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腺性唇炎

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是以部黏液腺增生肥大并分泌增多为特征的部疾病,下多见,上偶发,是临床少见病。有人认为是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的一种表征。前并没有明确定论,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后天性的可能因素包括使用具有致敏物质的膏、吸烟、口腔卫生不良等。有人认为此病为克罗恩病的一种表现。好发于下、上及颊部黏膜,可同时伴有肥厚的黏液腺。表现为......
目录

病因

前并没有明确定论,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后天性的可能因素包括使用具有致敏物质的膏、吸烟、口腔卫生不良等。有人认为此病为克罗恩病的一种表现。

临床表现

好发于下、上及颊部黏膜,可同时伴有肥厚的黏液腺。表现为肿胀,上覆一层黏液薄膜,每当晨起时上和下常粘到一起。在下红缘及齿面部有多数界限清楚的黏液腺管,像筛孔似的布在黏膜表面。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即单纯型、浅表化脓型和深部化脓型。

1.单纯型腺性唇炎即Puente型

最常见,特征性病变为部有数个到数十个2-4mm大小的黄色小结,中央下凹,管扩张,从两侧挤压部时,有黏液样物质从管排出。增大的部可达正常人的2-3倍。单纯型以黏液腺增生为

2.浅表化脓型腺性唇炎即Balz Unna型

又称Balz病。特点为肿胀疼痛,质较硬,伴有浅表性溃疡,表面结痂,除去痂皮后,红色湿基底部。挤压时可从腺的处排出微浑或脓性液体。进入慢性阶段后,黏膜表面有时可呈白斑病样改变。

3.深部化脓型腺性唇炎即Volkmann型

部深在感染伴有脓肿和瘘管成。脓肿反复发作,与瘢痕交互存在。挤压部可排出脓性液体。黏膜表面溃烂、结痂部增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轻度的全身症状

治疗

1.局部注射泼尼松龙混悬液治疗,或用放射性同位素32P贴

2.服10%碘化钾溶液,应注意碘过敏用。

3.有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局部药物治疗。

4.对唇肿胀明显,病损长期不愈疑有癌变者,尽早活检明确诊断。

5.也可采用中医中药的法进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白塞病

下一篇 芨芨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