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胡椒

胡椒 胡椒(拉丁:Piper Nigrum L.),又昧履支、披垒、坡洼热等,属胡椒胡椒科、胡椒属木质攀援藤本,曾极为珍贵,被称为黑色黄金。胡椒无毛,显著膨大,常生小杂性,通常雌雄同株浆果,无柄,期6-10月。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的热带地区,生长期中间还需要一段干热的间隔时间,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以及巴西等是胡椒要出国,它的种子含有挥发油、胡......
目录

形态特征

胡椒木质攀援藤本;无毛,显著膨大,常生小厚,近革质,阔卵形至卵状长,稀有近,长10-15厘米,宽5-9厘米,端短尖,基部,常稍偏斜,两面均无毛;叶脉5-7条,稀有9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1.5-3.5厘米从中脉发出,余者均自基出,最外1对极柔弱,网状明显; 叶柄长1-2厘米,无毛;叶鞘延长,长常为叶柄之半。

杂性,通常雌雄同株花序对生,短于或与等长;总花梗叶柄近等长,无毛;苞片匙状长,长3-3.5厘米,中部宽约0.8毫米,端阔而,与花序轴分离,呈浅杯状,狭长处与花序合生,仅边缘分离;雄蕊2枚,花药丝粗短;子房球柱头3-4,稀有5。

浆果,无柄,直径3-4毫米,成熟时红色,未成熟时干后变黑色期6-10月。

生长习性

生长于荫的树林中。生长慢,耐热、耐、耐旱、耐、耐剪、易移植。不耐水涝。栽培土质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排水、光照需良好。

地理分布

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原产东南亚,现广植于热带地区。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温中,下气消痰,解毒。治寒痰食积,脘冷痛,反胃呕吐清水,泄泻,冷痢。并解食物毒。

①《唐本草》:下气,温中,去,除脏腑中冷。

②《海药本草》:去胃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卒痛,冷上冲,和

③《日华子本草》:调五脏,止霍乱冷痛,壮冷痢,杀一切、肉、鳖、草毒。

④《本草蒙筌》:疗产后刺疼,治跌扑滞肿痛。

⑤《纲》:暖肠,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热痛

常用附

1、治五脏冷,冷腹痛,吐清水:胡椒服之,亦宜汤服。(《食疗本草》)

胡椒粒2、治下大痛:胡椒四十九粒,乳香5克。研匀,男用生姜、女用当归下。(《寿域》)

3、治痛:大红枣(去核)七个,每个入白胡椒七粒,线扎好,饭锅上七次,共捣为,如绿豆大。每服七,温滚水下,如壮实者用十。服后痛止,而中作热作饥,以粥饭压之即安。此次皆治。(《百草镜》)

4、治反胃吐食,数日不定:胡椒1.5克(末),生姜50克(微切)。上件药,以水二大盏,取一盏,去滓,分温三服。(《圣惠》)

5、治翻及不怕饮食:半夏(汤洗十遍)、胡椒。上等分,为细末,姜汁为,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姜汤下。(《百一选》)

6、治翻胡椒一味,浸之,晒干,浸不计遍数,愈多愈好,碾末糊为。淡汤下十,加至三、四十。(《治要诀》)

7、治夏月冷泻及霍乱胡椒碾末,饭梧子大。每米饮下四十。(《卫生易简》)

8、治霍乱吐泻:胡椒四十九粒,绿豆一百四十九粒。研匀,木瓜汤服5克。(《仁斋直指》)

9、治疟疾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白胡椒,研细末,用小瓶装好,不令泄,再用蝉蜕研末,亦以瓶装之(蝉退要用全的,连头、足用)。用时每药分量只要如黄豆大,成一处,用普通膏药一张,将药放在中间,在期前两小时至四小时以,贴于后天柱,愈后再将膏药撕去。(《中医杂志》(9):500,1956)

胡椒-生长10、治缺钙抽搐:白胡椒二十粒,鸡蛋皮两个。将上药黄后共研成粉,分为十四包。每日一包,冲服。(蒙古《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小肠淋,沙石难出,疼痛:胡椒、朴硝各50克。上二味,捣罗为细。温汤调下10克,并二服。(《圣济总录》二拗

