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锦地罗

锦地罗 锦地罗(拉丁:Drosera burmanni Vahl),落地金钱金钱草、丝线穿铜钱等,是茅膏菜茅膏菜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锦地罗球茎极短;丛生呈莲座状,倒卵状匙或匙,边缘具流苏状长腺毛面具密腺毛面近无毛。花序花葶状,具2-19朵;花瓣5,倒卵形白色或变浅红色紫红色;果为蒴果果期全年。广布于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近海地带或海岛;平地......
目录

形态特征

锦地罗莲座状密集,楔形或倒卵状匙,长0.6-1.5厘米,基部渐狭,近无柄或具短柄,绿色或变红色紫红色,叶缘头状粘腺毛长而粗,常紫红色,腺毛较细短,被柔毛或无毛;托叶膜质,长约4毫米,基部与叶柄合生,上部分离,5-7深裂或2-3深裂而每裂再作1-3裂。

锦地罗

花序花葶状,1-3条,具2-19朵,长6-22厘米,无毛或具白色腺点,红色紫红色;苞片被短腺毛,3或5裂,戟,居中1裂特长,线形,两边裂短小,钻或三角花柄长1-7毫米,被腺毛或无毛;花萼,5裂几达基部,浅绿色、红色紫红色,面被短腺毛和白腺点,宿萼面密具黑点或无点;花瓣5,倒卵形,长约4毫米,白色或变浅红色紫红色;雄蕊5;子房近球,无毛,侧膜胎座5,稀6,花柱5,稀6,卷,齿裂。

蒴果,果5,稀6;种子多数,棕黑色,具规则纹。果期全年。

生长环境

锦地罗

生于山坡、平地和山阳处。

分布范围

分布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南部和台湾省。模式标本采自缅甸锦地罗,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食虫植物

锦地罗锦地罗呈莲座状平铺地面,宽匙状 的,边缘长满腺毛,待昆虫落入,腺毛将虫体包围,带粘性的腺体将昆虫粘住,分泌的液体可分解虫体蛋白质等养物质,然后由面吸收。

食虫植物特化,成捕虫器。草本、灌木灌木状,由叶柄状部(此部有绿的正常生理功能)、丝状部、瓶状部组成(也有不具叶柄的)。猪笼草:丝状部或可旋卷如卷须,用于攀援,瓶即捕虫器,前面有两条相隔不远的纵翅或纵肋,瓶有一盖,此盖除幼期外,不覆盖瓶,盖后有一,为丝状部的末梢。单性,雌雄异株,整齐,小,成总状花序花序萼片3~4,常分离,具蜜腺雄花有4~24雄蕊丝结成柱状单体,雌花有1雌蕊,由 3~4心皮而成,子房上位,3~4室,胚珠多数 。果为蒴果,室背裂

捕虫特性

锦地罗锦地罗是一种吃虫草“植物吃动物”的题是大家都感兴趣的 ,因为历来人们只看到牛吃草 ,兔子吃青菜 ,从来没有看见倒过来的情景。这里要向你介绍的并不是草吃牛或者是青菜吃兔子 ,而是一种很小的草 ,吃更小的动物的故事。

食虫植物的样子很可怕吗?锦地罗子叶植物茅膏菜科的一种小草 ,它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南山区 ,它的生长环境有很多特点,,山坡上不断有水渗入土壤中流下来 ,这里光照和水分都很充足 ,植物在这里生长可以得到充分的光照和水分 ,可是土壤却非常瘠薄 ,尤其是缺乏氮素养 ,土壤… 因此锦地罗只有通过捕食一些小虫子才能补充这些养元素,才能更好的生长繁殖

生药材鉴定

全草,叶片倒卵状匙黄褐色,菲薄,边缘密生红色腺毛托叶流苏状。全部叶片重叠挤压,呈铜钱状或状不规则的扁块,直径约15~24毫米,厚约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残存黑褐色、线形;边缘红色、毡状,摸之疏松;面枯黄色,中央残存1~3条的基部;纤细,黄褐色,很少带有朵。微,味淡。以朵大、边缘红色、无泥屑杂质看为佳。

锦地罗 ,种拉丁: Drosera burmanni Vahl 。

(《生草药性备要》)

【异】怎地罗。一朵芙蓉(《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

药材性状

本品状似一重瓣朵,红色,直径1.8~2.5厘米,厚约0.6厘米。旋叠状多层排列,叶片常卷缩,展后为倒卵状匙,长0.6~1厘米,薄而柔软,黄棕色红棕色,边缘密生红色腺毛,基部渐狭;托叶膜质。中央有剪除后的残迹,且常为叶片所遮盖。微,味淡。以大朵、色红、抖净沙土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甘、淡,平。清热利湿凉血止痢。用于湿热腹痛痢疾小儿疳积。常用量10~20克。

