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聚星障

聚星障是黑睛上生多个细小星,伴涩痛、畏光流泪的眼病。病见于《治准·杂病·七窍门》。常在热病后,或慢性疾病,或月经不调等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发病,多单眼为患,也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本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不及时,可发生白陷、凝脂等症,愈后遗留瘢痕障,影响视力。与西医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相类似。《治准·杂病·七窍门》:“聚星障,乌珠上有细颗,或白色,或微黄,微黄者,急而......
目录

病症介绍

治准·杂病·七窍门》:“聚星障,乌珠上有细颗,或白色,或微黄,微黄者,急而变重。或联缀,或团聚,或漫,或一同生起,或先后逐渐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四,四而六七八十数余。如此生起者,初起者易治,生定者退迟,能大者有变,团聚生大而作一块者,有凝脂之变,联缀四,傍风轮白际而起,变大而接连者,白陷也。若兼赤爬绊者退迟,若星生于丝尽头者亦退迟,进速且有变,盖接得生气之故。此大抵多有痰火之患,能保养者庶几,斫丧犯戒者变生焉。”

病因病机

一、风热风寒外侵,上犯于

二、外人里化热,或因肝经,复受相搏,上攻黑睛。

三、过食五辛,致蕴积湿热熏蒸黑睛。

四、肾阴虚,或热病后阴津亏耗,虚火上炎。

临床表现

病情初起,沙涩疼痛,畏光流泪抱轮红赤或红赤不显;黑睛骤起障,如针尖或称星大小,色灰白或微黄,少则数颗,或齐起,或先后渐次而生,其排列式不一,可漫排列如云雾状,可联缀呈树状,一般不化脓,但病程较长。若星风轮边际而起,扩大连接,中间溃陷者,变为白陷;若复感毒,团聚密集,融成一,溃人黑睛深层者,变为凝脂

诊断依据

一、自觉沙涩疼痛,怕光流泪,视力减退。

二、黑睛病变早期有多个针尖或称星大小之星,继之相互融如树状或地图状。荧光素钠染色阳性。伴有不同程度抱轮红赤

三、病变区知觉减退。

四、多有感冒、发热、劳累或精神刺激等诱因。

五、一般为单眼发病,少数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有复发倾向。

辨证论治

聚星障辨证要结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分析。首当辨病因, 审脏腑。若为外者,治当疏;为肝火者,治当清泻肝;为湿热者,治当清热化湿。对于病情缠绵反复发作者,常为虚实夹杂,治须分辨虚实之孰轻孰重,采用扶正法,耐调治,能取效。

外治以清热解毒、退明日为,并可结针刺、热法治疗。

一、

(一)风热上犯

:黑睛骤生星抱轮红赤,羞明隐涩,发热恶寒,热重轻,咽痛舌苔薄黄,浮数。

候分析:性轻扬,热性炎上,风热上犯于,故症见黑睛骤生星,抱轮发红等;人侵,卫气失宣,故发热恶寒;热为阳邪,故发热重,恶寒轻;风热上犯于,故咽痛舌苔薄黄,浮数,为风热在表之征。

治法:疏风热。

方药银翘加减。原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若加大青紫草可增强解毒之功。

(二)风寒

:黑睛星,抱轮微红,流泪羞明,恶寒发热重热轻,舌苔薄白,浮紧。

候分析:风寒外袭,上侵于,故症见黑睛星,抱轮微红等。风寒束表,卫阳受遏,故见恶寒发热为阴,故恶寒重,发热轻;舌苔薄白,浮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治法:发风寒

方药荆防败毒壳。羌活独活荆芥防风川芎辛温发风寒前胡柴胡桔梗,还可载药上,以利头。诸药配,以治风寒障。

(三)肝火炽盛

:星渐次扩大加深,白睛混赤,胞睑红肿,羞明流泪头痛溲赤,口苦苔黄,弦数。

候分析:黑睛属风轮应于,今肝经素有伏热,又夹外外相搏,以致肝火炽盛,性上炎,黑睛受灼,故病变扩大加深,症状剧烈。头痛溲赤,口苦苔黄,数为肝火炽盛之候。

治法: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草、栀子黄芩柴胡泻肝胆实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小便;肝火炽盛易伤肝阴,又虑中多苦之品,苦能化伤阴,故配生地、当归滋阴,使去而正不伤。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便通去大黄芒硝,加金银蒲公英千里光清热解毒之品。

(四)湿热

:黑睛星,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头重胸闷,溲黄便溏,粘,舌红苔黄腻濡。

候分析:过食赙五辛,肥甘厚味,以致酿成湿热湿性重浊粘腻,与热结,留恋不去,故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清阳被阻,气机不利,故头重胸闷湿困,运化失职,故便溏。粘,舌红苔黄腻濡是湿热之征。

治法:化湿清热。

方药三仁汤加减。杏仁、苡仁、蔻仁上宣中利下,芳香化湿浊;半夏、厚朴苦温燥湿通草竹叶滑石清利湿热,诸药化湿清热之,服至舌苔退净,湿化热清,则转为退

(五)阴虚

:病情日久,迁延不愈,星,抱轮微红,羞明较轻,眼干涩不适,舌红少津,细或数。

候分析:素体阴虚热病伤阴,以致阴虚无力邪气久留不解,黑睛星,迁延不愈。阴亏虚火上炎,故抱轮微红,羞明较轻。眼干涩不适为阴津不足,失濡养。舌红少津,细为阴虚津乏之征。

治法:滋阴

方药加减地黄壳、杏仁中重用生地、熟地滋养水,当归柔润养牛膝性善下,与二地用,以降上炎虚火羌活防风退。诸药配,则能滋阴,退。若阴不足者,可加党参麦冬生津虚火甚者,可加知母黄柏滋阴。此外,还可加菊花蝉蜕等以增退之功。

病至后期,遗留瘢痕障者,参照宿治疗。

二、外治

(一)银黄注射液稀释一倍后滴眼,或用熊胆眼药水滴眼,每日6次以上。病情重者,可用银黄注射液0.5毫升作球结膜下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二)1%无环鸟苷或0.1%碘苷滴眼液滴眼。在急性期1—2小时滴眼1次。眼眵多者加用抗生素眼液或眼膏。

(三)病变影响瞳神缩小者,必须滴用扩瞳,如1%阿托晶滴眼液,次数视病情而定,防止瞳神干缺。

(四)用秦皮、银黄芩大青紫草竹叶防风水,作湿热

(五)病至后期,遗留瘢痕障者,点用犀黄散清热解毒,退

三、针刺治疗

可选用睛明、四白、丝竹空、攒竹、谷、足三里、光明、俞等,每次取局部1-2,远端l-2,每日1次,视病情选用补泻手法。

预防调摄

聚星障常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发生,故增强体质、保持正气是防止聚星障本措施。平素要注意锻炼身体,保持七情和畅,饮食调理适宜,以使体阴阳相对协调。

如有感冒等热性病发生,在发热期或发热后,须注意眼部病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已病后,古人提出要善于保养,并要注意眼部清洁,切不可乱加揉擦。在强光下可戴防护眼镜。护理上劝病人思想阔,及时服药点药,饮食注意清淡,保持大便通畅,以利早日康复。

预后

聚星障如能早期治疗,效果尚好;若治不及时,常易反复发作,不仅难以速愈,且易变生白陷、凝脂等,愈后常留瘢痕,影响视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