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石斛

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万丈须、金钗石、扁金钗,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像古代头上的发钗而得,有“致富仙草”“药界大熊猫”等美称。金钗石斛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不分枝,具多,干后金黄色;革质,长,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的鞘;总状花序从具或落了的老中部以上部分发出,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
目录

形态特征

金钗石斛 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上部多少回折状弯,基部明显收狭,不分枝,具多有时稍肿大;节间多少呈倒,长2-4厘米,干后金黄色。

革质,长,长6-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的鞘。

金钗石斛总状花序从具或落了的老中部以上部分发出,长2-4厘米,具1-4朵花序柄长5-15毫米,基部被数枚筒状鞘;苞片膜质,卵状披针,长6-13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长3-6毫米;大,白色带淡紫色先端,有时全体淡紫红色或除盘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外,其余均为白色;中萼片,长 2.5-3.5厘米,宽1-1.4厘米,先端钝,具5条;侧萼片相似于中萼片,先端锐尖,基部歪斜,具5条萼囊,长6毫米;花瓣多少斜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基部具短爪,全缘,具3条和许多支唇瓣卵形,长2.5-3.5厘米,宽2.2-3.2厘米,先端钝,基部两侧具紫红色条纹并且收狭为短爪,中部以下两侧围抱蕊柱,边缘具短的毛,两面密布短绒毛,盘中央具1个紫红色大斑块;蕊柱绿色,长5毫米,基部稍扩大,具绿色蕊柱足;药帽紫红色,,密布细乳突,前端边缘具不整齐的尖齿期4-5月。

生长特性

金钗石斛 种子在人工条件下萌发和幼苗增殖生长规律金钗石斛种子极小,呈粉末状,长度为0.75~1.10 mm,宽为0.09~0.20 mm。只有在光镜下才能看清它的构造。野生条件下,只有与其它共生才能萌发萌发率极低。人工条件下给予丰富的养分及适应的光、温、水湿条件,则能正常萌发金钗石斛

育苗习性

成熟种子无菌播种12 d后始萌,60 d后长成约1 cm高,具有2~3球茎,并始生。将球茎接种于驯化培养基中培养60 d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进培养,过60 d左右,每株小苗可成3~7个侧芽。在增殖培养过程中,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小苗侧芽的能力增强,数量增多。将增殖苗培养基中高约2 cm左右的正常小苗接种于成苗培养基上进培养。60 d后小苗高约4 cm左右,展,浅绿色,增粗,根系发达。此时的苗,由于假鳞茎较嫩,根系较长,出瓶移栽成活率较低,把健壮成苗的较长根系适当剪去后,再转接于壮苗培养基中进培养,13 d后成苗有新重新长出。30 d后,成苗变为浅黄绿色,假鳞茎韧性增加,根系发达,长1~2 cm,白色浅绿色,并附有大量的白色根毛。此时可进移栽。金钗石斛种子从播种到出瓶炼苗,需培养9~10个月的时间。

金钗石斛野生苗生长习性 金钗石斛株丛生长良好与否,与其的长短及多少紧密相根系长、健康、旺盛的,其粗、长,深绿、油亮,反之假鳞茎细,子泛黄,植株长势差或叶片落。金钗石斛的成活在一年中有两次明显的生长旺盛期,第1次在2~4月,第2次在9~10月。生长旺盛时,生长部位相当明显,为嫩绿色,吸附树上,甚至一些在表面分生叉金钗石斛

当年贴树栽培金钗石斛,由于完全被移动,受伤的老要在6月份雨季后吸水始恢复活力,由灰白色变为嫩白色淡绿色,有的在表面又分生叉,新生根尖嫩绿色。随着生长伸长,一旦遇到树干,很快吸附在树皮表面;当年萌发生长的笋,则在4月下旬才萌发;高苗的新比笋萌发快,在高苗仅为2~3 cm 时就有大量新萌发并旺盛生长

结果习性

金钗石斛结果习性 2月中、下旬,在3年生假鳞茎的中上部始有花芽萌发,3月下旬,始膨大,10 d左右,。即3月底进入始期,4月初进入期,每序2~4朵小花。4月中、下旬,陆续进入末期。金钗石斛从花芽出现到,需要约40 d左右,一个花序从始到未期为10~13 d。

