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脑膜瘤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肿,在恶性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病。 各年龄均可患病,但5—8岁是本病的发病高峰。多种因素影响的发生,某些脑瘤的发病可能与特定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有,如所有都存在染色体17p特定基因缺失,高分化同时还有染色体9p上的基因丢失。(meningioma), :硬肉瘤;硬肉瘤 ;durosarcoma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甚至可......
目录

疾病概述

(meningioma), :硬肉瘤;硬肉瘤 ;durosarcoma ,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甚至可达10余年 是颅最常见的良性肿。肿往往长得很大,而临床症状(特压增高症状)还不严重;在儿童期极少见,仅占儿童期的0.4%~4.6%。

发病机制

属于皮细胞肿,可能来源于蛛网膜绒毛或胚胎残余。包括11种类型,皮型、纤维型、混型、砂粒体型、管型、微囊型、分泌型、透明细胞型、索样型、淋巴浆细胞型、化生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皮型,约占的53.5% 。

有球和扁平两种。球多见,表面完整或呈结状 有色膜 常有一“脐”与硬膜相连;扁平厚度常不超过1cm,广布于硬膜上 以颅底部多见。管丰富 多由颈外与颈(或椎基底)动脉双重供。肿切面呈暗红色,可有状脂质沉积的奶黄色区 常见编织状结构,有时见钙化砂粒,少数有囊性变。组织态有多种表现,但各类型都多少具有的基本结构,含有皮细胞成分,细胞排列也常保留蛛网膜绒毛及蛛网膜颗粒的一些特点 呈漩涡状或同状,这些同的中部容易发生透明变性或钙化组织中可见纤维组织组织、脂肪、或软以及黑色素等。肿恶性度为Ⅰ级。

病理病因

1.发病原因:膜肿包括皮细胞肿、间性非皮性肿、原发黑色素细胞病变和组织来源不明的肿4类。的发病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可能是放射线,病毒感染,辐射,胚胎残余组织等有有球和扁平两种。球多见,表面完整或呈结状,有色膜,常有一“脐”与硬膜相连;扁平厚度常不超过1cm,广布于硬膜上,以颅底部多见。管丰富,多由颈外与颈(或椎基底)动脉双重供。肿切面呈暗红色,可有状脂质沉积的奶黄色区,常见编织状结构,有时见钙化砂粒,少数有囊性变。

2.发病机制:属于皮细胞肿,可能来源于蛛网膜绒毛或胚胎残余。包括11种类型,皮型、纤维型、混型、砂粒体型、管型、微囊型、分泌型、透明细胞型、索样型、淋巴浆细胞型、化生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皮型,约占的53.5%。组织态有多种表现,但各类型都多少具有的基本结构,含有皮细胞成分,细胞排列也常保留蛛网膜绒毛及蛛网膜颗粒的一些特点,呈漩涡状或同状,这些同的中部容易发生透明变性或钙化组织中可见纤维组织组织、脂肪、或软以及黑色素等。

流行病学

本组遇到61例,占同期2000例的3.1%。约占的17.8%,发病率仅次于神经上皮组织居第2位 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约2∶3。多见于中年,平均年龄41.3岁 的好发部位其发生率依次为: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蝶嵴、前颅窝底、鞍区、小脑角、中颅窝、小脑幕、脑室、三叉神经区、斜坡及枕大孔区、幕上、下发生率的比例为7.5∶1。多发约占1%。

临床表现

一。儿童以5~14岁为好发年龄,婴儿期极为罕见。

二。儿童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压增高,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多有侧脑室或后颅凹肿导致的梗阻性积水起,也可由肿的占位效应起。其次是视力视野障碍,可因肿压迫视通路或梗阻性积水造成继发性神经萎缩起,侧室的肿可压迫颞深部的视放射同向性偏盲。肿沿颅底匍匐生长时可造成神经的障碍,以面听神经最常见。有8%~31%的患儿表现为抽搐发作,但癫痫的发生率较成人低。

三。儿童特点 儿童与成人的发病特点有以下不同:

1.肿生长较快:成人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而儿童患者肿生长较快,就诊时肿生长巨大。

2.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和后颅凹:成人好发于大脑突面或矢状窦旁,而在儿童期肿多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和后颅凹。

