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绞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绞痛,要是在体力活动时病变冠流量不能代偿性增加以满足的需求而产生胸痛发作有明确的诱因,发作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对固定,疼痛经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后迅速缓解。大多数绞痛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起,在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流又不能增加时,即可发生导致绞痛发作。其他心脏病如动脉瓣狭窄或反流也可绞痛,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动脉瓣的退......
目录

病因

大多数绞痛系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起,在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流又不能增加时,即可发生导致绞痛发作。其他心脏病如动脉瓣狭窄或反流也可绞痛,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动脉瓣的退性变可使瓣膜增厚、僵硬或钙化,少数可发展为钙化动脉瓣狭窄,严重时可导致冠状动脉流减少而绞痛。先天性二动脉瓣至老年期也可成严重的钙化动脉瓣狭窄,导致绞痛。湿动脉瓣狭窄及反流,至老年期也可绞痛。此外,肥厚型肌病室流出道狭窄,动脉夹层病,梅毒动脉炎以及动脉炎侵及冠状动脉等均可绞痛。一些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亢、阻塞性部疾患等也可影响绞痛的发作。

临床表现

1.症状

以发作性胸痛要临床表现,部位要是在胸骨后,也可偏左侧或前区。自觉疼痛在深部而不在体表,疼痛范围是一,可伴有放射痛。每次发作时疼痛部位相对固定。疼痛的性质多为憋闷或压迫感。偶伴濒死的恐惧感,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活动,直至症状缓解。绞痛发作的体力活动量基本固定,可以预测,如以率×收缩压作为耗氧量的粗略指标时,则每次绞痛的乘积值是接近的。绞痛一般都是突然发作,持续几分钟~10几分钟,休息后迅速缓解。绝大部分患者对硝酸甘油有良好的反应,含服后1~3分钟可完全缓解。老年人因为痛觉迟钝、劳动或情绪激动导致绞痛发作部位和疼痛性质不典型。部分患者可无胸痛,而是左或右痛,伴手指麻木,或为肩部或肩间疼痛,或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软弱无力或疲惫而无胸痛。又因老年人常肿及其他脏器的疾病,绞痛可由其他疾病诱发,或易为其他疾病所掩盖或混淆,从而造成诊断困难,必须提高警惕。此外,稳定型绞痛的阈值不总是固定的,在稳定的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如有轻度的冠张力改变,即可使冠状动脉的流量明显减少,运动耐力时明显下降,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1)初次用力绞痛,晨起穿衣、洗漱、如厕等轻微体力活动可绞痛发作,但过此时间,一般日常活动可无不适,这是由于清晨冠状动脉张力增高所致。冠状动脉造影实清晨冠状动脉管腔较其他时间小。

(2)在步时出现绞痛,患者仅需减慢速度,继续步绞痛可消失。以后恢复原来步速度,绞痛不发作。此现象与始步冠状动脉张力增高有

(3)稳定劳力性绞痛患者在冷空中活动更易发作。冷空绞痛的发病机制的影响有两面,一是管收缩,周围阻力上升,室压力负荷加重,耗氧量增加诱发绞痛;二是冷也可冠状动脉收缩,减少冠状动脉液供应而诱发绞痛。

2.体征

绞痛发作时可出现下述体征:

(1)焦虑不安,面色苍白,大汗,压增高,率增快。

(2)尖部第一音(S1)减弱。可出现增强的第四音(S4),若率超过100次/分钟,则谓第四音奔马律,反映室顺应性下降;也可出现亢进的第三音(S3),若率超过100次/分钟,则谓舒张早期奔马律,反映左收缩功能不全。

(3)伴有乳头功能不全时,提示乳头急性缺,可出现暂时性二尖瓣不全,于尖部偏侧闻及收缩期喀喇音和(或)收缩中、晚期杂音。上述喀喇音及收缩期杂音绞痛发作过程中响度可多变,绞痛缓解后可减轻或消失。

检查

1.电图(ECG)

电图检查是发现、诊断绞痛最常见的检查法,常用的静息电图、动态电图(Holter监测)和负荷电图3种。

(1)静息电图

典型绞痛的患者休息电图正常占50%~83%,可能见到的电图改变有:ST-T改变,QRS波异常,异常Q波,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各种律失常等。

(2)动态电图

(Holter监测)阳性标准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J点后0.08s处)压低≥0.1mV,持续时间≥1分钟,而且下一次ST段压低应在前一次ST段压低恢复到基线至少1分钟后出现。上斜型ST段,J点下移及T波改变不能作为指标。通过Holter连续监测24~48小时,不仅可记录到患者日常活动、休息或睡眠期间胸痛发作时电变化,而且可记录到无症状电变化。冠病患者Holter监测中约75%日常生活中的缺性ST段压低是无症状的,无症状发作与有绞痛症状发作之比平均为3~4:1。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性研究表明,动态电检出冠病的阳性率达80%,假阳性率为13%。老年患者受各种原因所限不能做运动试验检查,Holter监测有一定诊断价值。

