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

病毒感染性口炎疱疹口炎(herpetic stomatitis)的发病率最高,是由疱疹病毒感染起的口腔黏膜疾病,也可能单独发生在周皮肤。有自限性。疱疹口炎又称疱疹齿口炎,由疱疹病毒Ⅰ型发的急性口腔黏膜感染,通过沫和接触传染。发热性疾病、感冒、消化障碍、过度疲劳等均可为诱因。单纯疱疹病毒属于DNA病毒。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Ⅰ型......
目录

发病原因

疱疹口炎又称疱疹齿口炎,由疱疹病毒Ⅰ型发的急性口腔黏膜感染,通过沫和接触传染。发热性疾病、感冒、消化障碍、过度疲劳等均可为诱因。

发病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属于DNA病毒。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Ⅰ型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和器官的感染;Ⅱ型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肤黏膜以及新生婴儿的感染。Ⅰ、Ⅱ型病毒可用荧光免疫检查及细胞培养鉴,二者间存在交叉免疫。近年来,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分癌和宫颈癌

人是单纯疱疹病毒的天然宿。正常人中约有半数以上为病毒的携带者。病毒呼吸道,口腔黏膜或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原发感染大多通过与患者直接接触获得,如通过接,使用疱疹口炎患者用过的餐具等。正常人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大多局限于皮肤黏膜表层。特易感者,如新生儿、严重养不良或有其他感染的儿童、免疫缺陷和应用免疫抑制者,可发生。原发性感染多为隐性,仅有10%的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原发感染发生后,病毒可持续潜伏在体。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在人体中不产生永久免疫力,故每当机体抗病力减弱时,如发热肠功能紊乱、月经妊娠、病灶感染、过度疲劳和情绪环境改变时,体潜伏的病毒即活跃而起发病。

原发性感染早期出现补体依赖性中和抗体,即须有补体参与才能中和病毒,后期代之以非补体依赖性中和抗体。抗体对消除病毒血症和缩短病程起一定作用,但不能预防感染复发。某些易感者虽有抗体仍可发生严重疾病,这可能由于病毒潜伏在白细胞,或者病毒虽与抗体结但仍具感染性,以及免疫淋巴细胞、干扰素或分泌性抗体相对缺乏。清抗体阳性者对单纯疱疹病毒抗原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其致敏T淋巴细胞能释放各种淋巴因子,且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可直接杀伤。因此,细胞免疫缺陷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的患者局部或全身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均可相当严重或迁延不愈。巨噬细胞对限制单纯疱疹病毒复制和阻止其扩亦有一定作用。感染起的特异性免疫可消除大部分的病毒。少数病毒侵入周围神经,并沿神经轴索移至三叉神经或感觉神经,在神经细胞潜伏。潜伏机制仍不清楚,有人认为与下列因素有

1、由于神经细胞不增殖,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特异性转录酶,因而病毒与宿细胞均维持原状。

2、特异性IgG抗体与病毒表面抗原结,使病毒基因组处于抑制状态,因而长期潜伏。当有发热、着凉、吹日晒、外伤月经妊娠焦虑等诱因时,神经细胞表面电荷的改变可使抗体与病毒结减弱或落,病毒基因组抑制,重新激活,并沿神经轴索移神经末梢附近上皮,如果细胞免疫亦受抑制,病毒就繁殖疱疹

症状

多见于1~5岁的儿童,亦可见于青少年。发病前有高热史。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疱疹缘和附着水肿周皮肤,翼等处也可出现成簇的疱疹

1、疱疹出现前2~3天(潜伏期):

患儿常有烦躁拒食发热与局部淋巴结肿大。

2、2天后:

温下降,但口腔症状加重,病损最初表现为弥漫性黏膜潮红,在24h渐次出现密集成群的针尖大小水疱,呈,周围环绕红晕,水疱很快破溃,暴出表浅小溃疡溃疡相互融成大溃疡,表面覆有黄白色分泌物。

3、1~2周

口腔黏膜恢复正常,溃疡后不留疤痕。

检查诊断

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

常规检查项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数量等。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耳垂末梢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细胞数

一般正常,少数可有外周白细胞增高。

2、细胞检查:

取皮肤黏膜疱疹刮取物作涂,检查多核巨细胞和核嗜酸性包涵体。

3、病毒培养:

病毒研究的发展常常与病毒培养和检测法的进步有密切的系,特椎动物病毒面,小和鸡接种、组织培养、超速离、凝电泳、电子显微镜和免疫测定等技术,对病毒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单纯疱疹病毒分离培养较易成功,许多组织培养法均可应用,宜取新鲜疱液接种。

4、测定清抗体:

用中和、补体结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患者清中多有抗体。

5、组织病理改变:

复发与原发性感染的病理变化相同,以细胞变性和坏死为

表皮细胞发生气球变性、网状变性和凝固性坏死,表皮松解而成水疱,因球变性比较明显,且多发于疱底部,故水疱常为单房性,表皮水疱最终亦可发展成表皮下水疱。少数网状变性可见于疱壁,有时可见细胞核分裂和上皮多核巨细胞。

陈旧水疱可见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被侵犯的细胞可见核包涵体,此包涵体在早期呈嗜碱性,Feulgen反应阳性,但在后期则变成嗜酸性,Feulgen反应阴性。

6、电图检查:

电图是通过电图描记仪将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助检查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一般无需特殊的检查,必要时,惊厥患儿可做电图等检查。

鉴别诊断

1.急性溃疡口炎

因细菌感染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小儿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口腔黏膜充水肿,很快溃疡溃疡在或连成大,上面覆盖较厚的渗出物成的假膜。疼痛明显,溃疡扩展到部疼痛更加剧。白细胞总数升高,持续超高热。

2.手、足、

由肠道病毒起,患儿表现低热或中度发热口腔黏膜出现在的疱疹溃疡,分布在颊、上部。手、足出现疱疹,这是本病的特征。

3.坏死性口炎

梭型杆菌感染牙龈边缘及乳头充水肿,呈暗红色,迅速糜烂坏死,治疗不及时可蔓延至的侧缘、、颊和部,患儿全身不适,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

无特效治疗,要为药物治疗。

一、的:

对症治疗以减轻痛苦、促进愈

二、原则:

尽量不使用抗生素

三、具体法:

1、局部可用碘苷(疱疹净)(研细涂之)或中药等。

2、进食前为减轻疼痛可用2%利多卡因局部涂之。

3、发热者给予退热,患病期间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如给予高维生素养流质,或静补充养。

4、口腔护理是必要的,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勤喂水,用刺激性、腐蚀性、酸性或过热的食品、饮料及药物。

5、重症可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无环鸟苷)200mg,4次/d;利巴韦林(病毒唑)200~400mg ,3次/d。可用注射液注射,或服抗病毒冲等。

6、发感染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

预防保健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孕期保健,提倡母乳喂养。

2、改善环境,避免或减少污染,避免被动吸烟。起居室定期通,保持室新鲜,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流时,室可用紫外线照射或用乳酸、食、中药苍术熏蒸消毒。

3、常户外活动和晒太阳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4、与病人隔离,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5、加强养,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新鲜蔬果。可给予高蛋白饮食(每天婴儿4g/kg、幼儿3g/kg、儿童2.5g/kg)及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龋病

下一篇 下颌后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