金钗石斛可挂果约1年。种子成熟期为11~翌年2月份。未成熟种子白色,成熟种子淡黄色。通常在果皮出现黄色,未列前采收并播种。

植株生长 金钗石斛假鳞茎的基部通常备有2个储备,一般情况下,每年都会从上一年的假鳞茎基部抽发笋,常以一母带一笋的生长发育式来成株丛。少见有2个储备都同时萌发生长的。 每年的2月中旬,始有笋萌发。当年生笋生长情况见表1。

2月中旬,在上一年生的新株基部始有笋萌动,4月下旬始有少量新从其基部萌发生长,此后,球基部逐渐变细而消失。金钗石斛笋长度生长旺盛期从4月下旬始,即生后,生长明显加快,至八九月份,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此时,假鳞茎生长点为,有1枚。当年生假鳞茎的大小与其母株的健壮、大小程度有一定的系。 翌年,2年生假鳞茎仍保持绿色要承担抽发笋,进无性繁殖。笋萌发时,正是西双版纳的干旱季,作为母株的二年生假鳞茎有发软萎缩现象。进入4月份,2年生假鳞茎有大量新从基部萌发并快速生长,入夏后,2年生假鳞茎陆续有渐渐黄枯,但落不明显。

第3年,3年生假鳞茎黄绿色,有残或无,三年生假鳞茎要承担有性繁殖的任务:4月份为期。5~翌年2月,挂果养育种子。此后,不再结果,有性生殖结束。偶见基部有抽发笋现象。

第4年,4年生假鳞茎黄绿色,无,有明显的花序落痕。4年生的假鳞茎要承担着养育整株丛及进高位苗的繁育任务:每年3~4月,已的假鳞茎的中上部会有1~2个高位萌发生长,悬空的高位苗生命力相当强,约3 cm高时,就会有大量的从其基部萌发并快速生长,成为一株完整小苗,4~5月份是高位生长旺盛期,长可达1~4 cm,此时,可将其剪下进移栽。

偶见2~3年生的假鳞茎上有高位萌发生长,特是当假鳞茎受损或折断时,受损处会有高位萌发,利用金钗石斛萌发高位苗的特性,可进平卧扦插繁殖。少部分4年生或4年生以上的老株,另一贮备萌发抽笋,特是当其杆受损或折断时,另一贮备会被激活萌发

生态环境

金钗石斛 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湿度大于80%、1月平均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

地理分布

金钗石斛

注:此处的金钗石斛区河南伏牛山“金柴”,虽同音同属石斛属植物的,但不是同一品种。

栽培技术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 吊兰,是一味常用的贵中药材。石斛以入药,性、味甘,具益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光少苔、食少干呕暗不明等症。 金钗石斛

场地

石斛的场地选择应考虑其生长环境的特性。在适宜石斛生长的地区,应选择半阴半阳的空地,并搭建遮阳网架。网架应呈屋结构,中间高度为5米,两边高4米。在栽植石斛苗时,应盖上遮阳网,以75%的遮光度为宜。此外,金钗石斛具有附生性,偏好阴暗湿润的环境,因此栽培地宜选择在石集中、石质松粗糙、易吸潮且有苔藓生长的石头上。

对于贴树栽培,推荐选择黄杨树和黄桷树、卷子树、桐子树等树种。黄杨树应选用干直径5-8厘米的活体大树作为石斛种植床,春季移栽,移栽密度宜为3米×3米。这些树种的树皮粗厚,具有纵向沟槽,树茂盛,树干粗大,适石斛附生。成活后的黄杨树可供第二年春季石斛栽植使用。正常养护是确保石斛良好生长键。

种苗选择处理

选种时,应选择无病、无虫危害、无霉变的健壮石斛分蔸苗、组培苗作生产用种苗,种苗还可以用金钗石斛中上部的上先长后长成新的小植株(带苗,农民称之“龙抱柱”);切忌有病虫危害和采收时间长而发生干烂霉变的种苗作为扩大生产用种,否则将会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种苗据苗源情况进分蔸,苗源充足,每窝5-8苗,苗源缺乏每窝2~3苗或单株或带苗。

栽培时间

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种植宜选在春(2月下旬~3月)、秋(9月下旬~10月)季栽种为好;实践明,春季栽种比秋季栽种更好。这要是充分利用植株休眠,体积累有机养料充足和阳春3月,候回升,和日暖,万物复苏的黄金季,温湿度、日照、雨水利于石斛迅速萌发。秋季种植是利用秋天的适宜温度(利用“小阳春”的特殊候)进种植。栽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后,即可选择最佳种植季大力发展石斛生产。

