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出血性疾病

当人体的止机能发生障碍时,可起皮肤、粘膜和脏的自发性出或轻微损伤后即出不止,凡是具有这种倾向的疾病均可称之为性疾病。1.管壁异常(1)先天性或遗传性如遗传性毛细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巨大海绵状、全身弥漫性管角化病、共济失调毛细管扩张症等。(2)获得性1)免疫性如过敏紫癜、药物过敏紫癜、自身免疫性紫癜等。2)非免疫性如维生素C缺乏症、机械性紫癜、单......
目录

病因

1.管壁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

如遗传性毛细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巨大海绵状、全身弥漫性管角化病、共济失调毛细管扩张症等。

(2)获得性

1)免疫性如过敏紫癜、药物过敏紫癜、自身免疫性紫癜等。

2)非免疫性如维生素C缺乏症、机械性紫癜、单纯性紫癜、感染性紫癜、皮质激素紫癜老年性紫癜和体位性紫癜等。

2.异常

(1)数量异常

1)生成减少遗传性:如Wiskott-Aldrich综征、Trousseau综征、地中海较少症伴巨大、Alport综征、Chediak-Higashi综征、Fanconi贫血较少伴桡骨缺失综征等。

获得性: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肿骨髓浸润如病等、理化生物因素所致巨核细胞及生成受抑(如放射线、药物性、感染性等)等。

2)消耗或破坏过多①免疫性如免疫性减少性紫癜、药物性免疫性减少性紫癜、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②非免疫性如弥漫性栓性减少性紫癜肝素减少症、药物性非免疫性减少性紫癜等。

3)增多

如原发增多症和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表现。

(2)质量异常

1)遗传性如无力症、Bernard-Soulier综征等。

2)获得性由抗药物、感染、尿毒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可造成质量异常起出血症状。

3.凝因子数量及质量异常

也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1)遗传性

友病A、B及遗传性Ⅱ、Ⅴ、Ⅶ、Ⅹ、Ⅺ、Ⅻ、Ⅷ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2)获得性

维生素K依赖性凝因子缺乏症、肝脏疾病导致的凝因子异常、获得性凝因子抑制物等。

4.抗凝与纤溶异常

如抗凝溶栓药物使用过量、蛇咬伤中毒等。

早期症状

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要为不同部位的出。对于性疾病进初步评估时,详细询问患者的出病史,家族史、症状并仔细检查患者的出体征等对于患者的诊断非常在采集病史是应注意患者的性、出时年龄、出频度、药物、手术、外伤史、无家族史等。

临床表现常因发病机制的不同而异。

1.皮肤黏膜下出

各种性疾病特管及疾病,最常见、最易发现的症状和体征是皮肤、黏膜下出。其表现因出程度、范围及出部位不同而呈现下列类型。

(1)出点指皮肤上直径2mm以的出,多如针头大小,通常不高出皮面,压不退色。早期呈暗红色,1~2周完全吸收。出点可在分布全身各部位,以四肢较多见,躯干下部较常见。

(2)紫癜为直径3~5mm的皮下出,不高出皮面,压制不退色,其性质、特点、部位及临床意义与出点相同。

(3)淤斑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状出,分布部位与出点、紫癜相同。单发及多发小状淤斑,一般提示为管或疾病;大淤斑常见于严重减少或功能缺陷及严重凝功能障碍。

(4)血疱口腔黏膜血疱常为重症减少的表现。

(5)疾病、遗传性毛细管扩张症常见。但高温、候干情况下,正常人也可出现。如只有一侧鼻腔,局部管因素要比凝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

(6)牙龈疾病和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2.深部组织

深部组织常见于较深皮下、肉、关节腔及浆膜腔等部位。

(1)肿较深部皮下、肉及其他软组织肿较大时可起胀痛,压迫邻近组织器官起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轻度外伤或自发肿常见于凝机制障碍,如友病等。

(2)关节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肘、腕及髋关节等。早期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穿刺可抽出不易凝固的陈旧性液。反复关节可导致关节永久性畸及严重功能障碍。关节常见于凝机制障碍,如友病等。

(3)浆膜腔出要见于腔、胸膜心包睾丸鞘膜出。原因不明或自发性浆膜腔出多见于凝机制障碍,如友病等。

(4)眼底出多见于严重减少及严重管病变者,其他性疾病较少见。

3.脏出

脏出临床可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导出中枢神经系统出,出量较大。除相应器官、系统症状外,还可伴有失起的环障碍,甚至休克症状要见于重症减少症及凝因子缺乏症。

