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麻痹性斜视

正常情况下两眼视轴在注视远物体时应该保持平,两眼运动应是协调、平衡的,能够通过双眼的融机能维持眼位使其能够保持对同一标的注视。当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起双眼视轴分离时就称为斜视斜视的发病率在国外为2.7~7.2 %,国报道为1~1.5 %,麻痹斜视是其中一类伴有眼外或其支配神经异常的斜视。儿童麻痹斜视更易弱视,并常常伴有异常头位,对儿童的危害更大。据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
目录

疾病分类

据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麻痹斜视

病因分为神经原性眼外麻痹和周围性眼外麻痹

麻痹发生的部位,表现不同类型的斜视,可以是单条麻痹,也可以发生多条眼外麻痹

发病原因

先天性:多属于周围性。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出生时产伤、挤压至眼外、支配神经神经核损伤。多见于垂直受累。

后天性:多属于神经原性。由外伤、炎症、中毒、代谢疾病、管性疾病、肿及退性病变等导致的眼外及支配神经神经核发生器质性病变。周围性麻痹常见于重症无力、慢性进性眼外退性病变,分泌疾病等。

常见原因有:

1.外伤:如颅底、眼眶骨折致眼外的直接损伤或神经损伤,或发生软组织嵌顿、粘连。

2.炎症或中毒导致周围性神经炎、膜炎、鼻炎蜂窝织炎等。

3.管疾病:如梗塞等。

4.肿:眶、视神经直接推移眼球或侵犯神经肉或压增高。

5.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线粒体病、多发性硬化等。

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1. 表现向前注视或向特定向注视时出现眼位偏斜。

2. 眼球运动受限,依据麻痹程度的不同,表现单眼或双眼向某一向转动能力减弱或不能。

3. 代偿头位:为避免向麻痹运动向注视出现复视干扰,常常采取面向麻痹作用向转位。

4. 复视:是后天性麻痹斜视症状之一,轻者只有双眼注视时视物模糊,重症甚至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能够采取代偿头位的复视可以减轻或消除。

5. 先天性斜视在出生时或出生早期即可表现出来,病情相对稳定,多累及单眼的一条或多条肉,以垂直斜视多见。

6. 后天性斜视常常为急性发病,急性过程时斜视角不稳定。代偿头位明显,部分可好转或恢复。

检查体征

1.斜视度测定:用角膜映光+遮盖法可以确定斜视性质并粗略确定斜视程度,加以三棱镜中和可以更确测定斜视度。检查时要分测定两眼分向不同向注视时的斜视度。

麻痹斜视的特点其一是向各个向注视时的斜视程度不一样,越向麻痹作用向注视时,眼位偏斜越明显。其二是用麻痹眼注视时的斜视度大于用健眼注视时的斜视度。

2.眼球运动检查:分检查单眼和双眼向不同向的运动能力。眼球向麻痹作用的转动受到限制,不能达到正常位置。部分麻痹只是运动功能减退,完全性麻痹表现眼球不能向麻痹运动向转动。

3.代偿头位检查:据不同受累肉的功能特点而表现面转、头侧倾、收或扬颌,单纯水平运动的肉病变只表现面转。病程长久的有些头位不典型。

4.复视检查:用红玻法或Hess屏等可以检查复视,当向麻痹运动向注视时,复视像分离最大。

5.视功能检查:先天性麻痹斜视患儿能够采取代偿头位注视的,视功能可以正常,否则会导致单眼弱视和双眼单视功能丧失。

6.有些麻痹斜视可以并真性或假性上睑下垂

辅助检查

必要时需进头颅、眼眶影像检查了解眼外情况,排除肿挤压、炎症增值、外伤眶壁骨折组织嵌顿、眶病变、先天眼外缺如等异常。

疾病治疗

1. 在正常头位或轻度代偿头位即可保持正位视的患者不必手术治疗。

2. 部分轻度斜视也可采用配戴三棱镜的法获得双眼单视。

3. 斜视程度明显、不能采取代偿头位注视、或代偿头位明显的患者,只能通过手术矫正斜视或改善头位。先天性麻痹宜及早手术,避免肉进一步挛缩,并可防止躯体发育和减少弱视的可能。

4. 后天性麻痹应先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炎、分泌疾病的控制、肿治疗、外伤修复等,并配神经支持药物和物理康复治疗,待病情稳定半年左右,如果斜视不能消除,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5. 病情未稳定,又复视明显影响正常生活者,可以采用单眼遮盖或配戴三棱法克服复视干扰。

疾病预后

1. 有些后天性麻痹可以自愈或好转。

2. 斜视手术只能改善前常用注视野的眼位和异常头位,一般不能改善麻痹肉的功能,所以向麻痹肉运动向注视时往往还会残留不同程度的斜视

3. 复杂斜视有时需要分次手术矫正眼位,如果单眼一次手术损伤多条肉可能会起严重并发症。

疾病随访

随访

1. 后天性麻痹发病近期治疗过程中应每半月~1月复查斜视程度。

2. 手术后1~2周初次复查,以后酌情在术后1、3、6、12月复诊,并坚持长期每年复诊1~2次。

3. 复诊容包括:视功能,眼位,头位,是否有并发症征象。

注意

1. 术后1~2周避免眼睛进水发感染。遵医嘱局部点抗菌素眼药预防感染。

2. 术后1~2周避免患儿过度揉眼。

3. 术后眼位不能正位或又出现斜视的治疗:可以通过眼球运动训练、压贴三棱镜等非手术法或进再手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