3.并有神经纤维:患儿多并有神经纤维病(约占20%)。

4.皮型和皮细胞型多见:成人纤维型和沙砾型多见,而儿童则以皮型和皮细胞型多见。

5.恶性较成人多见:成人多为良性,肉瘤样变少见,而儿童颅恶性较成人多见。

6.较多与硬膜无粘连者:成人多与硬膜有粘连;在儿童则肿与硬膜无粘连者不在少数,可能与肿来自于蛛网膜或软膜有

7.囊变和出多见:儿童钙化少见,囊变和出多见。

8.复发率较高:儿童术后的复发率较成人高。

并发症

可并发积水,视力视野障碍,抽搐

检查诊断

只凭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较为困难,多结神经放射检查 CT上表现为密度均匀的等或稍高密度占位 强化均一。在儿童型肿,囊变和出较多见而钙化少见。肿位于实质不与膜和颅骨粘连也较成人多见。MRI检查多表现皮质样T1和T2信号占位 均匀强化,可见周围有包绕流空管征,肿的部位和特征表现有助于鉴诊断,部分小儿可因囊变坏死表现为信号不均一的特征。

诊断:与其他膜肿相鉴

实验室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

其它助检查:

1.头颅平

(1)局限性质改变:多为质增生,出现增厚,弥漫增生,外质增生呈针状放射。颅骨局限性变薄和破坏的发生率较少 仅为10%左右。

(2)管压迹增多:可见动脉沟增粗迂,最常见于膜中动脉沟。局部障静异常增多。

(3)肿钙化:多见于砂粒体型钙化较密实,显出整个肿的团块影。

2.CT 平扫呈边缘清晰略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肿均匀着色,强化明显 周围常有水肿带。CT检查基本可对做出定性诊断。

3.MRI 在T1加权像上可为等信号或高信号。T2加权像上通常为稍高信号,也可为等信号 MRI的定位诊断优于CT,但对的定性常不如CT 。

4.管造影 现在已不再用于定性定位诊断。只是用于了解肿的供以及与周围管的系,同时可对肿的供管进栓塞,为手术治疗提供便利。

治疗措施

手术全部切除是取得良好疗效的最佳选择。因为肿多体积较大,位于侧室或后颅凹,肉瘤样变和浸润生长较多,因此手术全切除困难、手术死亡率高。据报道手术死亡率为10%。对于未能切除的残余肿放射治疗,以减少复发率。供极丰富的肿也可术前放疗为手术创造条件。的复发率为5%~21%,管外膜细胞的复发率可达80% 肉瘤还可发生远处转移,复发率与手术切除程度和肿组织类型有的预后较成人差,但手术全切除后助放疗可使部分存活相当长一段时间。

手术是首选最有效的治疗法 Simpson 1957年将手术分为5级

Ⅰ级:肉眼全切除肿及其附着的硬膜、异常颅骨和肿起源的静窦。

Ⅱ级:肉眼全切除肿,电凝附着的硬膜。

Ⅲ级:全切硬膜的肿

Ⅳ级:部分切除肿

Ⅴ级:只做减压术和(或)活检

大脑凸面应做到SimpsonⅠ级切除,可将受累的矢状窦壁切除,做窦的重建;颅底的要做到SimpsonⅡ级切除。

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放疗仅能作为手术切除不彻底的一种补救措施。

预防保健

参照一般肿预防法 了解肿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肿的危险。预防肿的发生有2个基本线索,即使肿在体成,它们也可帮助机体提高抵抗力,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质侵袭(促癌因素) 就是能够帮助避免或尽可能少接触有害物质。

发生的一些相因素在发病前进预防。很多癌症在它们成以前是能够预防的。1988年美国的一份报告详细比较了国际上恶性肿情况,提出许多已知的恶性肿其外部因素原则上是可以预防的,即大约80%的恶性肿是可以通过简单的生活式改变而预防。继续追溯,1969年Higginson医生所作的研究总结出90%的恶性肿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生活式”即是指呼吸的空的水、选择制作的食品、活动的习惯和社会系等。

2.提高机体抵御肿的免疫力 能够帮助提高和加强机体免疫系统与肿斗争。

所面临的肿防治工作重点应首先注和改善那些与生活密切相的因素,例如戒烟、理饮食、有规律锻炼和减少体重,任何人只要遵守这些简单、理的生活式常识就能减少患癌的机会。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是: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式选择可帮助远离癌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对预防肿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样有好处。另外有研究显示适当活动不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而且通过增加人体肠道系统蠕动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在这里要认识饮食在预防肿发生面的一些问题。