12、治阴囊湿疹胡椒十粒。研成粉,加水2000毫升,沸。外洗患处,每天二次。(《草医草药简便验汇编》)

13、治牙痛胡椒、荜拨等分。为末,蜡丸,麻子大。每用一,塞蛀孔中。(《卫生易简》)

14、治虫客,三般牙痛,呻吟不止:胡椒九粒,绿豆十一粒,布裹捶碎,以丝绵包作一粒,患处咬定,涎出吐去。(《韩氏医通》)

15、治冻伤胡椒10%,白90%。把胡椒浸于白,七天后过滤使用。涂于冻伤处,每日一次。(蒙古《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6、治蜈蚣咬伤胡椒,研末调。(《多能鄙事》)

注意

阴虚者忌服。

①《海药本草》:不宜多服,损

②《本草备要》:多食发疮、脏毒、齿昏。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动液,耗伤阴,破堕胎,发疮损,故孕妇及阴虚热,血证患,或有咽喉齿疾者皆忌之。绿豆能制其毒。

临床应用

①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
服:用白胡椒1克研粉,加葡萄糖粉9克配成。1岁以下每次0.3~0.5克,3岁以下0.5~1.5克,一般不超过2克,每日3次,连服1~3天为一疗程。如有脱水现象须补液。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腹泻20例,痊愈18例,好转2例。

:以胡椒末填患儿脐眼,外贴暖脐膏,固定24小时,未愈可再贴1次。观察40例,均有效。

穴位注射:取白胡椒研碎馏制成50%注射液,穴位注射。取:天枢、足三里。小儿每0.2毫升,成人每0.5毫升,两侧交替应用。治疗42例,治1~5次(一般1~3次)均获痊愈。

胡椒-药用②治疗肾炎
取白胡椒7粒,新鲜鸡蛋1个。先将鸡蛋钻一小孔,然后把白胡椒装入鸡蛋,用面粉封孔,外以湿纸包裹,放入熟。服时剥去蛋壳,将鸡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个,小儿每日1个。10天为一疗程,休息3天后再服第二疗程,一般用3个疗程。试治6例,除1例10年的慢性肾炎患者外,其余5例均治愈。
③治疗慢性气管炎和喘息
将白胡椒粒放入75%30分钟,取出切成2或4瓣,用于穴位埋藏。

:膏盲,定喘,脚前压痛点(天突至膻中之间的压痛点),膻中俞。治疗时胸前、后各取1,切1厘米长、0.5厘米深之切,用止钳伸入作穴位按摩,患者有酸麻胀感和发热感,再把胡椒瓣放入穴位,盖好料,不必缝,7天做1次,一般需做2~3次。胡椒不被吸收,故须注意局部感染。亦可将白胡椒制成10%的注射液,穴位注射;进针后待有酸麻胀感时快速注入0.7~1.0毫升(成人量)药液。

胡椒:大椎,定喘,膏盲,俞;配:通气膻中,丰隆,孔最。可交替选用,每次2~3。7~10天为一疗程,连续二个疗程可望不咳不喘。
④治疗神经衰弱
取白胡椒1粒(剪成两半)置于部位,布固定;而后用拇指捏压药部位至有发热感,每日4~6次。捏压时不宜搓捻以免移位,若胡椒破碎或捏压无刺激时,需重新更换。一般宜持续2周,如有反复则宜继续第二疗程。取:神经衰弱-枕、门;神经衰弱症-皮质下、。初步观察,对失眠头痛头昏入睡困难睡眠浮浅等疗效显著,对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疗效较差。

⑤治疗皮肤病

先取紫皮蒜捣烂,再加入细胡椒粉(2:1)共捣成糊状备用。治疗时先用三棱针在双侧点刺;并在一侧耳轮脚凹陷处划破表皮(1~2厘米长的竖切),双交替划割。无菌操作进。然后取椒蒜泥约米粒大放于布上,贴在切处固定。每4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0天。观察各种皮肤病神经皮炎牛皮癣、湿疹痤疮神经瘙痒症过敏皮炎)共219例,治愈156例(71.2%),进步56例(25.1%)。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一般无不良反应,仅极个病人治疗后诉心慌烦躁

