并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病变几乎能累及全身各个脏器。梅毒通过性为可以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并可以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极少数患者通过接哺乳、接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而传染。在性传播疾病中,梅毒的患病人数是低的,但由于其病程长,危害性大,应予重视。

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是一种螺旋状、具高动力的革兰氏阴性菌。其他三种由相梅毒螺旋体”造成的人类疾病包括雅司病(雅司亚种)、品他(品他亚种)及性病梅毒(皮下亚种)和“苍白”亚型不同,这些病原不会造成神经性疾病。人类是“苍白”亚种唯一已知的天然宿。在无宿的情况下该病原仅能存活数天。这是因为该病原的基因组小(1.14MDa),无法编入必要的代谢路径以制造大多数的宏观养素。其倍增时间较慢,超过30个小时。

流行病学

梅毒在全世界流,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近年来梅毒在中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

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黏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或途径传染。获得性梅毒(后天)早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以上是通过危险的或无保护的性为传染,少数通过接亲、输、污染的衣物等传染。胎传梅毒由患梅毒的孕妇传染,如果一、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几率相当高。

1.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而在4年后性传播的传染性大为下降。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早期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危险性很大。

2.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感染梅毒的早期传染性最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4年以上性接触的传染性十分微弱。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胎儿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孕妇即使患有无症状的隐性梅毒还具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

1.获得性显性梅毒

梅毒(1)一期梅毒标志性临床特征是硬下。好发部位为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尿道;大小阴阴蒂、宫颈;肛门、肛管等。也可见于、乳房等处。①硬下特点为感染TP后7~60天出现,大多数病人硬下为单发、无痛无痒、、边界清晰的溃疡,高出皮面,疮面较清洁,有继发感染者分泌物多。触之有软样硬度。持续时间为4~6周,可自愈。硬下可以和二期梅毒并存,须与软下生殖器疱疹固定性药疹等的生殖器溃疡性疾病相鉴。②近卫淋巴结肿大出现硬下后1~2周,部分病人出现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可单个也可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痛。

(2)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疹为特征,有全身症状,一般在硬下消退后相隔一段无症状期再发生。TP随环播发多部位损害和多样病灶。侵犯皮肤、黏膜、骼、脏、心血管、神经系统。梅毒进入二期时,梅毒试验几乎100%阳性。全身症状发生在皮疹出现前,发热头痛关节酸痛、肿大、淋巴结肿大。男性发生率约25%;女性约50%。3~5日好转。接着出现梅毒疹,并有反复发生的特点。①皮肤梅毒疹80%~95%的病人发生。特点为疹型多样和反复发生、广泛而对称、不痛不痒、愈后多不留瘢痕、驱治疗迅速消退。要疹型有斑疹样、丘疹样、脓疱梅毒疹及扁平湿、掌梅毒疹等。②复发性梅毒疹初期的梅毒疹自消退后,约20%的二期梅毒病人于一年复发,以环状丘疹最为多见。③黏膜损害约50%的病人出现黏膜损害。发生在口腔、扁体及咽喉,为黏膜斑或黏膜炎,有渗出物,或发生灰白膜,黏膜红肿。④梅毒脱发约占病人的10%。多为稀疏性,边界不清,如虫蚀样;少数为弥漫样。⑤关节损害膜炎、骨炎骨髓炎及关节炎。伴疼痛。⑥二期眼梅毒梅毒虹膜炎、虹膜状体炎、膜炎、网膜炎等。常为双侧。⑦二期神经梅毒多无明显症状液异常,液RPR阳性。可有膜炎或症状。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3)三期梅毒1/3的未治疗的显性TP感染发生三期梅毒。其中,15%为良性晚期梅毒,15%~20%为严重的晚期梅毒。①皮肤黏膜损害梅毒疹好发于头皮、肩部及四肢的伸侧。树样肿常发生在小腿部,为深溃疡成,萎缩样瘢痕;发生在上部时,组织坏死,穿孔;发生于者则质破坏,成马鞍部者为穿凿性溃疡阴道损害为出现溃疡,可膀胱阴道漏或直肠阴道漏等。②近关节梅毒纤维缓慢生长的皮下纤维,对称性、大小不等、质硬、不活动、不破溃、表皮正常、无炎症、无痛、可自消。③心血梅毒要侵犯动脉弓部位,可发生动脉锁不全,梅毒心脏病。④神经梅毒发生率约10%,可在感染早期或数年、数十年后发生。可无症状,也可发生梅毒膜炎、梅毒膜树样肿、麻痹痴呆膜树样肿为累及一侧大脑半球皮质下的病变,发生压增高、头痛局部压迫症状。实质性神经梅毒脊髓的实质性病损,前者麻痹痴呆,后者表现为脊髓及后索的退性变,有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多种病征,即脊髓痨。

