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假大薯

假大薯是一种菊科、旋覆花属类生物,卵马兜铃,攀援灌木,无毛。互生,卵形卵形,长6~21厘米,宽5.5~14.5厘米。分布于欧洲、亚洲、苏联、北美。卵马兜铃,攀援灌木,无毛。互生,卵形卵形,长6~21厘米,宽5.5~1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脏,两侧状,全缘叶柄长3~12厘米,面具浅沟。总状花序腋生,花柄长约1厘米,有微毛;苞片1枚,卵形,细小,边缘密生毛茸......
目录

形态特征

马兜铃,攀援灌木,无毛。互生,卵形卵形,长6~21厘米,宽5.5~1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脏,两侧状,全缘叶柄长3~12厘米,面具浅沟。总状花序腋生,花柄长约1厘米,有微毛;苞片1枚,卵形,细小,边缘密生毛茸;花萼管状,有毛,长5~7.7厘米,暗紫色,下部膨大呈球内壁有四撮短柔毛,颈部收缩,弯,前端侧向放呈喇叭状,有纹5条;雄蕊6枚,与花柱花柱6深裂,锥尖,子房长柱,有6棱,下位,6室。蒴果,径约4厘米。种子多数,扁平而薄,钝三角,边缘延伸呈浅灰黄色的翅。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海拔1800-2000。生于山以下的阔树林中或林缘。

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洲、亚洲、苏联、北美、新疆地区。

主要价值

来源,马兜铃植物马兜铃

采集,冬季挖取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洗净,切成数段,晒干。

药材,,稍弯,长短不一,长30厘米左右,径1~3厘米,表面暗灰黄色,有细的皱纹,折断面不平坦,皮部薄,厚1~4毫米,木部射线乳白色,狭细,木部微带黄色,有细孔状的导管微香,味略苦。

性味,味微苦辛,性凉,无毒

归经,入

功用治,清热解毒。治肿毒、瘰疬、疖、疮疡,蛇、虎咬伤痢疾

用法与用量,服:汤,2~3钱。

宜忌,气虚者忌用。

参考资料

《广西中药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