全草,叶片倒卵状匙黄褐色,菲薄,边缘密生红色腺毛托叶流苏状。全部叶片重叠挤压,呈铜钱状或状不规则的扁块,直径约15~24毫米,厚约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残存黑褐色、线形;边缘红色、毡状,摸之疏松;面枯黄色,中央残存1~3条的基部;纤细,黄褐色,很少带有朵。微,味淡。以朵大、边缘红色、无泥屑杂质者为佳。 产于广东,广西亦产。

性味:甘淡,凉。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②《陆川本草》:"淡,凉。"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多在春末夏初植株旺盛时拨取全草,剪除细而长的,抖净泥沙,晒干。

药用药效

锦地罗锦地罗拼音:JINDILUO

来源:茅膏菜植物锦地罗的去金草

功效:止咳、解毒疗

功用治: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流脓。

  1. 《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饮治小儿生。"
  2. 《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
  3. 《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儿胎毒烂,溃疡。"
  4. 《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内伤热咳肺劳咯血流脓。"

性味归经甘淡,凉。 ① 《生草药性备要》 : “味淡,性。” ②《陆川本草》: “淡,凉。” ③《南宁市药物志》: “甘,平,无毒。” 大肠

用法用量:服:汤,2~5钱。外用:捣

怎地罗、一朵芙蓉(《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荚蓉(《南宁市药物志》)。锦地罗,又:五柱毛毡苔。

资源分布: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药材产于广东,广西亦产。

拉丁Drosera burmanni Vahl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

全株药用,味微苦,有清热去湿凉血化痰止咳和止痢之能。民间用于治肠炎、菌痢、痛、咳嗽小儿疳积,外可治疮肿毒等。

全草(锦地罗):微苦,凉。清热利湿凉血化痰止咳,止痢。用于泄泻痢疾咽喉痛,肺热咳嗽咯血,衄小儿疳积

种植方法

全盛时期注:笔者所在地为广州,请参考当地实际

作为中国本土植物锦地罗是一种十分好养的食虫植物。但由于它仍是一种亚热带植物,所以在温带地区仍需稍稍留

土壤

不可用普通泥土,无肥泥炭混珍珠、水苔均可。

日常管理

锦地罗喜光,耐热,喜湿,平日应多给予明亮光照,否则会很快变得衰弱。供水不可断,不可喷雾打湿子,否则影响其成,嫌麻烦可以置于水盆中水泡水管理。

饲喂

强光下锦地罗十分绚丽尽可能不要施肥,其实只要光照水分条件良好锦地罗就可以长得非常好,并不需外的养,过多的盐反而会毒害讲锦地罗。如果投喂也要避免投喂过大或极其多汁的昆虫(如吸饱的蚊子),这样的昆虫会在被消化前发霉或者溃烂而使捕虫过早枯萎,甚至烧伤植株。建议一子一生只投喂一只昆虫,如果有耐可挑去消化剩下的昆虫外壳,不要太多地影响它的作用。

可看到开花的锦地罗正在枯萎

锦地罗在广州几乎全年都能花序为无限絮,也就是说只要不人为终止絮的伸长,它便会消耗掉几乎全部养分并无比衰弱,其实这也是野生锦地罗通常被看做一年生植物的原因了。笔者最老的锦地罗生长了一年半了,依然很健康,不过估计以后会渐渐而被新的侧芽取代。锦地罗往往很小就,自然结果所得种子较少,而且会缩短观赏期。建议除去早期的花芽,待植株长到足够大再让其,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比网上模式图更大、珠更多的美丽态。苞建议留十个左右,这样能保种子完全成熟,同时植株也不会过度衰弱苞里的种子时间先后成熟,熟透后应立即采收,任其自播的话会难以收拾。这样处理的锦地罗会很快恢复成熟体型,比起重新播种观赏快得多。(等锦地罗来其实就完全不在意是否会枯死了,因为它的繁殖能力太强了。)

锦地罗种子细小如灰尘繁殖

自然枯萎的锦地罗有一定几率长出几个新,更可靠的法是播种。茅膏菜种子大多细小如灰尘,播种时需小心。直接撒在湿润的水苔或泥炭上,保持高湿度和明亮光照,一个月左右便会萌发,待其长出足够多的真再分盆。锦地罗一般不用插法繁殖

过冬

锦地罗的原生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冬天,温很少低于五度,所以温带地区要注意防。也可以储存足够的种子来年春天再播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