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网膜病变(familial exudative vitreoretinopathy),此病同时侵犯双眼,两侧病情轻重不一。眼底改变早产网膜病变酷似,但本病发生于足月顺产新生儿,无吸氧史,且多数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史。(一)发病原因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二)发病机制有人认为是胚胎网膜管和玻璃体发育异常,属先天性网膜皱褶的变异型,然而亦有人认为,足月产新生......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二)发病机

有人认为是胚胎网膜管和玻璃体发育异常,属先天性网膜皱褶的变异型,然而亦有人认为,足月产新生儿在网膜发育上可出现个体差异或发育不良者,网膜齿缘附近存在无管区,出生时,因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氧饱和度的骤然上升,胎儿氧分压(fetal PO2)转入新生儿氧分压(neonatal PO2)时的急剧变化等,导致网膜末梢管收缩,阻塞,使局部缺,缺氧,诱发周边部眼底管异常增生,从而起渗出,出机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产生与早产网膜病变有着极为相似的眼底改变和演变过程。

临床表现

本病为慢性进性疾病,视力损害因网膜与玻璃体病变轻重而有所不同,当发生牵拉性网膜离时,可致失明,病变发展常限于幼年时期,至18岁后如无牵拉性网膜离则很少再有视力下降,据报告牵拉性网膜离发生率可达21%,绝大多数见于30岁之前。

有作者将本病分为3期:

1.第1期

用间接检眼镜加巩膜压迫检查,可见颞侧周边部网膜受压处及其周围苍白,网膜管无异常,网膜亦无渗出性改变。

2.第2期

颞侧网膜自赤道部至齿缘出现新生管,网膜及其下渗出,局限性网膜离,颞侧纤维管膜牵网膜管,成黄斑偏位。

3.第3期

病变进一步发展,发现牵拉性网膜离,网膜网膜下有大量渗出。

并发症

可并发内障虹膜萎缩,新生管性青光眼等眼球前段病变。

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FFA显示网膜管分支众多,分布密集,在赤道部附近呈扇形并突然中止,末端,有异常荧光素渗漏,眼底周边部网膜毛细管有无灌注区。

诊断

有家族史,无早产吸氧史,双眼罹病,玻璃体混浊以及特殊的检眼镜下和FFA所见,为本病诊断的重要据。

鉴别诊断

需要与本病鉴者有早产网膜病变和Coats病早产网膜病变有早产,低体重,吸氧史,无家族史,Coats病无玻璃体病变,无广泛的玻璃体网膜粘连,且渗出也不限于周边眼底,检眼镜下表现与本病迥异。

治疗

(一)治疗  

本病尚无有效治疗。病变区早期激光光凝,有望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本病发生的牵拉性网膜离复位困难,必要时可试玻璃体切割和巩膜扣带术。  

(二)预后  

预后的优劣,决定于病变程度和病情是否进展而异。如病变停止于第1期,视功能尚可保持。如继续发展,玻璃体网膜损害严重,则预后不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聚星障

下一篇 结核性角膜病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