2.获得性隐性梅毒

后天感染TP后未成显性梅毒而呈无症状表现,或显性梅毒一定的活动期后症状暂时消退,梅毒清试验阳性、液检查正常,称为隐性(潜伏)梅毒。感染后2年的称为早期潜伏梅毒;感染后2年以上的称为晚期潜伏梅毒

3.妊娠梅毒

妊娠梅毒是孕期发生的显性或隐性梅毒妊娠梅毒时,TP可通过胎盘或脐静传给胎儿成以后所生婴儿的先天梅毒。孕妇因发生小动脉炎导致胎盘组织坏死,造成流产早产死胎,只有少数孕妇可生健康儿。

4.先天性显性梅毒

梅毒(1)早期先天梅毒患儿出生时即瘦小,出生后3周出现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无粘连、无痛、质硬。多有梅毒鼻炎。出生后约6周出现皮肤损害,呈水疱-大疱型皮损(梅毒天疱疮)或丘疹丘疹鳞屑性损害。可发生骨炎膜炎。多有肿大。减少和贫血。可发生神经梅毒。不发生硬下

(2)晚期先天梅毒发生在2岁以后。一类是早期病变所致的齿、眼、神经及皮肤的永久性损害,如马鞍、郝秦森齿等,无活动性。另一类是仍具活动性损害所致的临床表现,如角膜炎、神经耳聋神经系统表现异常、液变化、肿大、或颚肿、关节积水、膜炎、指炎及皮肤黏膜损害等。

5.先天潜伏梅毒

生于患梅毒的母亲,未治疗,无临床表现,但梅毒清反应阳性,年龄小于2岁者为早期先天潜伏梅毒,大于2岁者为晚期先天潜伏梅毒

并发症状

1、梅毒孕妇可传染胎儿死产流产早产,导致婴儿的先天梅毒等,严重危害妇女儿童的健康。

梅毒2、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管病变、脊髓痨、麻痹痴呆。侵犯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动脉炎、动脉锁不全、动脉等。严重者可致死。

3、梅毒螺旋体损害骼、眼、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统,组织器官破坏,功能丧失,严重者导致残疾或其他不良后果。梅毒的流严重影响社会。因患病导致劳动力丧失,社会负担加重。梅毒还可影响家的稳定。

疾病诊断

梅毒1.流病史

有不安全的性接触史;孕产妇梅毒感染史;输注液史。

2.临床表现

有各期梅毒相应的临床表现。如为潜伏梅毒则无明显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取患者的可疑皮损(如硬下、扁平湿湿丘疹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见到可运动的梅毒螺旋体,可作为梅毒的确诊依据。

(2)梅毒试验,梅毒试验法很多,所用抗原有非螺旋体抗原(磷脂抗原)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两类。前者有快速浆反应素环状卡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等,可做定量试验,用于判断疗效、判断病情活动程度。后者有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等,特异性强,用于TP感染的确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感染梅毒后,首先出现IgM抗体,随着疾病发展,IgG抗体随后才出现并慢慢上升。有效治疗后IgM抗体消失,IgG抗体则持续存在。TP-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如果婴儿TP-IgM阳性则表示婴儿已被感染,因此,TP-IgM抗体检测对诊断婴儿的胎传梅毒意义很大。

(3)液检查,梅毒患者出现神经症状者,或者过驱治疗无效者,应作液检查。这一检查对神经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帮助。检查项应包括:细胞计数、总蛋白测定、RPR及TPPA试验等。

疾病鉴别

梅毒1、一期梅毒硬下应与软下固定性药疹生殖器疱疹等鉴

2、一期梅毒近卫淋巴结肿大应与软下性病性淋巴起的淋巴结肿大相鉴

3、二期梅毒的皮疹应与玫瑰糠疹、红斑、斑癣、银屑病、体癣等鉴。扁平湿应与尖锐湿相鉴

疾病治疗

1.治疗原则

强调早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量足够。疗后定期进临床和实验室随访。性伙伴要同查同治。早期梅毒彻底治疗可临床痊愈,消除传染性。晚期梅毒治疗可消除组织炎症,但已破坏的组织难以修复。

青霉素,如水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不同分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红霉素等。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可由小始或使用其他药物加以防止。梅毒治疗后第一年应每3月复查清一次,以后每6个月一次,共3年。神经梅毒心血梅毒应随访终身。

2.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

(1)青霉素疗法: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分两侧注,每周1次,共2-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G,注,连续10~15天,总量800万u~1200万u。