栽培

(1)贴石法:将过科处理后的小窝种苗基部紧贴石头,然后用线卡固定,将牢固地固定在石头表面,然后再用腐熟牛粪、苔藓覆盖石斛部,嫩向上,密度30cm×30cm。

(2)贴树法:选择树杆较粗大、沟槽多而深的阔树[如黄桷、乌桕(俗称卷子树)、柿子树、桐子树等],在树体淋雨面,用刀在较平而粗的树或树干上砍一浅裂,将已处理好的石斛,用竹钉或索将基部固定在裂处,然后再用牛粪:泥土(5:1)涂于石斛部。贴树栽培的密度一般30~40厘米一窝进栽种,为防止吹和雨水冲刷,一般应捆两圈,以固定须根于树干或树丫上,使其新生出后沿树体紧密攀沿生长

田间管理

设施环境管理

金钗石斛

(1)温度与光照管理

金钗石斛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因而为建适于其生长的温度环境,在夏季温度高时,设施大棚须加强通热,通过遮阴棚、喷雾降温、通降温等式调控棚温度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在冬季温低时,应将设施大棚密封好,必要时可通过各种加热式使得设施温度上升以防冻伤植株

金钗石斛喜阴,应采用遮阴措施以降低光照。生长期的金钗石斛遮阴度以60%左右为宜。幼苗刚定植完成时,大棚须盖有70%遮阴度以上的遮阴网,以防强光曝晒导致幼苗萎蔫,影响成活率。高温、高强光的夏、秋季,大棚的遮阴网须盖好、盖牢,因为高强光很容易让植株提早封,长不高,影响产量。冬季应适当揭阴棚以利透光,延长生长期。贴树栽培(附栽培)的,应在每年冬、春季适当剪去附植物过密的条。

(2)水分与湿度管理

水分管理是金钗石斛栽培过程中的键环之一。刚移栽的石斛苗对水分最敏感,此时一般应控制基质的含水量在60%~70%为宜,具体操作时以手抓基质有湿感但不滴水为宜。移栽后7天(幼苗尚未发新)空湿度保持在90%左右,7天后,植株始发生新,空湿度保持在70%~80%。

夏秋高温季则尽量控制水分,以基质含水量在40%~50%为宜;进入11月以后的冬季,温逐渐降低,温度在10℃以下时金钗石斛基本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对水分的要求很低,应控制基质含水量在30%以

越冬管理

越冬管理要是保温,措施有加二道膜、烟雾防冻、人工加温等。进入冬季前要对金钗石斛进抗冻锻炼并适当降低湿度,每15天喷1次水。

注意事项

条件成熟栽,条件不成熟暂时不栽,必须人为创造适宜石斛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栽培地的遮荫、灌溉水源等)再栽。石斛不能种植在雨水淋不到的地

采收介绍

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采收全年均可进,通常宜在冬季采收。采收的确定办法,每年冬季,两年生以上的叶片始变黄,部分始落,标志已成熟,一般在11月后采收为宜。采收法是用剪刀或镰刀从基部将老植株剪割下来,留下嫩的植株,让其继续生长,加强管理,来年再采。所谓一年栽种,多年受益就在于此。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金钗石斛,味甘、淡、苦;入

成分

含生物碱,要为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6-羟基石斛碱(6-hybroxydendrobine)等。

功能与

石斛的功能要是益生津,养阴清热。临床用于热病伤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光少苔。具有增强免疫、强阴生津止咳、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病后虚热、 抗癌、益生津滋阴清热、清、明、调脂、降 糖等。对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

功效

金钗石斛是中国传统的贵中药,在“农本草”中列为上品。现代医中医药理研究表明,石斛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衰老、抑制肿、补五脏虚劳面有明显的效果。民间有“救命仙草”之称。俗称药黄金,性,味甘,淡,微咸。生于石壁上,丛生。保健功能:滋阴,益,建,降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止咳,防感冒,抗疲劳的功效 。

1、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金钗石斛兰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华酶(SOD)水平,降低过氧化脂质(LPO),调单胺类神经介质水平,抑制类似单胺氧化酶(MAO),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近些年备受注的石斛兰多糖也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活性和抗衰老、抗辐身等多种功效。已发出的中成药与保健品深受人们青睐,如皮枫斗晶、石斛、清宁、益肠汤、石斛露、石斛、养阴服液及石斛等。以皮石斛加工的“枫斗”或“环石斛”,被称为“金耳环”、“金枫斗”,畅销于东南亚及欧、美。

