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起源于小肠黏膜下的淋巴滤,较常见,大多数肠道淋巴是全身性淋巴的一种局部表现。发病率在长期慢性乳糜泻(谷蛋白性肠病),免疫缺陷病如AIDS病患者,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及免疫增生性肠病的患者可明显增高。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病与机体免疫系统失调有;亦有认为淋巴与某些病毒(如EBV)感染有。该病绝大多数属于B淋巴细胞来源,仅部分并发慢性乳糜泻的PSIL可......
目录

病因

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发病与机体免疫系统失调有;亦有认为淋巴与某些病毒(如EBV)感染有。该病绝大多数属于B淋巴细胞来源,仅部分并发慢性乳糜泻的PSIL可能来自T淋巴细胞。霍奇金病的病人常有细胞免疫低下现象,因而推测可能在某种病毒感染中出现细胞免疫失调,从而致使该病发生与发展。

临床表现

病人常因并发症而就诊。贫血、小肠穿孔肠套叠肠梗阻小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的常见并发症。

1.腹泻腹胀

有1/3病例有腹胀腹泻脂肪泻,可能和肿广泛浸润而阻塞肠系膜淋巴管及肠腔细菌过度繁殖

2.部分病例

可出现发热贫血低蛋白血症消瘦乏力等。

检查

1.常规检查

约60%病例有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

2.其他液检查

沉可增快,清白蛋白可降低。

3.大便隐试验

40%~50%病例大便隐检查可为阳性。

4.组织病理检查。

诊断

据临床表现、各种实验室检查和助检查。对疑有肠道肿或触诊扪及肿块而各项检查未发现病灶者,可探查以明确诊断,去除病灶。最终诊断需要依靠病理检查。

治疗

在治疗上应争取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将病变小肠连同肠系膜区域淋巴结一并切除。如肿直径>5cm,侵及肠道外器官者,也应作病变小肠及邻近器官脏器切除。对于不能治性切除的争取做姑息性手术,切除肠梗阻的肠段,恢复肠道的通畅。个情况病变难以切除者可做短路手术。术后采取放疗、化疗等综治疗法。

1.治性切除

应切除病变肠管及两端各30cm左右的正常肠管,清扫肠系膜上相应的淋巴结

2.放疗

恶性淋巴对放疗较为敏感,手术后均应放疗,消灭残留组织提高疗效。直线加速器一般在部前后进照射,范围可适当放宽。如情况许可,在四周给予组织量35-45GY为宜。小肠自身对放射线的耐受性差,量过大可造成放射性小肠炎,发生出、狭窄、穿孔等并发症。

3.化疗

小肠恶性淋巴对化疗亦较敏感。化疗药物的选择和投药式尚未统一。一般采用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多柔比星(阿霉素)、泼尼松(强的松)等疗效较好,常用化疗案有COP、CHOP等。还应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纠正吸收不良综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先天性肿瘤

下一篇 血管母细胞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