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细菌性角膜溃疡

细菌性角膜溃疡(bacterila corneal ulcer)是角膜在受到损伤之后由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淋病奈瑟菌及摩拉克菌等病原菌起的角膜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的化脓性感染。多为角膜外伤后感染或剔除角膜异物感染所致。农作物、指甲划伤、屑异物伤、接触镜的摩擦伤是近几年来致伤的要因素。农村地区肺炎链球菌、秋夏收割季绿脓假单胞菌是要致病原。但是一些局部乃至全身疾病,如干......
目录

病因

多为角膜外伤后感染或剔除角膜异物感染所致。农作物、指甲划伤、屑异物伤、接触镜的摩擦伤是近几年来致伤的要因素。农村地区肺炎链球菌、秋夏收割季绿脓假单胞菌是要致病原。但是一些局部乃至全身疾病,如干眼症、慢性泪囊炎、配戴角膜接触镜、糖尿病、免疫缺陷、酗等,也可降低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或造成角膜对细菌易感性的增加。

症状体征

一自觉症状

显著的畏光,急剧的眼痛视力障碍眼睑痉挛流泪等刺激症状

二体征

1.高度状充角膜中央部脓疡,结构模糊不清,前房有不同程度的积脓,呈黄色淡绿色。

2.据菌种不同,角膜溃疡成不一:绿脓杆菌性溃疡呈环,其周围角膜高度水肿呈毛玻璃状;匐溃疡有灰黄色进展,边缘呈潜状,其周围的角膜仍透明。

3.匐溃疡表面有灰黄色脓液附着,绿脓杆菌性溃疡表面有大量黄绿脓性分泌物粘着。

4.溃疡向纵深发展使后弹力层膨出,溃疡可在2~5天穿孔。

检查

1.检查病史

角膜异物,农作物或树等擦伤。

2.细菌培养

浸润灶刮取坏死组织,涂染色找到细菌。同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诊断

1.据临床表现,结溃疡成、参考病因和病史大体上可作出初步诊断。

2.刮做细菌染色、培养,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

常见细菌性角膜溃疡诊断

葡萄球菌有结膜炎史,病情发展慢 先有周围边部浅层溃疡,而后中央呈多溃疡,前房积脓少

肺炎链球菌起病急、可能有角膜外伤史,溃疡发展很快 位于角膜中央部呈匐性,有潜掘状进展缘,呈灰黄色,前房积脓

绿脓假单胞菌有外伤异物史,溃疡发展迅速,剧痛,刺激症状溃疡位于中央呈环角膜呈毛玻璃样水肿溃疡面有黄绿色脓,前房积脓多,2~3日溃疡穿孔

淋病奈瑟菌多见于新生儿 结膜水孔,角膜周边浸,上皮崩解,波及角膜中央,有时有前房积脓

危害

要的危害是会使视力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尤以炎症侵犯瞳孔区域者更为严重。其次角膜炎的危害是溃疡成的角膜瘢痕不但阻碍光线进入眼,并能使角膜表面弯度和屈光折射力发生改变,使物体不能在网膜上聚焦成清晰物像,因而视力降低。视力的受累程度完全取决于瘢痕所在的位置,如果位于角膜正 中,纵然瘢痕很小,但影响视力却很大。

角膜炎病原分类,角膜炎可分为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其中以细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为多见,病人自觉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视力下降。由于真菌性角膜炎自觉症状轻微,病人常常不够重视,待症状加重时才匆忙就医,此时常有严重的角膜溃疡或伴前房积脓,甚至出现角膜穿孔、眼容物炎等,破坏整个眼球,最终导致失明。

治疗措施

1.勤滴高浓度强化抗生素眼药水,每半小时一次,采用敏感药物配制眼药水于球结膜下注射,一般不强调全身用药。若存在以下情况,巩膜化脓、溃疡穿孔,有眼或全身播可能的,继发于角膜或巩膜穿通伤或无法予以理想局部治疗的,应在局部点眼的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2.适当配清创、瞳和热

3.药物控制无法治愈,溃疡将穿孔的病例,可考虑治疗性角膜移植术。重症前房积脓,玻璃体也不健康者,并有眼炎趋势者,可考虑眼球摘除。

护理要点

时给患者用药。晚上可用0.5%金霉素或0.5%红霉素眼药膏涂眼。

◆ 给患眼作活动包扎。先用消毒沙布覆盖在的眼脸上,然后用带线的眼罩固定,线的两端可做成套头套于上,以便于取、戴。并注意患眼发作时应作全天(白天、黑夜)包扎。

◆ 如出现眼部剧痛、溃疡迅速扩大并出现大黄绿色脓液与前房积脓,应考虑为绿脓杆菌感染,应立即送医院。

用药后溃疡仍未能控制,且向深层扩展,角膜后弹力膜向前膨出,这是角膜穿孔的前兆,应及时送院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假大薯

下一篇 眼弓蛔虫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