2、活化瘀,提高管功能

金钗石斛兰含有酯类成分,具有活化瘀、扩张管及抗凝结,治疗搏管炎,成,动脉硬化塞等作用。由石斛兰、金银等药材提取加工的宁注射液,有清热养阴、活化瘀等功能。

3、 抗肿

金钗石斛兰中提取的菲类和联苄类物质,有抗肺癌卵巢腺癌和前细胞病的作用。能促进T细胞生长和淋巴细胞产生抑制因子,起到增强免疫的作用。金钗石斛的酸乙酯提取物对人体肺癌细胞、人体卵巢腺癌细胞、人体早幼粒细胞病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特肺癌细胞有极大抑制作用,抑制率高达74.7%-97.2%。从石斛兰粗提物中分离鉴定出的2个化物Lusianthridin和denbinobin,具有与粗提物同样的药理作用,且前者对移植肉瘤S-180也有抑制作用。

4、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金钗石斛对肠管有兴奋作用,可使收缩幅度增加。药理试验表明,服石斛能促进液分泌,帮助消化。石斛碱与非西汀药效相似而作用较弱,石斛浸膏能刺激小肠平滑的收缩,促进肠蠕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收到独特、满意的效果。

5、治疗眼科疾病

石斛兰对眼科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半乳糖性内障不仅有抑制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保持晶状体的百分率为36.8%。在治疗内障面,对半乳糖所致的酶活性异常变化有抑制可纠正作用,也能阻止或纠正因半乳糖性内障所致的晶状体总脂类与总固醇的比例失调。中药处“清睛粉”用石斛兰、麦冬等组成,有滋阴热、疏风清热、通结、退之功效,用于联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移植手术,效果较好。“石斛夜光”由石斛兰、人参等25味中药材组成,对治疗内障青光眼神经炎等有较好疗效。

应用

  1. 用于热病伤津胃阴不足,渴用鲜石斛配伍鲜生地、麦冬花粉等;养阴汤以本品与沙参麦冬玉竹等同用,治胃阴不足津亏渴。

  2. 用于阴虚津亏,虚热不退,可配伍生白薇麦冬等药同用。

  3. 本品有明及强膝作用。如石斛夜光,即以石斛配伍菊花菟丝子枸杞子、熟地等药,治视力减退;配伍熟地、枸杞子、牛膝等药,可治肾阴亏损,膝软弱。

用量用法

6~15克;鲜用15~30克,入汤先煎。 使用注意:温热病不宜早用;湿温尚未化者忌服。

植物考证

石斛一始见载于《 农本草》。据 马继兴《农本草注》记载:"石斛,一 林兰。味甘,平,无毒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藏虚劳嬴瘦,强阴。久服厚肠,轻身延年"。据以上记述,仅对石斛的性味、功能与治范围等作了一定叙述,而对石斛的态、特征等未有描述。因此,无法考所述为何种植物

录》(据《本草纲》转载)谓:"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这里对石斛的产地及生境作了第一次的记载。石斛属资源丰富,包含 环石斛、 霍山石斛、 金霍斛、 仙斗、 斗、 西枫斗, 霍斛,石斛、河南省伏牛山“金柴”(石斛的一种,实为石斛等)等;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 皮枫斗、铜皮枫斗、 黄草等。其要保健功能:滋阴,益,建,降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止咳,防感冒,抗疲劳的功效。

贵州 赤水金钗石斛,属 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悬崖峭壁之间,终年饱云雾雨之滋润,受日月阴阳华。以基入药,具有生津、清热消炎、清音明、防癌抗癌之功能,是驰外的珍稀贵中药材。

《本草纲》称它有“强阴、厚肠、补孢不足、轻身延年”之功效。 历史上医家称“霍山石斛”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味浓厚而无脂膏,养益液,却无清凉碍之虑,确为无上妙品。以之代生津、嗓音不衰;取之提炼,抗菌防癌,延缓衰老。因此功效奇特,市场稀缺,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被誉为中华九大 仙草之首。金钗石斛 为常用中药之一,早在《农本草》中就有记载,并列为上品。有养生津滋阴清热、明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暗不明。石斛药用历史悠久,药用成分既丰富又均衡,能治疗多种疾患,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 慢性咽炎、肠疾病、眼科疾病,塞性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癌症的治疗或助治疗。产于贵州省赤水市的金钗石斛是金钗石斛中的极品,石斛碱含量高,味苦,药效最佳。

