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骨肉瘤

肉瘤是发生在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也叫成肉瘤,较常见,是小儿恶性肿中最多见的,约为小儿肿的5%。肿部位的疼痛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乃因肿组织侵袭和溶解皮质所致。肉瘤一旦病理实,就应该立即始前期的化治疗。切除肿组织肉瘤治疗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肉瘤是发生在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也叫成肉瘤,较常见,是小儿恶性肿中最多见的,约为小......
目录

概述

肉瘤是发生在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也叫成肉瘤,较常见,是小儿恶性肿中最多见的,约为小儿肿的5%。肿部位的疼痛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乃因肿组织侵袭和溶解皮质所致。肉瘤一旦病理实,就应该立即始前期的化治疗。切除肿组织肉瘤治疗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

病因

本病是恶性肿中最多见的一种。下肢负重对外界因素如病毒作用使细胞突变,可能与肉瘤成有肉瘤系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肿迅速生长是由于肿阶段直接或间接成肿组织组织

典型的肉瘤源于,另一与此完全不同的类型是与皮质并列的肉瘤,源于外膜和附近的结缔组织。后者较少见,但预后稍好。

临床表现

部位的疼痛是本病的突出症状,乃因肿组织侵袭和溶解皮质所致。

1.疼痛

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是肉瘤非常常见和明显的症状要由于膨胀的肿组织破坏皮质,刺激神经末梢起。疼痛可以由最初时的间歇性几周以后发展为持续性,疼痛的程度也可以有所增强。下肢可出现痛性跛

2.肿块

病情发展后,局部可出现肿胀,可以在肢体疼痛部位触及肿块,伴有明显的压痛。肿增长迅速者甚至可以从外观上发现肿块的存在。肿块表面皮肤可以出现温度增高和浅表静现象,肿块表面和附近软组织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压痛。随着化程度的不同,肿物的硬度各异。体增大,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和失用性肉萎缩。

3.跛

由于肢体疼痛发的痛性跛,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患病时间稍长者可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和肉的失用性萎缩。

4.全身症状

明确诊断时,一般患儿的全身状况也较差。全身症状发热、不适、体重下降、贫血以至衰竭。个病例肿增长很快,早期就发生的转移,致全身状况恶化。体部位的病理骨折使症状更加明显。

检查

肉瘤的病例,有时可以在早期发现液中源性碱性磷酸酶增高,这与该肿大量的成作用有。活体组织检查:肉瘤的诊断虽然据临床和放射检查可以明确,但病理诊断往往是治疗的必备依据。当诊断考虑到该肿的可能时,及时的施活体组织检查,尽快得到病理检查的确认,对明确诊断和治疗的安排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X线摄

典型的肉瘤X线表现为肿组织同时具有新生成和破坏的特点。肿多位于长管状的干骺端,边缘不清,小梁破坏,肿组织密度增高,穿破皮质后肿进一步将起,产生该病具有特征性的X线征象--考德曼套袖状三角,虽然这种现象在部分骨髓炎和尤文肉瘤病人中也可见到,但在肉瘤中则是非常典型的。晚期病例,可以看到肿浸润软组织的阴影,也可在部分病例中见到病理骨折现象。

2.CT扫描和MRI检查

是判断性质、范围和有无周围软组织浸润的有效手段,也可以早期发现部和其他脏器的转移病灶,是肉瘤临床检查的常规项

3.核素扫描

可以发现和鉴作用的存在,是早期发现和晚期鉴有否转移病灶的常用法。

诊断

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和助检查结果可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骨髓炎和尤文肉瘤相鉴

并发症

起痛性跛关节活动受限和肉的失用性萎缩。

治疗

前,只要及早诊断,术前仔细分型,细手术加上术前和术后的化疗,则预后大为改观。近年来,5年治愈率有明显提高。即使有部单一结的转移,如能切除,5年生存率仍可大于40%。虽然,肉瘤前仍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恶性肿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已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病的生存率。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肉瘤一旦病理实,就应该立即始前期的化治疗。切除肿组织肉瘤治疗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前多数者强调在先期化治疗之后进,近年来随着肿外科技术的提高和置物研究的发展,肢体保存疗法显示了较好的治疗前景。

组织切除后的巩固性化治疗对控制肿转移,提高治疗生存率非常重要。一般在手术治疗施后继续进,并做好随访工作,定期检查特是检查有否转移的发生,并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案,必要时也可第2次施的清除手术。

治疗肉瘤治手术。有条件的病例可做局部广泛切除而保留肢体。此外,肢前要做活体组织检查,以进一步实临床和X线诊断。为了防止肿可用电刀操作。

1.手术前应做如下诊断性检查

①完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②全细胞计数、分类、沉、钙,磷和碱性磷酸酶;③病变局部和胸部X线照;④99mTc核素闪烁造影,个病例还可用67Ga枸橼酸盐;⑤直线断层照用以测定肿纵向范围;⑥肿部位和胸部的CT;⑦病变部的磁共振;⑧双向周围管造影对计划保留肢体的病例尤为重要。

2.放疗和化疗均为重要的助治疗

放射治疗宜分成几个阶段:①活检前1000~2000Gy共5~6天,最后1天为进活检的日期。随后在肢前后给6000~8000rad。②化治疗包括选用大甲氨蝶呤(MTX)、亚叶酸钙(甲酰四氢叶酸)、多柔比星(阿霉素)、博来霉素(争光霉素)、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作为复合剂应用。

免疫治疗为静输入淋巴细胞或用干扰素转移因子,但效果尚未肯定。

预后

的部位躯干越近的,病死率越高。至于肿的类型和管丰富的程度与预后的系很难判断。病儿对所患肿的免疫反应也值得注意。有文献报道,晚期肿肢手术的病儿,有的可长期存活,放射治疗后局部不复发,部转移也奇迹般地消。这可能与免疫反应有,提示治疗后死亡的肿细胞产生了免疫作用。

影响预后的因素键在于就诊早,肿是否彻底切除,手术前后的化疗和放疗。此外,还有细胞的组织类型、肿大小、手术前后清碱性磷酸酶增加的变化以及是否累及局部淋巴结等。

预防

参照一般肿的预防法,了解肿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肿的危险。预防肿的发生有2个基本线索,即使肿在体成,它们也可帮助机体提高抵抗力,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质(促癌因素)侵袭

就是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发生的一些相因素在发病前进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198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详细比较了国际上恶性肿情况,提出许多已知的恶性肿其外部因素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即大约80%的恶性肿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式改变而预防。继续追溯,1969年Higginson医生所作的研究总结出90%的恶性肿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生活式"即是指我们呼吸的空的水、选择制作的食品、活动的习惯和社会系等。

2.提高机体抵御肿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斗争。

我们前所面临的肿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注和改善那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的因素,例如戒烟、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理的生活式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是: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式选择可帮助我们远离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预防肿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有好处。另外有研究显示适当活动不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而且通过增加人体肠道系统蠕动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