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叶唐松草
入药部位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
用法用量
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
采集加工
植物特征
根肉质,胡萝卜形,长约5厘米,粗达4毫米。植株全部无毛或有时叶背面疏被短柔毛(四川东南和贵州的一些居群)。茎高25-65厘米,中部之上分枝。基生叶2-3,有长柄,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长7-18厘米;小叶草质,顶生小叶有较长柄,卵形,长2.3-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圆楔形或心形,不分裂或不明显三浅裂,边缘有疏牙齿,脉在背面稍隆起;叶柄长10-20厘米。茎生叶较小,有短柄。花序稀疏;花梗长3-8毫米;萼片4,白色或带粉红色,早落,卵形,长约2毫米;雄蕊多数,长达5毫米,花药长圆形,长0.8-1.3毫米,花丝上部倒披针形,比花药宽约3倍,下部丝形;心皮6-12,有细柄,花柱短,腹面生柱头组织。瘦果扁,狭长圆形,稍不对称,有时稍镰状弯曲,长3-3.8(-4.5)毫米,宽0.6-0.8(-1.2)毫米,有8条细纵肋,心皮柄长1-2.5毫米。4-7月开花。
生长环境
药材性状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