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性透明纤维瘤病
流行病学
疾病病因
临床症状
总述
该病患者常有多发性皮肤损害,皮损可为数毫米大小的丘疹到直径数厘米的大结节或肿块,好发于头、颈和躯干上部。部分患者可伴发智力低下、牙龈增生、屈曲挛缩和骨损害。
并发症
1、消化系统并发症
可能造成患者发生腹泻、营养不良、反复化脓性感染等,严重时可能造成败血症。
疾病累及关节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关节畸形,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部分患者累及脊柱时,可能出现脊柱侧弯,甚至可出现呼吸受限。
疾病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多发性皮损时,应积极就医治疗。医生常会对患者行体格检查,对患者皮损情况进行了解,怀疑存在纤维瘤者还需行病理检查进行明确。对于疾病可能累及其他部位的患者,可通过X线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明确判断。
体格检查
医生常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明确患者皮损情况,患者皮肤损害有一定特征性,常为多发性,大小差异相对较大。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患者疾病是否累及骨骼及关节,对于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2、MRI检查
主要用于明确疾病可能累及的软组织,对患者病情波及范围的确定相对X线更为清楚及精准。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患者患处组织镜下检查可见皮损结节由较少量细胞和基质组成,新发小肿瘤细胞较多,而较大的肿瘤则含较多基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中,成纤维细胞外围因人工收缩而形成空隙,使细胞呈软膏样外观。基质呈玻璃样均质嗜酸性,类似透明物质,PAS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耐淀粉酶。
疾病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幼年性透明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黄色瘤、神经鞘瘤可与该病症状相似,需积极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常表现为比较坚实的黄色、橘黄色丘疹和结节性损害,含脂质的组织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限性聚集于真皮或肌腱等处,一般可通过体格检查鉴别。
好发于四肢,尤其是下肢,亦可见于头、颈、面、胃、腹腔后及后纵隔等。见肿瘤呈梭形或球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为灰白色、黄棕色,均质状,半透明;镜下可见施万细胞呈束条状或疏散排列,可有分叶或漩涡状结构,亦有不少发生出血、坏死、囊性变。可通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对于幼年性透明纤维瘤病尚无确切治疗方案,多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和姑息治疗,对于皮损结节较大者,必要时可通过手术方式去除。
对症治疗
1、止泻治疗
对于疾病波及胃肠道,出现腹泻症状者,可适当给予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缓解患者症状。
2、营养支持
对于消化道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营养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者,可在营养科指导下通过营养粉等进行肠内营养补充,必要时也可通过静脉实施肠外营养。
3、抗感染
对于发生感染者,可进行抗感染治疗,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并在进行药敏试验后,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关节挛缩引起严重疼痛或发生牙龈增生的患者,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常用药物如倍他米松、曲安奈德、泼尼松等。
相关药品
手术治疗
1、手术切除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该病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多采用对症治疗或姑息治疗,患者皮损复发率高,预后较差。
危害性
1、该病会导致患者的容貌受损或外观异于常人。
2、疾病持续进展可累及骨骼、内脏等多个组织器官,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关节畸形,或危及生命。
治愈性
该病尚无有效的治愈方式,但经积极治疗,症状多可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治愈率
尚无关于该病的治愈率的有效统计数据。
疾病日常
总述
年龄较小的患儿,家属需要遵守医嘱完成日常的护理工作,需要保持患儿皮损处的清洁和干燥,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儿药物,促进患儿皮损的康复。年龄较大患者需要多休息,做好皮肤的护理,配合医生的诊治。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该病会在头、颈部出现皮损,会影响患者的美观,可能会使年龄较大的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影响患者的交友。骨骼的疼痛、畸形也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护理措施
家属需要理解患者深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可以多陪伴患者听音乐和聊天,引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同时多夸赞患者,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对可以手术的皮损进行切除,减轻对容貌的损伤,提高患者的自信。
用药护理
1、年龄较小患儿,家属需要严格遵守医嘱给药,切勿擅自更改剂量。
2、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加重患者感染症状,也可能会使患儿的生长受到抑制。如出现症状加重或明显的生长抑制,应及时就医。
术后护理
1、切口处保持干净和清洁,患者和家属要留意辅料处是否有渗血、渗液的情况,一旦出现,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2、关节囊切开者术后要保护好术区,避免剧烈活动,可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生活管理
2、保持口腔和牙齿的清洁,每次饭后30分钟或者睡前用软牙刷刷牙。
4、患者出门时可穿着可以遮盖皮损的衣服。
病情监测
疾病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术后患者需要禁食,之后慢慢从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食。合并消化系统症状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饮食建议
1、主食类可进食蛋羹、米糊、米粥、面条等好消化的食物。
饮食禁忌
2、忌食辛辣、香燥、温热、动火食物,如葱、姜、韭、蒜、辣椒、胡椒、牛肉、羊肉等。
4、避免过多食用酸、咸、辣或烤、炸的食物。
疾病预防
就医指南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