(2)对青霉素过敏者:盐酸四环素服,连服15天。强力霉素,连服15天。

3.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肤、黏膜、梅毒、晚期潜伏梅毒)及二期复发梅毒

(1)青霉素苄星青霉素G,1次/周,注,共3次。普鲁卡因青霉素G,注,连续20天。可间隔2周后重复治疗1次。

(2)对青霉素过敏者,盐酸四环素服,连服30天。强力霉素,连服30天。

4.神经梅毒

应住院治疗,为避免治疗中产生吉海氏反应,在注射青霉素前一天服强的松,1次/日,连续3天。

(1)水青霉素G,静点滴,连续14天。

(2)普鲁卡因青霉素G,肉注射,同时服丙磺舒,共10~14天。

上述治疗后,再接用苄星青霉素G,1次/周,注,连续3周。

5.妊娠梅毒

相应病期的梅毒治疗案给予治疗,在妊娠最初3个月,应用一疗程;妊娠末3个月应用一疗程。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治疗,早期梅毒连服15天,二期复发及晚期梅毒连服30天。其所生婴儿应用青霉素补治。

6.胎传梅毒(先天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液异常者:水青霉素G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治疗,具体量遵医嘱。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G,一次注射(分两侧臀肌)。如无条件检查液者,可液异常者治疗。

梅毒7.孕妇的梅毒治疗

(1)有梅毒病史的已婚妇女在孕前一定进全面梅毒检查。有过不洁性生活或者曾感染过梅毒的女性在打算怀孕前,最好去正规医院做全面梅毒检测。对于那些梅毒治疗完成、梅毒症状不明显的已婚女性也要在确定梅毒治愈后,才能怀孕。

(2)妊娠期的梅毒检查和治疗:在妊娠初3个月及末均应作梅毒检查。如发现感染梅毒应正规治疗,以减少发生胎传梅毒的机会。

8.梅毒治疗中的吉海反应

毒治疗首次用药后数小时,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恶心呕吐梅毒疹加剧等情况,属吉海反应,症状多会在24小时缓解。为了预防发生吉海反应,青霉素可由小始逐渐增加到正常量,对神经梅毒心血梅毒可以在治疗前给予一个短疗程泼尼松,分次给药,抗治疗后2~4天逐渐停用。皮质类固醇可减轻吉海反应的发热,但对局部炎症反应的作用则不确定。

9.饮食注意事项

梅毒后的饮食调养与其他感染性疾病一样,均要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适当多饮水,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除。

疾病预后

梅毒过治疗后,如何判断是否痊愈,通常是用梅毒的检测来加以判断,各大医院比较常用的是RPR(快速浆反应素环状卡试验)和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RPR是非特异性梅毒试验,常用于疗效的判断。TPPA检测清中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法检测一旦阳性,无论治疗与否或疾病是否活动,通常终身保持阳性不变,其滴度变化与梅毒是否活动无,故不能作为评价疗效或判定复发与再感染的指标,只能够作为梅毒的确认试验。

凡确诊为梅毒者,治疗前最好做RPR定量试验。两次定量试验滴度变化相差2个稀释度以上时,才可判定滴度下降。梅毒患者在过正规治疗以后,每三个月复查一次RPR,半年后每半年复查一次RPR,随访2~3年,观察比较当前与前几次的RPR滴度变化的情况。在治疗后3~6个月,滴度有4倍以上的下降,说明治疗有效。滴度可持续下降乃至转为阴性。如果连续三次到四次检测的结果都是阴性,则可以认为该患者的梅毒已临床治愈。

梅毒患者在抗治疗后,其清反应一般有3种变化的可能:

1.清阴转。

2.清滴度降低不阴转,或清抵抗。

3.转阴后又变为阳性,或持续下降过程中又有上升,表明有复发或再感染。

各期梅毒接受不同药物的治疗,清反应阴转率可有差。一、二期梅毒接受任何抗药物治疗,清阴转率皆高,通常在1~2年可达70%~95%不等。当一期梅毒正规抗治疗后12个月,二期梅毒24个月后,清反应仍然维持阳性,在临床上称之为清抵抗或清固定,发生原因可能与体仍有潜在的活动性病变、患者免疫力下降、抗治疗量不足或有耐药等因素有,也有查不到原因。对这类患者,应该做包括液检查、艾滋病检查在的全面体检,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果没有特殊异常发现,可以定期随访观察,不要盲给予抗生素过度治疗。

疾病预防

首先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避免不安全的性为,其次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1.追踪病人的性伴,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止性为。

2.对可疑病人均应进预防检查,做梅毒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治疗。

3.对患梅毒的孕妇,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未婚的感染梅毒者,最好治愈后再结婚。

4.如需献,要去正规采点,在献前需做全面的液检查,预防感染。如需输,需要输单位出示所输液的检查明,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发生。

5.梅毒患者应注意劳逸结,进必要的功能锻炼,保持良好的态,以利康复。

6.注意生活细,防止传染他人: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防护。自己的裤、毛巾及时单独清洗,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发生硬下或外阴、肛周扁平湿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草药水熏洗坐

7.梅毒患者在未治愈前应止性为,如有发生则必须使用安全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苦瓜叶

下一篇 梅毒肾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