(3)负荷电运动试验

静息电无改变者可做本试验。前多采用多级踏车或平运动试验。阳性标准:①运动中和(或)运动后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J点后0.08s处)压低≥0.1mV;或ST段呈水平型抬高≥0.1mV;②ST段压低伴室性律失常,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成对室早、多源室早或短阵室性动过速;③U波倒置;④运动起劳力性压,收缩压降低≥10mmHg;⑤运动中出现典型绞痛。

2.超声电图

(1)二维超声动图(2DE)运动试验检测

以静息时室壁收缩运动正常者为对象,Balke案的活动平试验进,运动后即刻(1~2分钟)作2DE,以出现一过性室壁运动异常为阳性。检测冠病(CHD)的标准:①在绞痛发作或做运动试验时,缺区局部室壁收缩运动幅度减低、消失甚或反向运动(矛盾运动),其中以减低为最多见。②超声多普勒的二尖瓣流频谱图,显示舒张末期频谱幅度(A峰)>舒张早期频谱幅度(E峰),E/A比值<1.0(正常E/A比值>1.0),提示左室顺应性降低。③运动中左室射分数(EF)未能增加,提示左室泵功能减低。2DE运动试验对冠病(CHD)诊断的敏感性平均76%,特异性平均86%,较电图运动试验的敏感性高。

(2)药物负荷

老年患者或无运动能力不能完成定运动量者,或运动所致呼吸加速影响图像质量时可药物负荷。常用药物有双嘧达莫、多巴酚丁胺及腺苷,其中以多巴酚丁胺的敏感性较高,优于双嘧达莫,但3种药物负荷的特异性相仿,临床应用多巴酚丁胺者较双嘧达莫为多。

(3)对比超声显像(MCE)

又称超声造影。

3.放射性核素灌注显像(ECT)

放射性核素灌注显像法有静息灌注显像和负荷试验两种,后者分为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国外者认为放射性核素灌注显像负荷试验是一项准确、敏感和无创的要检查法,适应为:①胸痛病因诊断;②部位、范围和程度评估;③了解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或冠状动脉术(PTCA)前后的情况;④判断冠病的预后。临床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为201IL或99mTc-MIBI做运动负荷试验。

4.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室造影

上述的病史、临床症状及各项无创性检查法,对冠病的诊断及病情估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冠病的确诊以及冠狭窄的部位、态、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准确判断,仍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造影对患者是否需要运重建术(包括PTCA、旋切及支架植入,以及CABG),是必不可少的要手段。并不是所有冠病患者都需要做冠状动脉造影,但有以下情况时做此检查是必要的:①临床症状,无创性检查法不能肯定有无冠病,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②临床症状或无创性检查法,提示不能肯定有无冠病,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③绞痛症状较重,而科治疗不满意,影响日常生活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的是选择患者做PTCA或CABG。

诊断

稳定型绞痛的诊断要靠问诊,这是任何其他诊断法所不能取代的。如有典型症状绞痛的诊断可以成立。由于劳力型绞痛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肥厚性肌病动脉瓣狭窄等,应注意原发病的诊断。排除了其他疾病后,可以认为劳力性绞痛是冠病所致。

鉴别诊断

1.稳定型绞痛应注意与初发劳力性绞痛鉴

两者的要不同点是后者的发病在1个月以,且有发作加重的倾向,绞痛症状可以不严重。劳力性绞痛与自发型绞痛并存并不罕见,以劳力性绞痛为,但有时绞痛发作与劳力无,此类型应诊断为混绞痛。稳定型绞痛与变异型绞痛的鉴要点是后者发作与活动程度、情绪无症状较重、持续时间长、休息不能缓解疼痛的发作;绞痛发作时有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恢复正常。

2.下述疾病可有胸痛,应与绞痛相鉴

(1)食管疾病

常见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及食管痉挛,可胸痛,易与绞痛相混淆。据这些疾病的病史,胸痛的发作特点,胸痛与饮食的系,结钡餐或镜检查,不难作出诊断。

(2)胆囊

常突然起病,疼痛多位于上部,较为剧烈,伴发烧、白细胞计数增多等,部B超可明确诊断。

(3)急性梗死

疼痛的部位、性质相同,但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一般>30分钟。结合病史,动态观察ECG,清酶检查不难与绞痛相鉴

