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叶
简介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Kǔ Guā Yè
【英文名】Leaf of Balsampear
【来源】
采收和 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font]
【采集】夏、秋采收。
![]() | ![]() |
形态特征
苦瓜,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细柔毛,卷须不分枝。叶大,肾状圆形,长宽各约5-12cm,通常5-7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基部收缩,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近于 光滑或有毛;叶柄长3-6cm。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有柄,长5-15cm,中部或基部有苞片,苞片肾状圆心形,宽5-15mm,全缘;萼钟形,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长4-6mm;花冠 黄色,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长1.5-2cm,先端钝圆或微凹;雄蕊3,贴生于萼筒喉部。雌花单生,有柄,长5-10cm,基部有苞片;子房纺锤形,具刺瘤,先端有喙,花柱细长,柱头3枚,胚珠多数。果实长椭圆形,卵形或两端均狭窄,长8-30cm,全体具钝圆不整齐的瘤状突起,成熟时橘黄色,自顶端3瓣开裂。种子 椭圆形,扁平,长10-15mm,两端均具角状齿,两面均有 凹凸不平的条纹,包于红色肉质的假种皮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Elaterin),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喷瓜素为峻烈的水性致泻剂(α-异构体无此作用),不溶于水,微溶于醇,味甚苦,曾用于肾炎病人以消除水肿,但 剂量不能过大, 应用次数不能太多。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各家论述
用法与用量
选方
功用主治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