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

性感冒杆菌(hemophilus in fluenzae)简称流感杆菌,又费佛杆菌(Pfeiffers bacillus)、流感嗜杆菌、嗜流感杆菌。该菌可起人类各种感染,如眼结膜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它们多由非b型流感嗜杆菌起。而严重感染如膜炎、会厌炎、心包炎、肺炎关节炎、骨髓炎、血症、面部蜂窝织炎多由b型流感嗜杆菌(Hemophilus in fluenzae......
目录

病因

由嗜性感冒杆菌起。据流感杆菌荚膜所含多糖类抗原不同,将其分为a~f共6型,常致膜炎的菌型绝大多数为毒力较强的b型,已实其抗原为多核糖磷酸(PRP),其次为f型,无荚膜不能分型者一般是非致病菌,在鼻咽常存在,细菌内毒素在致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不产生外毒素。流感杆菌多先侵入鼻咽部,血症,再发生膜炎。

临床表现

一般发病较其他化脓性膜炎缓慢﹐病前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疾患。1~2周后,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嗜睡﹑颈强直角弓反张﹑前膨出﹑昏迷惊厥;亦有部分患者,发病急骤﹐短时间即出现较严重症状。具体症状视患儿年龄及就诊早晚而异。有明显前驱症状者较多,常见流涕、咳嗽等。数天或1~2周可出现膜刺激征。临床表现为中枢感染表现,压增高症状膜刺激征。

检查

1.

液呈化脓性改变,涂检查可见极短小的革兰阴性杆菌,有的类似球菌,若在同一涂上发现态不同的细菌,或长或,或单或双不易确定,都应疑为流感杆菌。

2.抗原诊断

对6型流感杆菌的快速抗原诊断法,绝大多数流感杆菌膜炎可通过此法明确诊断。

3.其他

应做X线胸电图,B超和CT检查。

诊断

据临床特点,结检查,新生儿,婴幼儿,年长儿童的发病特点等,以及实验室等检查结果,可以作出诊断。

治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膜炎患者,应进脱水降颅压及防治水肿等。

2.病原治疗

既往要应用氨苄西林和青霉素,敏感性尚高的氯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等,量和疗程依据病情轻重而定,轻症者可服用药,重症者则应静给药。正确治疗大部分患儿第5天退热。一般治疗26~36分钟可见疗效,如体温下降、症状好转、白细胞恢复正常。48小时仍不见好转,则应复查液。若细菌培养仍为阳性,考虑耐药,必须更换抗生素。若怀疑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可试用甲氧苄啶(TMP)与磺胺甲噁唑(SMZ)。无并症时国外多张疗程10~12天,但停用抗生素时,液常有异常,如蛋白、淋巴细胞增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