(4)急性梗死

患者症状呼吸困难,伴有胸痛,但胸痛在吸时加重,听诊可闻及胸膜摩擦音,X线胸有助于诊断。

(5)前胸壁疾患

包括肋软骨炎、胸壁挫伤、流感病毒所致胸大疼痛、带状疱疹等。

(6)颈椎或胸椎关节

当累及神经时可起严重胸痛,以及颈肋、左肩肩周炎可产生类似绞痛症状

(7)非缺绞痛所致胸痛

心包炎、肌病、二尖瓣垂、二尖瓣或动瓣疾患等。对于胸痛症状模棱两可,不能肯定是否为绞痛者,应进一步做电图负荷试验、超声动图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等检查,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及病变态特点,选择适患者作PTCA或CABG。当部分冠病患者CAG结果正常,而MCE或ECT存在充盈缺损时,应考虑微管病变,此时进一步冠状动脉皮细胞功能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并发症

老年稳定型绞痛急症发作造成冠突然塞,可导致急性梗死,律失常或力衰竭等。

治疗

1.常规治疗

(1)一般治疗

①休息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一般患者休息后症状可立即消失。②吸氧、镇静。

(2)药物治疗

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绞痛药有3类,即硝酸酯、β受体阻滞及钙离子拮抗,3类药物均有效,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应用。在选择抗绞药物时,应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伴随疾病情况,加以个体化,以取得满意疗效。

(3)介入治疗

皮腔冠状动脉术(PTCA)是冠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1979年Gruntzig首次成功完成第1例,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相比,有创伤小、疗效高等优点,前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技术,是冠病治疗的法之一。

(4)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又称冠搭桥术,能有效的缓解或解除患者绞痛症状,改善,避免梗死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一种公认有效的运重建手术。

(5)激光管重建术

激光管重建术(LMR),是为克服和弥补当前缺心脏病外科及介入治疗而产生的新的再管化技术,有外膜照射法和以膜照射法2种手术式,于1988年始应用于临床。它要是应用激光从外膜到膜或从膜到外膜之间作贯穿或不贯穿室壁的管道,这些管道与窦状隙、Thebesian静动脉-管等微构成一个新的供系统,使室的含氧能在收缩期由腔导入缺,即直接从腔供,从而改善液供应。

2.药物治疗

硝酸酯和β受体阻滞仍是前SA治疗的首选一线药物,临床实可降低冠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硝酸酯除耐药性因素外,各类硝酸酯药物抗疗效相似,β受体阻滞中以选择性β1受体阻滞为优。钙拮抗近期疗效安全、肯定,但尚无临床资料实可降低冠病死亡率,故大多将此类药物作为备选的二线药物。

(1)选用原则

窦性动过缓、轻度房室传导阻滞,轻度功能不全,宜用具有管选择性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如硝苯地平(拜新同)。②窦性动过速(或窦性率偏快)、慢性防颤、室上性动过速,宜用维拉帕米(异博定)。③气管哮喘、阻塞性肿者宜用硝酸异山梨酯(消痛);氨氯地平活喜);律失常者,宜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④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外周管病、动脉狭窄者宜用氨氯地平活喜);或氧烯洛尔(得平)。

(2)抗药物的联应用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药物联应用,往往较单一用药有效,通过协同发挥抗疗效,并可减少各自用药量,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增强患者治疗耐药性。常用组有:①β受体阻滞与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硝苯地平(拜新同)。②β受体阻滞与硝酸酯类: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硝酸异山梨酯(消痛)。③硝酸酯类和钙拮抗硝酸异山梨酯(消痛);维拉帕米(异搏定)。原则上由于维拉帕米(异搏定)与地尔硫卓(恬尔欣)的心脏抑制作用不宜与β受体阻滞用。治疗中宜以个体化治疗为原则。

3.康复治疗

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性质、预后、治疗案,以取得患者的作,解除思想顾虑。控制冠病危险因素如压、高脂血症、吸烟、饮糖尿病、痛风肥胖等。饮食注意低热量、低盐。避免过度劳累,生活要有规律,保充分休息,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力活动。

总之,运动康复治疗能改善肉的有氧代谢,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脏的泵功能,并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对防治管粥样硬化十分有利,同时运动能降低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外周管阻力,使压的患者压降低,运动利用脂肪作为能源,促进减肥,运动可降低黏度,增强纤溶酶活性,降低聚集倾向,从而减少成的危险。运动能改善糖代谢,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所以运动康复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预后

SAP预后要取决于的程度和功能状况,前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支数有,后者与有无梗死有

预防

1.适当的体育锻炼

以提高的功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环的成。

2.尽量避免诱发绞痛发作的因素

如吸烟、饮、情绪激动等。

3.劳逸结

4.理的

少用高脂肪食物。

5.预防和积极治疗

预防和积极治疗诱发绞痛的疾病,如压、肥胖症、糖尿病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锂肾病

下一篇 老年人高钠血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