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原发性心脏横纹肌肉瘤

原发性心脏横纹肉瘤(primary cardiac rhabdomyosarcoma)是自组织发生的、除肉瘤外最好发的心脏恶性肿。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一般病史较短。早期患者均常出现发热厌食、全身不适、体重减轻等恶性病症。原发性心脏横纹肉瘤分为多型、腺型和胚胎型。多横纹肉瘤体积较大,胚胎横纹肉瘤细胞多呈胚胎发育,早期幼稚横纹母细胞及原始间......
目录

病因

1.与外伤

是一种多原因,多阶段及多次突变所致的疾病,由因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肉瘤病因也是如此,组织肉瘤有人提出与外伤

2.发育上异常

心脏横纹肉瘤被认为是发育上的异常,可能由原始间细胞分化而来,多属先天性。横纹肉瘤是较常见而恶性程度很高的间组织,多发生于四肢,并多位于或其邻近。在成人,细胞多见明显的多性;在青少年,常见的横纹肉瘤要由分化较差;小儿的横纹肉瘤常见于眼眶,颈部,还可见于无横纹组织的部位,如膀胱阴道等。

病机 心脏横纹肉瘤被认为是发育上异常,可能由原始间细胞分化而来,多属先天性。从病理上看,横纹肉瘤是较常见而恶性程度很高的间组织,多发生于四肢,并多位于或其邻近,呈结状或分状。切面呈肉状,灰白或灰红色,常可见出及坏死灶。镜下观,肿要由各种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细胞组成。在成人,细胞多见明显的多性,以梭细胞为,伴有、多角蝌蚪带状细胞。细胞质红染,有纵纤维并可见横纹。在青少年,常见的横纹肉瘤要由分化较差、胞浆红染的小细胞构成,常呈腺状排列。而小儿的横纹肉瘤常见于眼眶、颈部,还可见于无横纹组织的部位,如膀胱阴道等,细胞要为未分化的梭细胞和小细胞,横纹难见。在电镜下,横纹肉瘤细胞质可见在光显微镜下往往不易发现的带有明显横纹的纤维

病理原发性心脏横纹肉瘤分为多型、腺型和胚胎型三种病理类型。

(1)多横纹肉瘤:体积较大,有时有假包膜,质较软,切面呈肉状灰白色红色,常伴有出或坏死。肿生长迅速,浸润和破坏周围组织细胞态多样,胞浆丰富,核不规则,染色深,分裂象多。

(2)腺横纹肉瘤:切面呈灰白色,质地如橡皮,细胞胞浆少,嗜酸性,肿细胞多排列成腺状,也有呈弥漫状或巢状排列,中央部分排列疏松。成不规则空隙,即所谓的腺结构

(3)胚胎横纹肉瘤细胞多呈胚胎发育早期幼稚横纹母细胞及原始间细胞,肿有黏液样基质,切面呈黏液水肿状,胞浆染深伊红色细胞核染色深浓。上述分型中有时可见细胞类型的交叉现象。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据肿的部位和心脏梗阻的情况不同。

早期患者均常出现发热厌食,全身不适,体重减轻等恶性病症的症状,当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则可相继心脏杂音,胸痛胸腔积液呼吸困难及全身各脏器的栓塞,其中以栓塞和栓塞最多见。

当肿影响输出量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气短胸痛力衰竭,典型的表现为进性的不能解释的力衰竭,尤其是右衰,心包积液,晕厥律失常,腔静阻塞症和猝死等,常伴有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由于发生于横纹肉瘤较多见,其症状和体征常易与右房黏液混淆,要临床表现为衰竭,系外周回流受阻所致腔静受压,阻塞,可出现上,下肢水肿肿大,由于肉瘤生长迅速并向浸润,阻塞心脏流或远处转移而起死亡,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为数周至2年,部分病例的心脏肉瘤有远处转移,常见转移的部位为,胸部淋巴结,纵隔和直肠,其次是肝脏上腺,骼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浆球蛋白的免疫化法可鉴横纹肉瘤

2.其他助检查

(1)放射性核素门池扫描用于诊断房、室的肿此种检查对小的充盈缺损敏感度低,故比超声显像和心血管造影的分辨率低。但当某些其他检查法对室和显示不清时核素扫描却能提供更加清晰的充盈缺损影像。