贵州省赤水金钗石斛是珍贵的植物中药材,是生长在深山之中,功效比人工金钗石斛要好得多,由于它的珍贵性,采摘艰难,产量少。

贵州省赤水金钗石斛为传统药用正品石斛

最早记载石斛产地的《 录》曰:“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新修本草》、《 本草图》及以后诸家本草均沿用《录》的记载。《本草衍义》曰:“石斛,细若小草、长三、四,柔韧,折之如肉而实。”而现存的《类本草》、《 本草品汇要》和《本草纲》均沿用了以上记载。结石斛属植物的分布、生长环境和《本草衍义》中对石斛的态描述,可知 贵州省赤水金钗石斛珍贵性。

“木斛”及其他石斛品种考

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一药,顾思义,是专指生于石上的石斛。至于附生于树木上的 石斛属植物,古代本草亦有记载,称之为木斛。《 本草集注》曰:“生栎树上者木斛,其长大而色浅。……今始安亦出木斛,至虚长,不入,惟可为汤用尔。俗最以补虚,疗脚膝。”《本草图》曰:“惟生石上者胜。亦有生栎木上者,木斛, 不堪用。”《本草衍义》曰:“今人多以木斛浑医工亦不能明辨,世又谓之金钗石斛,盖后人取象而言之。然甚不,将木斛折之, 中虚如禾草,长余,但色深黄光泽而已。”考以上本草所述木斛,是指附生于树木上而长达30厘米以上(长余)的 石斛属植物要如 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 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及金钗石斛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的药材。这些木斛,随其所附生的树木不同而药性亦有所不同。前人认为,木斛本不能作为生于石上而长9~12厘米左右(长三、四)的石斛药用。在中国石斛商品药材中,仍然混充大量的木斛在使用,应注意鉴,予以纠正。

于石斛的混乱品种,历代本草中亦有记载。如《新修本草》曰:“今荆襄及汉中、江左又有二种:一者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而性冷;一种大如斛,生服,乃言胜干者。亦如麦斛端。其余斛如竹,节间也。”《本草图》曰:“其江南生者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麦斛;一种大如斛。”考《新修本草》和《本草图》所述“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者,可能是兰科 石豆兰属植物麦斛Bulbophyllum inconspicuum Maxim.、广东石豆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echt.及同属植物中的一些种类。而以上本草所述“一种大如斛”者,则可能是兰科石仙桃植物石仙桃 Pholidota chinensis Linkl.、 金石斛植物流苏金石斛Ephemerantha lonchophylla(Hook. f.)P. F. Hunt et Summerh.及同属植物中的一些种类。由上可见,中国古代石斛的品种来源也是比较复杂的。

金钗石斛药用部位是,而不是全草

最早记载有石斛药用部位的《 录》曰:“七月、八月采,阴干。”以后诸家本草均沿用了上述记载。石斛商品药材也是以入药。但《 中国药典》1995年版、《 中药志》、《 中药材手册》及新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中药鉴定》等现代中药文献将石斛的药材拉丁“全草+石斛属”的组格式,定为 HERBA DENDROBII,既不符历代本草记载,也不符实际用药情况。我们认为应+ 石斛属”的组格式,将其药材拉丁改为 CAULIS DENDROBII。

药用简史

金钗石斛 石斛作为药用最早见载于《农本草》,今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公元220~450年出版的《录》中也有着对石斛药用的记载,今亦有约1700年的历史。用石斛属植物加工枫斗则起源于清代,被记载于赵敏、赵楷《本草纲拾遗》及《百草镜》中,今有250年的历史,两则相一千多年。由于自19、20世纪起,石斛与枫斗两者的功效与应用在众多文献中均被视为一物共同述说,难以区分,因而对枫斗效用的叙述,只能自石斛古代文献说起。

石斛首见载于《农本草》,列为上品,谓:“……味甘,平,无毒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轻身,延年,长肉,逐皮肤邪热,定志除惊……”由以上记述可见,其功能与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脂肪肉瘤

下一篇 掌跖纤维瘤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