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蒺藜

蒺藜 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蒺藜蒺藜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蒺藜平卧,无毛,被长柔毛或长硬毛;偶数羽状复叶,小对生,或斜短,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科,被柔毛,全缘腋生,花梗短于黄色雄蕊生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果分果瓣,硬,无毛或被毛,中部边缘有锐刺,下部常有小锐刺,其余部位常有小体,期5-8月,果期6-9月。其生于沙地......
目录

形态特征

蒺藜

蒺藜一年生草本。平卧,无毛,被长柔毛或长硬毛,长20-6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长1.5-5厘米;小对生,3-8对,或斜短,长5-10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科,被柔毛,全缘

腋生,花梗短于黄色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子房5棱,柱头5裂,每室3-4胚珠

果有分果瓣5,硬,长4-6毫米,无毛或被毛,中部边缘有锐刺2枚,下部常有小锐刺2枚,其余部位常有小体。期5-8月,果期6-9月。

生长习性

蒺藜生长于沙地、荒地、山坡、居民点附近。全球温带都有。生长于田野、路旁及河边草丛。

分布范围

蒺藜各地均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

繁殖栽培

繁殖

蒺藜蒺藜种子繁殖。8~9月种子成熟时选,个大、充实、饱满的绿白色果实,晒干备用。播前将种子摊于石碾上碾,使果瓣分,簸去果刺和壳渣,留下纯净种子播种。也可将种子在碾米机上碾两遍,筛选出种子。在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畦面浇透,撒上种子,覆盖严。点播时可50cm,株30~40cm挖,每种子4~5粒,覆土后浇水,667m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蒺藜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质疏松,质地肥沃的砂壤土

田间管理

1、间苗:在苗高4~7cm时,拔掉弱苗和过密苗,在苗高10cm左右时。撒播30~40cm留苗,点播每留壮苗2~3株。如发现缺株缺,应带土移栽补齐。

2、中耕除草:出苗后有杂草发生时,及时进中耕除草,锄时小苗期宜浅,以1~2cm为宜。

3、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应视地力情况,要进适当的追肥,一般应追施两次。

4、掐:在8月中旬后,为了使种子能集中成熟,可掐去各生长点,可使蔓上多生短枝,多结果,并能提早成熟。

病虫防治

1、病害:野生蒺藜病害很轻,人工栽培蒺藜常见病害有白锈病、黑斑病、白粉病和锈病及苗期猝倒病。

2、虫害:常发生虫害有蟋蟀、豆蚜、红蜘蛛等。

药用价值

性味

辛、苦,微温;有小毒

蒺藜归经

肝经

炮制

蒺藜:取净蒺藜至微黄色,碾去刺即可。

蒺藜:取去蒺藜,用盐水拌匀,闷透,用小至微黄色,取出晾干。

功能

解郁,活,明,止痒。用于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乳痈目赤障,风疹瘙痒。

①治身体痒,顽痹蒺藜四两(带刺,磨为末),胡麻仁二两(汤去衣,捣如泥),葳蕤三两,金银一两(磨为末)。四味炼蜜为。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龙潭家秘》)

②治眼疾,障不明:蒺藜四两(带刺),葳蕤三两()。共为。每早服食后三钱,白汤调服。(《龙潭家秘》)

③治胸痹中胀闷不通或作痛:蒺藜一斤,带刺,磨为细末。每早、午、晚各服四钱,白汤调服。(《龙潭家秘》)

④治通身浮肿:杜蒺藜日日汤洗之。(《圣惠》)

蒺藜⑤治奔豚疝瘕蒺藜十两(带刺),小茴香三两(),乳香没药各五钱(瓦上出汗)。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龙潭家秘》)

⑥治急痛:捣蒺藜子末,蜜和服如胡豆大二,日三服。(《外台》)

⑦治肿痛:蒺藜子一升,令黄,为末,以麻油和之如泥,令焦黑,以故熟布上,如肿大小,勿孔贴之。干易之。(《千金蒺藜

⑧治乳胀不,或乳岩作块肿痛:蒺藜二、三斤,带刺,为末。每早、午、晚,不拘时,白汤作糊调服。(《龙潭家秘》)

当归、杜蒺藜等分。上为末,米饮汤调服,食前。(《儒门事亲》当归

药理作用

1、蒺藜的抗衰作用和强壮作用

在临床上发现蒺藜皂苷能增强机体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可用来防治老年人免疫功能降低。

2、蒺藜的性强壮作用

蒺藜中提取的一种单一成分皂苷——原薯蓣皂苷能增强性欲,提高性能力。

3、蒺藜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蒺藜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缺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并且与提高机体源性抗氧化能力、降低脂质的氧化程度有

蒺藜的图片4、蒺藜管的作用

能增加部位的供,起到改善环、保护缺组织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蒺藜皂苷对磷酸二酯酶有抑制作用。

5、蒺藜神经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蒺藜皂苷可以降低缺氧/复氧诱导的皮层神经元的凋亡,减轻细胞损伤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钙超载有

6、蒺藜的抑癌作用

在研究中还发现,蒺藜醇提取物中的蒺藜总皂苷可显著抑制人乳腺样细胞的增殖。

7、蒺藜利尿作用蒺藜果实的水浸液部分具有轻微的利尿作用,临床上对腹水水肿病人有效。

8、蒺藜的降糖作用

蒺藜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和正常小的糖耐量。

9、蒺藜的其他作用

研究发现蒺藜具有调脂、调微量元素含量、抗菌镇痛、保护网膜神经细胞等作用。

植物研究

蒺藜

成分

蒺藜多糖;生物碱哈尔满、哈尔碱、哈尔醇、对羟基苯乙酮基一3甲氧基一4羟基取代桂皮酰胺;黄酮;氨基酸;甾体皂甙等。

显微鉴

本品粉末黄绿色。纤维木化,上下层纵横交错排列,少数单个在,有时纤维束与石细胞群相连结。石细胞或类,成群。种皮细胞多角或类,直径约30μm,壁网状增厚,木化。草酸钙晶直径8~20μm。

理化鉴

取本品粉末5克,加70%乙醇20毫升浸泡3小时,滤过,取滤液5毫升,去乙醇,放冷,残渣溶于少量酐中,加入浓硫酸数滴,呈红紫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颌下腺炎

下一篇 接触性唇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