食用价值

食用

胡椒生姜
原料:胡椒3分(末),生姜1两(微切)。
制法及用法:以水2大盏,取1盏,去渣,分温3服。
功效:治反胃吐食,数日不定。

胡椒要成分是胡椒碱,也含有一定量的芳香油、粗蛋白、粗脂肪及可溶性氮,能祛腥、解油腻,助消化;

胡椒气味能增进食欲;

胡椒温热,对胃寒所致的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并治疗风寒感冒;

胡椒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解肉毒;

胡椒的辣味比白胡椒强烈,香中带辣,祛腥提味,更多的用于烹制脏、海鲜类菜肴;

胡椒的药用价值较大,可、健等,可以增进食欲、助消化,促发汗;还可以改善女性白带异常及癫痫症。

适宜人群

胡椒宜食

胡椒适宜胃寒反胃呕吐清水、冷痛、泄泻冷痢、食欲不振慢性胃炎停水者以及感受风寒或遭受雨淋之人服食。胡椒、肉、鳖、蕈诸物同食,可防食物中毒

忌食

阴虚热素盛、干症、糖尿病以及咳嗽吐血咽喉齿疾和痔疮患者忌食;十二指肠溃疡压患者也不宜吃胡椒

植物鉴别

显微鉴

果皮由1列表皮及2-3列下皮层细胞组成,下皮层中夹有较多黄色石细胞群。果皮薄壁组织中有大型油细胞分布,并有细小纸管束在。果皮为1列黄色石细胞内壁特厚。种皮为2-3列压缩状长细胞,棕色至暗棕色为1列透明细胞。胚乳最外2-3列细胞含细小糊粉粒,层细胞中含淀粉粒,并有黄棕色黄绿色油细胞在。

成份

胡椒胡椒果实含多种酰胺类化物:胡椒碱,胡椒酰胺,次胡椒酰胺,胡椒亭碱,胡椒油碱B,几胡椒酰胺,假荜茇酰胺A,胡椒-C5:1(2E),胡椒酰胺-C7:1(6E),胡椒酰胺-C7:2(2E,6E),胡椒酰胺-C9:1(8E),胡椒酰胺-C9:2(2E,8E),胡椒酰胺-C9:3(2E,4E,8E),1(癸-(2E,4E)-二烯酰)四氢毗咯,1-(十二碳-(2E,4E)-二烯酰)四氢吡咯,N-反式阿魏酰哌啶,类阿魏酰哌啶,二氢类阿魏酰哌啶,墙草碱,N-异丁基二十碳-2E,4E,8Z-三烯酰胺,N-异丁基十八碳-2E,4E-二烯酰胺,N-反式阿魏胺,类对香豆酰哌啶,N-异丁基碳-反-2-反-2二烯酰胺,二氢胡椒酰胺,二氢胡椒碱等。又含挥发油,有:向日葵素,二氢香苇醇,氧化丁香烯,隐品酮,顺式-对-2-稀-1-醇,顺式-2,8-二烯-1-醇,反式-松香苇醇胡椒酮(pipertone),倍半香桧烯,β-蒎酮(β-pinone),1,1,4-三甲基环庚-2,4-二烯-6-酮,松油-1-烯-5-醇(1-terpinen-5-o1),-3,8(9)-二烯-1-醇,N-甲酰哌啶,荜澄-5,10(15)-二烯-4-醇,对聚伞素-8-醇甲醚等。

(1)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硫酸1滴,显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

(2)取本品粉末0.5g,加无水乙醇5m1,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胡椒碱对照品,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1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1,分点于同一硅G薄层上,以苯-酸乙酯-丙酮(7:2:1)为展,展,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色的斑点。

栽培技术

繁殖和育苗

采用优良插条定植,植株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

优良插条标准为:长度30-40厘米,5-7;蔓龄4-6个月,粗0.6厘米以上;发达,且都是“生”;插条端二各带一个分枝和10-15腋芽发育饱满;没有病虫害和机械损伤。一般整型的要求割下蔓,立即标准切取插条,切要平滑,防止破裂。插条要边切边蘸水,置于阴凉处,准备育苗或直接定植。育苗的苗圃地宜选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土壤。苗圃四周要挖排水沟,起畦高25厘米,宽1米,畦面要平整。育苗时20厘米成50°的斜面,在斜面上10厘米排列插条,使紧贴土壤,插条端二出地面,盖土后压紧,随即淋足水和荫,荫度90%%左右。常淋水保湿,直至成活。插条培育一个月左右便可出圃。

