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胰腺囊腺癌

腺囊腺癌(Pancreaticcystadenocarcinoma)也属于腺的增生性囊肿,可从腺囊腺瘤恶变而来。本病在临床上十分罕见,仅占腺恶性肿的1%,有腺囊腺癌的最早文献报道分见于1911年Kaufman和1834年Lichenstem各自在德、美杂志上的报告。1963年,Cullen在Mayo医院所有的240万份在住院病历中,共发现资料完整、可以确诊的腺囊腺癌17例,止1......
目录

病因

腺囊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最近的大量研究表明,腺囊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

大量的研究支持腺囊腺癌与吸烟之间有密切联系,吸烟腺囊腺癌的可能机制:

①吸烟促使致癌物质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分泌到管,随后反流入管;②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对器官的特异性作用可随流入腺;③吸烟增加脂水平,促发腺癌,吸烟者可能因细胞甲基化水平低而易致癌,Stolzenberg等的实验实,保持足够的叶酸和吡哆醛浓度,可减少与吸烟相腺囊腺癌的危险性。

和分子流的研究大多支持慢性腺炎可以发展为腺囊腺癌,Friess的研究从分子水平明了慢性腺炎与腺囊腺癌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有研究显示,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腺囊腺癌的发病率降低,但也有研究显示,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并不会降低腺囊腺癌的发生率,且腺囊腺癌发病险可能增大。

不同种族饮后其腺囊腺癌发病率亦有不同。

实验研究表明,胰岛素在体外或体能促使腺囊腺癌细胞生长

研究显示,腺囊腺癌患者中有Hp清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Hp感染与腺囊腺癌有相性。

咖啡调查发现,咖啡能使患腺囊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研究明,咖啡可以抑制DNA修复并在DNA复制完成前诱导有丝分裂过程,是其致癌的要原因。

症状

腺囊腺癌的症状是上,中部隐痛或痛,和上部肿块,腹痛多不剧烈,有的病人仅为饱胀不适感;其他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消化不良体重减轻黄疸等,少数病人可出现消化道出;也有的病人平时无任何诉,仅在剖手术或尸检时意外发现本病的存在。

部肿块似其大小,小者在上部刚能触及,大者可充满整个腔,甚至伸入盆腔,块一般无触痛,可呈囊性感或坚硬实性感,当继发囊块可骤然增大,腹痛加剧,触痛明显,国赖传善等报道6例腺囊性肿,均因上部肿块和腹痛部疼痛而就诊,其中3例有难以忍受的痛者均为囊腺癌,当肿浸润或压迫总管时,可出现梗阻性黄疸

由于腺囊腺癌的症状与体征多无特异性,尤其在肿块较小阶段,常造成临床诊断面的困难,使许多病人在就诊时症状已存在数月或数年,甚至有长达15年者,Becker等报道,在最终确定腺囊腺癌的诊断之前,出现症状的时间为7个月至11年,平均为22个月。

饮食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预防

要针对病因预防,戒烟控,少和咖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都能有效预防腺囊腺癌的发生或降低腺囊腺癌的发病率。

治疗

1.手术切除腺囊腺癌,包括肿所在部位的部分正常腺,是治疗本病唯一有效的法。由于大部分腺囊腺癌的粘连较轻,即使有明显粘连也容易分离,因此,除非癌肿已广泛转移、全身情况极差、重要脏器被累及等情况之外,原则上都应争取治性切除。据病变的部位和范围、癌肿与邻近脏器的系、以及转移和浸润程度的不同,可分选择单纯囊肿摘除术、体尾加脾脏切除术、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全切除术等不同术式。在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使囊肿保持完整,一旦囊壁破溃,将导致的种植性转移。

2.在腺囊腺癌的治疗过程中,较容易犯的错误有:①对手术切除肿的难度估计过高,使一些过努力可以治性切除的肿,只作了姑息性和切除术或囊肿流术。

②仅据术中少量囊肿组织冻切检查,就轻易地诊断为腺假性囊肿、潴留性囊肿和囊腺瘤,并因而施囊肿、外流术。在国、外的文献资料中,都有腺假性囊肿或囊腺瘤不完全切除或流术后,发展为囊腺癌的病人。不能排除其中有的病人在最初手术时即为癌肿,但当时未能被发现的可能。因此,对病变性质一时难以确定的囊性肿块,尤其是粘液性囊肿者,应腺囊腺癌的治疗原则处理,切除肿块及其所在部位的部分组织。对于腺囊腺癌,切不可轻易囊肿流或外流术,不然不但达不到手术治疗的的,反而会增加囊肿感染的机会,贻误治性手术的时机。

3.腺囊腺癌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

检查

1.化验检查:

如果病人尿糖和糖增高,葡萄糖耐量下降,有助于确立腺病变的价值,Strodel综报道的62例腺囊腺癌病人中,伴有糖尿病者占11%。

2.X线检查:

部平上,可见囊壁钙化影,其态为或月状,Warshaw报道67例囊肿病人,其中7例有钙化影者均为腺囊腺癌,而腺假性囊肿,潴留性囊肿和囊腺瘤病人多无钙化灶。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一般无特异性诊断价值,但是,如果有十二指肠环扩大,或横结肠有移位者,可帮助推测肿块的部位和大小。

肾盂造影也无特异性诊断价值,通过左的推移向和压迫程度,可以了解肿块的部位,大小和生长向。

3.B型超声检查:

可以显示肿的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器官之间的系,有助于明确腺肿块的囊,实性,囊腔的大小和多寡,囊容物,囊壁及其间隔等的结构态的特征,为诊断与鉴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部CT:

可以较清楚地显示部肿块的部位,大小与周围脏器之间的系;CT可显示囊肿为孤立性或者是多房性的,后者常是腺囊腺瘤或囊腺癌的可靠征象;CT还能提示癌肿有无肝脏淋巴结转移,如果存在转移性病灶,则支持腺囊腺癌的诊断。

5.选择性动脉肠系膜动脉造影:

可以确定肿态,大小和所在器官,由于腺囊腔癌具有较丰富的液供应,可资与无运的腺假性囊肿以及运不丰富的腺癌相区腺囊腺肿动脉造影的要征象有:①围绕病变区大管的压迫,移位,扭,牵张和不规则,②供较丰富,体区充,表现为造影毛细淤积,③某些管包埋在肿组织中,并受病变浸润性累及者,提示肿为恶性可能,④动-静分流,⑤静回流受阻,⑥病变区无管或低管化者,也不能完全排除囊腺肿,Warshaw等对11例腺囊腔癌病人进动脉造影检查,仅有2例具有丰富的供,而10例囊腺瘤病人也只有4例属于供丰富者;另外19例囊腺肿动脉造影均是少供的。

6.逆管造影(ERCP)检查:

在诊断困难时,应用ERCP检查有助于排除慢性腺炎,腺假性囊肿导管癌,但是对囊腺癌与囊腺瘤的鉴无很大帮助,约有70%的腺假性囊肿病人管与囊肿相通;腺癌可表现为导管狭窄或梗阻,Warshaw等报道有50%的腺囊腺癌病人的管造影图像正常,33%的病人其管环绕肿成弓状。

粘液性管扩张(mucinousductalectasia)是一种新近才被认识到的癌前病变征象,当管上出现乳头状增生并产生大量粘液时,由于粘液充填了管,可以诱发梗阻性腺炎,这种损害累及部分或全部腺,病变进一步加重即可发生互管扩张,在作逆管插管造影时,在处可以看到有粘液流出,而在逆管造影上能显示这些膨大扩张的管。

7.囊肿细针穿刺抽液检查:

过经囊肿细针穿刺,抽取囊液体测定淀粉酶,癌抗原,CA19-9以及作细胞检查,有助于鉴囊肿的性质,穿刺时可借助放射,B型超声和CT导,也可以作术中直接穿刺抽液,腺假性囊肿和潴留性囊肿的囊液淀粉酶含量极高,而囊性肿淀粉酶多不升高,而腺粘液性囊肿(囊腺瘤或囊腺癌)的囊液癌抗原值明显高于假性囊肿和浆液性囊肿者,Ferrer报告1例腺囊腺癌,剖手术时浆癌抗原为200g/ml,肿切除后癌抗原降到正常,囊液中癌抗原比正常浆水平高10万倍,由于癌抗原来源于能分泌粘液的柱状上皮,无论囊腺瘤还是囊腺癌,都能产生大量的癌抗原,故对于鉴良,恶性无甚帮助。

最近,Rubin报道测定囊肿容物的CA15-3蛋白表达可以鉴良,恶性腺粘液性囊性肿,CA15-3是一种400KDa以上的粘蛋白,存在于乳脂肪球膜和包括腺在的多处腺癌,作者皮穿刺抽得囊肿的囊液,应用单克隆抗体115-D8和DF-3放免分析法测定CA15-3的浓度,正常值为0~30IU/ml;6例腺囊腺癌的囊液CA15-3值为40~392IU/ml;3例粘液性囊腺瘤的平均值为4.7IU/ml(0~14IU/ml),5例浆液性囊腺瘤的平均值为9.2IU/ml(0~32IU/ml),6例假性囊肿的平均值为15.3IU/ml(0~66IU/ml),后面3组腺良性囊性病变的CA15-3平均值为10.6IU/ml,明确低于腺囊腔癌的CA15-3平均值,测定囊液CA15-3鉴腺的良恶性囊性病变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也达100%(P<0.01)。

诊断鉴别

1.潴留性囊肿:一般为单房性,没有包膜,其体积一般较小,且囊肿有时大时小的特点,囊壁由单层立扁平上皮被覆,囊壁外常为慢性腺炎病变,有导管阻塞,且常伴有结石症等,囊液中炎性渗出成分不多,而淀粉酶常呈强阳性反应。

2.囊腺瘤:有纤维组织间隔与包膜,可发生玻璃样变性及钙盐沉着,邻近包膜的组织因受压迫而萎缩;导管和腺可因阻塞而扩张,囊腔大小较小,囊壁中无炎性细胞浸润;囊壁被覆上皮为单层扁平细胞,立状细胞或高柱状细胞;单层扁平上皮者应与淋巴管毛细相鉴,前者嗜银染色阳性,而后两者嗜银染色均为阳性,被覆柱状上皮的囊腺瘤恶变的可能性较大,而乳头状囊腺瘤可以视为癌前期病变,囊腺瘤恶变时,有乳头明显增生,细胞呈明显的异性,表现为核大,核深染,核分裂相增多,有病理核分裂,腺管共壁,等恶性特征。

3.腺癌:腺癌阻塞了导管时,其远侧管可以扩张呈囊状,但这种囊肿一般不大,囊腔与腺管相通,囊含有性液体或清亮稀薄液体,并含有胰酶类。

并发症

并发腹痛消化不良等疾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