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高钠血症

清钠水平>145mmol/L,并伴浆渗透压升高者,称为高钠血症。老年高钠血症,常见于高龄住院患者,要因失水,少数因注射过多高渗NaCl等起。轻度高钠血症可表现为非特异的衰弱头痛易激惹或嗜睡等症状,严重高钠血症(钠>150mmol/L)则可出现震颤抽搐惊厥,或迟钝、木僵昏迷。其临床体征要为容量缺失和脱水,如体重减轻皮肤弹性差黏膜干和体位性压。此外,尚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如......
目录

症状体征

轻度高钠血症可表现为非特异的衰弱头痛易激惹或嗜睡等症状,严重高钠血症(钠>150mmol/L)则可出现震颤抽搐惊厥,或迟钝、木僵昏迷。其临床体征要为容量缺失和脱水,如体重减轻皮肤弹性差黏膜干和体位性压。此外,尚有原发疾病的表现如明显多尿(尿崩症)、高热(感染)等,若高钠系注射高渗盐水所致者,则有压、呼吸困难咳嗽衰表现。

用药治疗

1.病因治疗 病因明确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制止水分继续丢失。

2.补充水分 能服补充者,尽量服补充;静补充常需低张液体。单纯性脱水者,可用5%葡萄糖水,必要时加小量胰岛素;并失盐者,可补3/4总补液量的5%葡萄糖水和1/4的生理盐水;压者,宜先补充生理盐水,以改善组织灌注。钠降低不宜过快以免发生水肿,通常钠下降每小时不应快于2mmol/L,以在48h将钠降到接近正常水平为宜。

饮食保健

宜清淡为,多吃蔬果,理搭配膳食,注意养充足。适当控制钠和水的摄入,使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

预防护理

补液时,还应注意补钾和尿量,对于有心脏疾病者,应特谨慎以防力衰竭。

病理病因

要原因是摄水减少、失水增加,水丢失超过钠丢失,如因隐性失水的高热和呼吸深快,渗透性水样腹泻肠疾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所致的渗透性利尿。年老体弱、反应迟钝渴感减弱等,在老年人常见;中枢性尿崩症,或因慢性肾病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等所致的获得性外周性尿崩症,在老年人亦可见;因钠输入过多者少见,常因治疗不当所致。

疾病诊断

1.尿崩症 又称垂体性尿崩症,是垂体后分泌ADH缺乏,其发病原因不明。临床特征为烦渴、多饮多尿(日尿量可达5~10L)、尿相对密度低(1.001~1.005)、尿渗透压低(50~200mmol/L)。临床上又分为特发性尿崩症和继发性尿崩症,后者是由于下丘垂体的肿创伤、手术、炎症起,当病变累及下丘渴中枢而丧失渴感时,往往因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而致严重脱水,甚至死亡。当怀疑尿崩症时应做饮加压素试验及浆ADH测定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应做头颅CT和X线检查以排除垂体肿

2.尿崩症 为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与尿崩症相似。患者多为男孩,出生后数月发病。此病注射加压素后尿量不减,尿比重亦不增加,浆ADH浓度明显升高,可与垂体性尿崩症相鉴

3.间质性肾炎浓缩功能严重障碍 起的病因众多,除肾盂肾炎外,药物(锂盐、地美环素等)、低钾、高钙、尿路梗阻痛风等都可起本病。表现高钠血症多尿脱水据病史,功能检查及清电解质测定可鉴诊断。

4.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多见于老年患者,发病前有轻度糖尿病甚至不知有糖尿病,常因感染,应用利尿或糖皮质激素等诱发。临床表现除有高钠血症脱水要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志不清,嗜睡、偏瘫、失语、抽搐等,易与管意外相混淆。本症应与渗透性利尿所致的高钠血症

5.特发性高钠血症 病因不明,临床少见。其诊断标准为:①持续性高钠血症;②无明显脱水渴感;③饮时尿液变为高渗,说明机体仍有分泌ADH的能力;④小管对ADH仍有反应,应用加压素时可致水潴留。有人认为本病为ADH释放“阈值升高”征症候群。

此外,还应与原发性醛固酮症、皮质醇增多症等分泌性疾患相鉴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除钠水平升高外,尚可发现细胞比容、清渗透压、BUN和Cr水平增高等液浓缩改变。由于老年人浓缩功能下降,其尿渗透压常无明显升高。

其他助检查:

衰和水肿时,电图可见异常表现。

并发症

并发压、力衰竭或水肿惊厥昏迷等。

预后

取决于原发病因,如糖尿病高渗昏迷病死率高。

发病机制

钠过高导致液高渗状态,使细胞脱水,特细胞脱水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