胡椒

胡椒园的选择和规划

胡椒怕积水,应选缓坡地、排水良好的平地和透水好的土壤种植。椒园面积不宜过大,一般3-5亩为宜。椒园最好为长,东西走向,周围造防护林或保留原生林带。椒园应有排水系统,排除积水。椒园四周离防护林2米,离胡椒2.5米,挖大沟,沟宽约100厘米,深80厘米;园约每隔15株设一条纵沟,宽60厘米,深50厘米;间设小沟,使互相连通,以利排水,减少水害和病害。

先划出防护林带,接着深耕30厘米,除净园树桩、树、杂物等。坡度在5°以下的修大梯田,田面宽6米种二。坡度有5°以上的修小梯田,种一。梯田侧挖一条小排水沟。在平地、缓坡地和大梯田,也可采用垄栽,有利于排水和防病。植宽80厘米,深60厘米,挖表土和底土分放置。曝晒一个月后回土,施充分腐熟、干净、细碎的有机肥30公斤,过磷酸钙0.25-0.5公斤,与表土充分混匀踏紧,做成土堆,准备定植。

支柱
提供胡椒攀缠生长的树叫活支柱。采用的活支柱有刺桐厚皮树、牛尾棱、苹婆树、槟榔椰子、菠萝蜜等。采用活支柱应注意修和施肥管理。
还有一种支柱是石柱。一般石柱部粗13-15厘米,端部粗10-12厘米,长约3米(包括入土部分70厘米)。且大小比较均匀。石柱靠近地面部分的直径如小于12厘米则容易被强台刮断。

定植
1.栽植密度和时期。一般株2×2.5米。土壤肥沃可用2×3米,瘦瘠地可用2×2米。定植在春秋两季较为适宜。定植宜在阴天和晴天的下午进土壤湿度过大时不宜定植。
2.定植法。定植向应与梯田的走向一致。定植时柱20厘米,挖深30厘米,坡面成50°斜面,并压实。种单苗时,种苗对着柱放置;种双苗时,种苗对着柱呈“八放置。每条种苗上端1-2出土面,种苗根系紧贴斜面,分布均匀,自然伸展,随即盖土压紧,在种苗两侧施腐熟的在机肥5公斤,然后再回土做成中间呈锅底的土堆,盖草、遮荫和淋足定根水。荫度80%%-90%%为宜。植后1-2天淋水一次,成活后淋水可逐渐减少。定植一年都要保持荫,切勿让太阳晒坏椒头,起幼苗死亡。植后如有死株,要及时补种。椒苗抽出新蔓时,要及时栽支柱。此外,要注意松土、除草、施肥和绑蔓。

管理养护

施肥管理

(1)幼龄椒施肥,应以含氮较多的水肥为,配有机肥和少量化肥,贯彻勤施薄施,生长旺季多施的原则。春季施有机肥和磷肥。每株施腐熟的牛粪堆肥30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并结施肥时进改土。在植株两旁和椒头正面轮流施。初次肥在椒头一内壁离椒头60厘米,使肥和植连通。肥宽30厘米,长80-100厘米,深70厘米。施肥时选将表土至一半,然后下肥,将表土肥料充分混匀,回土时要压紧,并稍高出地面,以防肥积水。扩改土应在植株前完成。

(2)生长正常期,每隔20-30天施水肥一次。水肥由人畜粪尿和绿沤制而成。一龄椒每次每株施2-3公斤。如果水肥浓度低,每担可加复肥0.2公斤。水肥一般在植株正面和两旁轮换沟施。在每次割蔓前施一次质量较好的水肥和每株加强复肥0.1公斤,以促进植株生长。冬季一般不宜施速效氮肥。应施钾肥和复肥。每株0.1公斤,也可施烧土,每株10-15公斤,以提高植株能力。