(2)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CT可清楚地显示壁、心包及其与周围结构系,为心脏诊断及其与旁肿块鉴诊断的无创性法但只能作横断面扫描需注入造影其对比分辨率远不如MRI。

(3)磁共振成像(MRI)它能够显示心脏的轮廓,对某些病例可显示肿的大小、态和肿表面的特征而且图像比二维超声动描记术和CT更清晰也不需注入造影但检查费用相对偏高。

(4)心血管造影 尽管导管置入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术不是所有的心脏都必须的检查法。大多数病例二维超声、CT、MRI即可获得足够的术前诊断信息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导管技术可获得更准确的资料,虽然有险,但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情况包括:①无创伤性检查不能确定肿的位置或附着处时;②无创伤性检查不能充分显示四腔切面,而临床及疑为多发性肿时;③其他心脏损害与肿并存可能需不同法的手术时。

(5)X线胸可显示纵隔转移病灶。胸部X线常见心脏阴影弥漫性增大。

(6)电图通常显示非特异性的ST-T改变但也可发生低电压和束支传导阻滞

鉴别

心脏黏液、转移性心脏、甲亢等疾病进

1、心脏黏液 黏液属良性,起自房间隔,常有蒂,多见于房,其临床表现极似二尖瓣狭窄,特征是坐位时肿阻塞二尖瓣症状呼吸困难发绀昏厥水肿,卧位时阻塞消除症状消退,患者可有房扩大,尖区雷鸣样舒张期杂音,但无瓣音。房黏液的临床表现类似三尖瓣狭窄,可作心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2、转移性心脏原发性心脏多见,多数由邻近淋巴组织直接蔓延。常见的原发性肿气管肺癌乳腺癌。转移部位以房及心包膜及瓣膜较少累及,右侧比左侧多见。临床表现以力衰竭、律失常和心包积液为心包受累时可产生大量心包积液,造成心脏压塞,穿刺液是性,可找到癌细胞,受侵时易有律失常,X线检查表现为影局限突出或外不整,心包积液、搏减弱有助于诊断。

3、甲亢 女性多发,以20~40岁多见,临床表现多样,心血管系统患者心悸胸闷、运动时气短搏加速,重者有律失常、心脏扩大、力衰竭等。基础代谢率测定及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

诊断

对原因不明的病例进性右衰除常规的电图、胸外,超声动图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右造影也是必要的胸部MRI检查也应考虑到,但最后确诊仍需靠组织实。镜下特点细胞排列弥纤维少,细胞及组织结构呈多性(小幼稚细胞,双核,多核巨细胞,具有源性细胞的特点如胞浆丰富,嗜伊红色)。

并发症

可出现力衰竭,心包积液,晕厥律失常等并发症。

治疗

恶性的心脏心脏肉瘤最多见。心脏肉瘤中以横纹肉瘤最为常见。如有心包渗液,则可能在抽出液中找到肿细胞。横纹肉瘤流阻塞,影响瓣膜功能,导致律失常,因此需尽快施手术。横纹肉瘤浸润心壁,存在广泛的粘连,切除时应着重保护房室瓣和传导系统,尤其是位于室的肿应注意不损伤乳头索。必要时应瓣膜置换术和安装起搏器。原发性恶性肿的治疗一般是在体外环下切除局部病变组织,如累及瓣膜时,可能同时需要作人工瓣膜置换术。如遇体大波及范围广,只能部分切除,以改善阻塞缓解症状。术后以化疗或放射治疗。

预后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甚差,常有复发。据报道,手术部分切除加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的存活期约为1~3年。复发的迟早取决于肿组织类型及切除的范围。术后助治疗对延迟复发有一定帮助。一般诊断明确后,自然病程短,1年生存率极低,预后差。单纯手术治疗一般无助于改善生存。

疾病预防

1、肿的预防不同于一般传染病的预防 由于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故其涵义远非单纯消除致病因素所能包括。所以肿预防的概念,突出祛除病因,亦即在肿病因基础上,减少或祛除致病因素,治疗癌前疾患,充分运用综治疗的手段提高肿的治疗水平,降低病死率,最大限度地取得肿的有效控制。

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综措施,本病首选手术切除,然而能完全切除者甚少,部分切除虽能缓解临床症状,但预后差。本病对放疗、化疗不敏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锦地罗

下一篇 铰剪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