人类流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维生素A对降低患癌的危险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支持正常的黏膜和视觉,它直接或间接参与身体大多数组织功能。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如肝脏、全蛋和全牛奶植物中是以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式存在,在人体能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的过度摄入可以造成机体的不良反应而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则无此现象,中低维生素A含量增加患恶性肿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那些中低水平维生素A摄入的人增加患肺癌的可能,而对于吸烟者中低水平的维生素A摄入者有加倍患肺癌的可能。维生素A及其混物可以帮助清除体的自由基(自由基可以起遗传物质的损害),其次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和帮助体分化细胞,发展成有序的组织(而肿的特征是无序的)。一些理论认为维生素A能够帮助早期受到致癌物质侵袭发生变异的细胞逆转过来而成为正常生长的细胞。

另外有一些研究建议单纯补充β-胡萝卜素药物并不能降低患癌症的险,相反使肺癌的发病略有增加,然而,当β-胡萝卜素结维生素C、E和其他抗毒素物质,它的保护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其原因是当它自己消耗时也可增加体的自由基,另外不同的维生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人和的研究均显示应用β-胡萝卜素可以降低体40%的维生素E水平,比较安全的策略是吃不同的食物保持维生素的平衡来抵御癌症的侵袭,因为有些保护因素至今还未发现。

维生素C、E是另外一种抗肿物质,它们能够预防食物中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的危害,维生素C能保护精子不受基因破坏而降低其后代患病、肾癌脑瘤的危险。维生素E能降低皮肤癌的危险,维生素E与维生素C一样具有抗肿作用 它是抗毒素和清除自由基的清道夫。维生素A、C E的联应用产生的保护机体抵抗毒素的作用要比单独应用为好。

植物的研究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植物就是在植物中发现的化物质,包括在植物中发现的维生素和其他物质。已发现几千种植物中的化成分,其中许多具有抗癌作用,这些化物质的保护机制不但降低致癌物质的活性而且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致癌物质的侵袭,大多数植物提供的抗氧化活性超过了单纯维生素A、C、E的保护作用,例如一杯甘蓝只包含了50mg的维生素C和13U的维生素E,但它的抗氧化活性相当于800mg的维生素C和1100U的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推断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效果远比所知道的维生素的效果要强。无疑天然的植物产品将有助于今后的防癌工作。

预后

术后平均生存期为9年,另有报道术后10年生存率为43%~78%。系良性肿,其原位复发现象人注意,提高手术级对降低复发率至重要。

术后护理

(1)常规术后严立即拔除气管插管,须待患者完全清醒,吸咳嗽反射确实存在且反射较佳后,再拔除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拔除后应严密监测呼吸和,并有手术医生在场,一旦患者有呼吸困难发绀、憋等应立即行气管切术,以挽救患者生命。早期行气管切,对术后呼吸及部排均有益。因气管时间长的患者部容易感染,极大地影响患者康复,所以提倡早切、早拔除的原则。气管套管拔除前应先试堵管2~3天,确认咳嗽反射和呼吸通畅后再拔除。

(2)手术后2~3天食,如有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须饲饮食,并加强静养支持。饲时要防止容物反流误吸而导致吸入肺炎口腔进食前先用水试喂,确认无呛咳始进食,进食量充足再拔除饲管。

(3)加强手术后护理,翻身、叩、鼓励患者咳嗽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鼓励患者活动肢体并尽早下床活动,对于有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应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并穿弹力袜,同时应用抗聚集药物,以预防深静栓(DVT)成。

(4)术后第3天如果发热,需椎穿刺检查,如有液白细胞升高,除给予抗生素外,穿大量放液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法。

保健措施

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是患者不可忽视的一项护理措施。

2、术前准备

积极协助完善功能及凝功能检查,常规进电图、X线胸、CT的检查,常规备皮、备,进术前讨论,对手术中有可能出现的困难及术后预后进讨论,并向家属讲明,以取得家属的理解。

3、理支持

大多数巨大患者由于肿生长缓慢,病程长,长期头痛头晕及部分患者视力障碍癫痫发作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再加得知患部肿需进手术治疗时,生理、理要承受双重巨大压力,以至于出现紧张、焦虑、悲观、自暴自弃等一系列不良理障碍,处于这种极度紧张状态的患者对手术配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术前我们应多接触患者及家属,介绍显微手术有着创伤小,效果好的优点,针对家属提出各种问题进解释,并介绍有的知识、手术的的、重要性等,从而使患者及家属解除思想顾虑,给予他们有力的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乐观接受手术,有利于手术的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