(3)结果树施肥:应胡椒结果的各个物候期对养分的需求进。一般每个结果周期施肥4-5次。每株施肥量大致为:牛粪或堆肥30-40公斤,饼肥1公斤,水肥40-50公斤,尿素0.2-0.3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0.4公斤,复肥1公斤。

整型修剪

中国要植椒区,一般采用留蔓6-8条,剪蔓4-5次的整型法,植后2-3年封投产,产量较高。
中小椒抽生新蔓时,多余的和蔓要及时切除。结果椒部树冠过大和条过密时,必须把部的老弱枝和徒长剪除,外围过长的,保持树冠上下平衡,大小一致和通透光,使其充分利用光能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绑蔓、摘

中小椒及时绑蔓,能使发达和牢固地吸附于支柱上,在新蔓长出3-4时,每隔10-15天绑蔓一次。用柔软的麻皮在蔓的下将几条蔓分布均匀地绑于支柱上,尽量使蔓每都紧贴于支柱上。在换柱的向,蔓间的离要宽些,便于以后更换支柱,结果椒每年绑蔓1-2次,每隔50-60厘米用塑料绑一道。
胡椒一年四季都可结果。中小椒必须摘,才能使植株正常生长。二龄植株,冠幅达120厘米以上时,可保留植株下部穗,让其结果,但要加强施肥管理,才能保植株正常生长。结果椒,在海南省一般留春湿度较低的地区,一般留春、夏。其他季抽生的穗,一律摘除。

胡椒怕积水。在雨季,必须及时做好椒园的排水工作。在干旱季应及时灌水。最好采用喷灌,起畦栽培的,也可进沟灌。沟灌水位不能超过垄沟的2/3,让其慢慢渗透。一般不宜采用淹灌,防止水害和病害传播。

各家论述

①《本草衍义》:胡椒,去中寒吐水,食已即吐,甚验.过则走大肠滑亦用,须各以他药。

②朱震亨:胡椒,食之快,喜食者众,大伤,久则大伤,凡病疾人,益大其祸也。

③《纲》: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之。热病人食之,动,阴受其害。时珍自少嗜之,岁岁病,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病亦止,才食一二粒,即便昏涩,此乃昔人所未试者。盖辛走,热助,此物气味俱厚故也,病咽喉齿者亦宜忌之。近医每以绿豆同用治病有效,盖豆椒热,阴阳得宜,且以豆制椒毒也。张从正《儒门事亲》云,噎之病,或因得,或因得,或因,医氏不察,里烧姜,汤中桂,丁香未已,豆蔻继之,荜拔未巳,胡椒继之,虽曰和本不,虽曰补本不虚。况三阳既结,食必上潮,止宜汤小小润之可也。时珍窃思此说虽是,然亦有食入反出,无,又有气郁结,得辛热暂,不可执一也。

④《本草疏》:胡椒,其味辛,大温,性虽无毒,然辛温太甚,过服未免有害,气味俱厚,阳中之阳也。其下气、温中、去,除脏腑中冷者,总因肠冷所乘,以致脏腑不调。气逆上,辛温暖肠冷,则降,脏腑和,诸悉瘳矣。凡冷呕逆,宿食不清,或霍乱气逆冷痛,或大肠虚寒完谷不化,或寒痰积冷,四肢如,兼杀一切肉鳖蕈等毒,诚为要品;然而有热,与夫阴虚发热咳嗽吐血渴,热暴冲,口臭齿鼻衄肠风脏毒,漏泄澼等,切勿轻饵,误服之,能令诸病即时作剧,慎之慎之。

⑤《本草求真》:胡椒比之蜀椒,其热更甚。凡因入,滞,肠滑冷痢,及阴毒腹痛胃寒吐水,牙齿浮热作痛者,治皆有效,以其既除,而病自可愈也。但此上有除之力。非同桂、附终有补益元之妙。况走阴热薄,最其所忌。

⑥《本草便读》:胡椒,能宣能豁胸中寒,虽辛热之品,而又极能下气,故食之即觉胸爽。又能治上焦浮热,齿诸病。至于发疮助之说,亦在用之当与不当

营养成分

食物胡椒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318 千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尼群地平

下一篇 胡桐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