检查

据患者的病史及体检,判断是否存在止功能障碍,并分析可能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对性疾病的诊断至重要。

1.筛选试验

包括毛细管脆性试验、计数、初时间、凝时间、部分活化的酶时间、酶原时间、酶时间等。

2.确诊试验

(1)管异常包括毛细管镜检查和vWF测定等。

(2)异常黏附和聚集试验等。

(3)凝异常包括各种凝因子的抗原及活性测定、酶生成及纠正试验等。

(4)抗凝异常包括抗酶Ⅲ抗原及活性或酶-抗酶复物、蛋白C、狼疮抗凝物测定等。

(5)纤溶异常包括蛋白副凝试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纤溶酶原测定等。

3.特殊检查

对一些遗传性疾病及一些少见的性疾病,还需进一些特殊检查如蛋白质结构分析、基因测定及免疫病理检查等才能确诊。

鉴别

性疾病要是其病因和分类之间的鉴诊断,例如管因素所致性疾病,因素所致性疾病,凝因子异常所致性疾病,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所致性疾病,环抗凝物质所致性疾病之间的鉴诊断。

并发症

慢性性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是贫血;急性性疾病可并发休克,甚至死亡。

治疗方法

性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各异,临床上应据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

1.管因素所致性疾病的治疗

病因治疗外,单纯管因素所致出一般用减低管脆性和通透性的药物治疗(如路丁、卡柳钠、酚磺乙胺维生素C、上腺皮质激素,可据储蓄情况选用缩管药物(如垂体后素、麻黄素等)治疗。

2.因素所致性疾病的治疗

(1)促进生成药物

1)生成素(TPO)TPO参与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并分裂成有功能的的全过程。

2)IL-11作用于骨髓细胞中原始造干细胞,起巨核系祖细胞倍体的增加,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增加外周数量。

(2)增强功能药物

酶可能促进活化,诱导聚集。

(3)上腺皮质激素

要通过抑制抗体的产生,阻断巨噬细胞Fc受体,使附有抗体或免疫复物的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减少,使滞留减少,提高外周数量。要用于治疗免疫性减少性紫癜。一般用泼尼松

(4)免疫抑制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可通过抑制免疫使抗体生成减少。

(5)切除

药物治疗无效或亢所致明显减少,可考虑做切除术以减少破坏场所。

(6)输注

原则上仅应用于各种原因起的量或质异常起的严重出。当计数小于20×109/L,常伴有广泛而严重的出,如咯血消化道出等。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当计数大于20×109/L,出一般较轻,通常无需输注,以免反复输注后产生同种抗抗体,至日后需紧急输注时疗效降低。

3.凝障碍所致性疾病的治疗

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凝因子缺乏性疾病可分采用补充维生素K(酶原、FⅦ、FⅨ、FⅩ缺乏)及补充浆及液制品(先天性凝因子缺乏症)等治疗措施。

预防

性疾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遗传因素有的遗传性性疾病,家族中有遗传史;另一种是继发性性疾病,是由于后天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而导致机体功能异常,无论哪种性疾病,都表现为倾向或出不止,而且在病人一生中多发,在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和右旋糖酐等,对性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不安全药物,因其具有抑制聚集,扩张管作用,可加重出

2.注意饮食,在食物选择上宜多食些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和蔬菜,并讲究烹调法,避免粗硬食物,如头等,以免不小心刺破消化道的粘膜,起出

3.保护好皮肤,粘膜,病人应减少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刷时要用软毛刷或用棉球擦洗,避免损伤齿起出,衣着要稍宽大些,活动时要避免使用锐利工具,尽量避免肢体与外界物体的碰撞,防止皮肤受损,皮下出

4.在家中如果发生创伤性出,尽量采取压迫止,同时限制出部位关节活动,止法有加压包扎止,用干毛巾,手帕盖于伤加压包扎;指压止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住出动脉靠近心脏的一端,可切流,达到暂时止的,如果短时间不能达到完全止,应紧急前往医院进救治。

5.防止家中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液病继发感染的常见因素,当亲戚朋友患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时,应避免与患者接触,室环境要保持清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