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颌下腺炎

颌下腺炎(submandibular adenitls)常与涎石病并发,最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病史短者数天,长者可达数年或更长。颌下腺炎多与涎石并发。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以慢性颌下腺炎多见。要原因是由于涎石堵塞导管系统后产生的排唾障碍和继发感染的炎性反应,常见的症状是进食时颌下腺部位肿胀和疼痛。若涎石为不完全堵塞导管,餐后肿涨可很快消失。颌下腺炎,若久不愈,反复发作,颌下腺呈退......
目录

基本概述

导管的阻塞和狭窄而导致颌下腺逆性炎症,称为颌下腺炎,常与涎石并发。临床表现要为颌下腺肿大,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导管溢处。 本病成年人发病率高,大多系慢性表现。前有较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法,治愈率较高。未及时接受治疗者,未正规治疗者,疗效欠佳,因此,早治疗是键。

疾病病因

要为颌下腺涎石阻塞,或手术和损伤造成颌下腺导管或邻近组织成瘢痕挛缩,使导管狭窄或阻塞,导致逆性感染。

临床表现

1、发热搏、呼吸增快;

2、颌下、底区明显水肿下皱襞红肿;

3、颌下腺疼痛、压痛,导管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慢性者,常有颌下区不适或胀痛;有硷味分泌物自导管排出;

5、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后逐渐缓解;

6、颌下腺肿大,质稍硬、压痛,挤压颌下腺时,导管有硷味或脓性分泌物排出。

诊断方法

1、发热、全身不适,白细胞计数增多;

2、颌下区肿胀、疼痛。颌下腺肿大,压痛;

3、患侧下区红肿,导管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4、慢性者可有颌下区反复肿痛史,颌下腺肿大,质稍硬,轻压痛;

5、颌下腺导管轻度红肿,有脓液或混浊液排出;

6、底咬可能显示导管结石

治疗措施

1、.病原治疗(去除涎石、导管扩大术);

2、物理治疗;(理疗)

3、抗生素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5、重者可作手术摘除颌下腺;

6、早期轻型病例以抗生素和其他助为

7、重型病例以静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8、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治疗;

9、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

辅助检查

1、对单纯早期颌下腺炎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

2、对慢性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和“B”。

预防措施

该病常与涎石并发,因此,预防的键是注意口腔卫生,多饮磷化水,防止涎石成。慢性颌下腺炎者,如反复发作,疗效不佳,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治愈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减轻。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坏死性龈口炎

下一篇 蒺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