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红楠皮

红楠生长在温暖地区的山地杂林里。 治之一为治扭挫伤筋,树皮食盐捣烂红楠皮 【出处】出自《浙江山药植志》。 【拼音】Hónɡ Nán Pí 【英文】Root-bark of Red Nanmu,Red Nanmu,Common Machilus,Thunberg Namu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红楠,常绿乔木,高达16m。初时树皮白色,平滑,渐变为棕灰色;侧粗壮......
目录

基本内容

   红楠

  【出处】出自《浙江山药植志》。

  【拼音】Hónɡ Nán Pí

  【英文】Root-bark of Red Nanmu,Red Nanmu,Common Machilus,Thunberg Namu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原形态

红楠,常绿乔木,高达16m。初时树皮白色,平滑,渐变为棕灰色;侧粗壮,小无毛。互生,革质,倒卵形,长6-10cm,宽2-4cm,先端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1-2cm,常红色花序腋生,具长总花梗花被6,狭长,长5-7mm;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三轮雄蕊花药外向瓣裂浆果,熟时蓝黑色,直径约10mm,基部具外反的宿存花被期5-6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地阔混交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

树皮含鞣质0.48%,树脂12.38%,橡0.688%,多量粘液质。含苄基异喹啉生物碱:N-去甲亚姜罂粟碱(N-Norarmepavine)和牛心果碱(Reticuline)。心材含廿四烷酸(Lignoceric acid)、槲皮素、dl-儿茶(dl-Catechol)等。含粘液质是多糖和蛋白质的复物,其粘多糖部分的组成成分是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和小肉豆蔻酸等。

性味归经

  【性味】辛;苦;温

  【归经

功能主治

温中顺;舒;消肿止痛。呕吐腹泻;小儿吐乳;呆食少;扭挫伤;转筋;足肿

浙江山药植志》:治扭挫伤筋,树皮食盐捣烂;治吐泻不止,树皮水服;治转筋足肿,树皮汤熏洗。

用法用量

服:汤,10-15g。外用:适量,捣,或汤熏洗。

注意

孕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